Swift發明人Chris Lattner:我為什麼離開蘋果、加入特斯拉?
Swift發明人Chris Lattner:我為什麼離開蘋果、加入特斯拉?
2017.01.19 | 蘋果

蘋果和特斯拉的「挖角」大戰愈演愈烈,已經發展成了最好玩的矽谷美劇。此前我們報導的蘋果前高階主管Chris Lattner加入特斯拉成為這幕大戲的最新更新,吃瓜群眾紛紛討論Chris Lattne加入特斯拉的原因,眼看謠言四起,Chris Lattner不得不出來表態:兩家我都愛,不過特斯拉更加「無法抗拒」。

Chris Lattner輝煌的人生履歷就不再詳細贅述了,這裡只提一句,他曾一手主導開發了大名鼎鼎的蘋果編譯語Swift,Swif是用於在蘋果軟體平台上構建應用的編程語言,一經發表便成為Linux平台上成長最快的語言之一。Chris Lattner已經在蘋果工作了11年之久,是蘋果的資深軟體工程師。Chris Lattner另外還必須在家工作量龐大、要做許多開拓性工作的特斯拉?

「專利戰爭」?

坊間傳言,Chris Lattner離開蘋果加入特斯拉是受專職工作之外的困擾太多,不勝其煩。去年的時候,Chris Lattner的前同事,蘋果資深UI設計師Bas Ording在加盟特斯拉時直言,在蘋果花費大量時間在專利訴訟上是他決定離開蘋果的原因之一。

透過發動專利訴訟戰爭打擊競爭對手是蘋果的傳統了,早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表會後不久,Google發表了新版Android,在多個UI界面上和iOS「英雄所見略同」。蘋果前CEO史蒂夫·賈柏斯怒不可遏的表示:「Google的行為簡直是巧取豪奪。為了摧毀Android,我願意奮戰到我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我願意花掉蘋果在銀行的400億美元現金。因為Android是偷來的產品,我願意為此發動一場核子戰爭。」

此後蘋果成立了專門的律師團隊用來打擊Android領域的競爭對手,時至今日也未見收縮戰線。

Bas Ording表示:「因為我的名字被列在某些專利裡,我越來越多的需要出庭蘋果與HTC三星的專利官司。這對我造成了困擾,我花更多的時間在法庭上而不是設計工作上。」

與蘋果截然不同,特斯拉在專利態度上自帶「人類的希望」光芒,2014年6月13日,特斯拉宣布將開放旗下全部專利技術,不會向使用其專利技術的公司提出侵權訴訟。

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表示:「技術領袖地位不是由專利決定,歷史一再顯示,面對下定決心的競爭者,專利提供不了多少保護,而是由一家公司吸引並激勵全球最有才華的工程師來決定的,我們相信,開放專利技術非但不會削弱,反而會加強特斯拉的地位。」

想要吧?這段自信心爆棚的話對待在蘋果的大批人才形成了多大的吸引力。難道說Chris Lattner也是受此影響?

你們別猜啦,兩家我都愛

多位自稱克里斯·拉特納的「朋友」出來表示,克里斯·拉特納確實是因專利問題加入特斯拉。然而到了1月13日,克里斯·拉特納在Twitter闢謠:

「我的決定與(專利)『開放』無關,所謂的『朋友』要不是捏造的,要不就是投機的。」

隨後在接受外媒MacRumors採訪時進一步解釋了他的心路歷程:

「我寫程式已經有30多年了,其中有16年一直專注於開發者工具的構建。我喜歡寫程式,但我已經準備好去做別的事情了.Autopilot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給人們帶來便利,甚至拯救人們的生命。但這也是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技術挑戰,我在建立大型軟體和團隊建設方面的經驗有助於此。當然了,我也一直是特斯拉的鐵桿粉絲」。

Lattner在領導軟體團隊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在蘋果曾領導了超過200位軟體工程師的團隊,為軟體工程師製作的開發者工具使他們在開發者社群備受尊敬,極具影響力。馬斯克表示,這是他入選特斯拉Autopilot軟體部門副總裁職位競爭的有利條件之一。

Lattner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因為我非常關心蘋果的技術和人員,我自己已經在蘋果工作多年。但是,有機會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和強大的特斯拉Autopilot團隊一起共事是「無法抗拒」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關鍵字: #特斯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