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個新學期準備考試、做報告、寫筆記的數位學習與研究技能
19個新學期準備考試、做報告、寫筆記的數位學習與研究技能

寒假即將結束,國高中紛紛開學,大學生們也要在接下來一兩週陸續回到校園,新的學習開始,我想為大家整理幾個對於閱讀學習、考試準備、報告撰寫有幫助的數位工具與方法。

我現在依然對之前曾經在台中明道中學、台北敦化國中等學校演講印象深刻,我那時分享了如何利用 Evernote 建構第二大腦的方法,而在場同學們的反應,讓我看到他們對於如何建構一套有效的自我學習與成長方法,有著很大的熱情。(可參考我的舊文:2015 年的學生們值得珍惜擁抱的數位能力:方法篇

這也讓我後來在電腦玩物持續分享了許多跟教育、學習有關的工具和文章。而今天,讓我回想自己求學時代準備考試、做報告、讀書上課寫筆記的需求,來為即將開學的學生們推薦值得應用的數位技能。

之前其實我也在電腦玩物整理過一些對學校有幫助的文章,針對老師教學的部分有:

針對學生應用,並且主要針對「未來工作與職場技能」的部分,則有下面兩篇文章:

而今日這則文章,則主要聚焦在數位的學習與研究技能上,解決學生們實際準備考試、做報告與寫筆記的問題。

一、準備考試篇:

技能1:有效的間隔記憶練習

我現在都還清晰記得自己當年準備各種大小考試時的心情,考試是一個明確可衝刺目標,目的就是在考試的那一個時間點,自己的大腦中擁有最完整的應答記憶能力,能夠面對各種問題來做解析。

而要強化這樣的記憶能力,無論是單純的臨時抱佛腳,還是沒有明確方法的閱讀,效果都是很低的。而效果較好的做法,可以嘗試看看「間隔記憶法」。

我還記得自己準備研究所考試與華語文教學考試時,也沒有真的過度提早準備,而是選擇一個可以滿足我下面準備流程的時間點開始:第一步我先概覽所有考試範圍內容,並做下針對考試準備的筆;第二步我針對自己記憶較薄弱與較不懂的章節進行複習;第三步我則針對自己認為考試最關鍵的重點進行強力練習;如果時間足夠,第二第三步可以重複循環。

  • 先建立一個整體知識的概觀。
  • 針對重點建立短期記憶。
  • 反覆練習建立關鍵點的長期記憶。
  • 概觀的理解,搭配重點的記憶,就可以在考試時連結出答案。

這樣的練習,可以幫我有效在考試的時間點,大腦是對考試知識有著最強力記憶和最通徹了解的狀態,這種針對重點循環往復記憶的練習是快速而有效的,所以現在下面這些數位工具,就可以幫助我們做好考試需要的「間隔記憶練習」。

技能2:記憶工具: 考生救星 Anki 教學:背單字與練習考古題的最佳軟體

間隔記憶法的最專業工具之一,或許就是老牌的「 Anki 」,他可以把考試需要的知識、考古題設計成「卡片組」,然後透過設定好複習間隔時間,設計好每天的複習課程,並且她在各種電腦與手機上都能使用。

你的使用方法可以是這樣:一邊做第一次考試學習,一邊當作做筆記一樣把重點製作成 Anki 卡片,這樣讀完第一次,你的卡片牌組應該也製作好了,於是只要設定好間隔複習的份量與時間,之後就可以輕鬆地進入複習進度。

技能3:記憶工具: Quizlet 遊戲化背單字卡軟體教學,一億五千多萬學習集免費用

除了 Anki 外, Quizlet 是另外一個很適合用來做考試間隔記憶複習的工具,他可能沒有 Anki 那麼專業與高自訂性,但 Quzlet 的優點就是更雲端化與遊戲化,更適合在行動裝置使用。

技能4:記憶工具: Reflect 讓 Evernote 會自動複習!免費記憶閃卡製作

另外,如果你長期閱讀電腦玩物,跟我一樣都用 Evernote 做筆記,包含你的學習與考試筆記也不例外,那麼你可以利用「 Reflect 」這個免費服務,直接把 Evernote 的筆記變成間隔記憶練習的工具。

我自己在學習一類新知識主題時就常常這麼做。

二、做筆記篇:

技能5:上課筆記: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身為學生,要準備考試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在閱讀或上課做筆記時,可以區分一下什麼是為了考試而做的筆記,什麼是為了自己學習成長而做的筆記。

我記得自己大學一邊聽課一邊寫筆記時,除了當然還是會記下老師說的會考的重點外,另外我還常常「很開心的」在寫自己思考的筆記,而且我還會用不同顏色的筆來記錄這兩種筆記。

什麼是自己思考的筆記呢?例如我跟古人的理論對話時,我的想法是什麼。例如我對老師說明的解釋有沒有什麼不同意見。例如我對老師講了一大堆後,我自己用自己的話理解說明的簡單版解釋是什麼。

那時候我就常常練習在「寫筆記」,更有時候我會「說筆記」(可參考技能 5 的文章連結),這個持之以恆的筆記方法,對於鍛鍊出我目前的思辨能力、創造能力,非常的有幫助,我也推薦學生們應該從練習這樣的筆記開始。

技能6:論文筆記:編輯教你整理一本書最快的索引筆記法,紙筆記可用

學生大量閱讀書籍、論文,有可能是為了以後的報告、論文做準備,這時候你的閱讀可能想要同時滿足下列需求:

  • 如何快速的對書籍上、論文上的資料做好整理。
  • 如何讓以後要寫報告時可以快速引用。
  • 如何一邊閱讀一邊建立以後報告的文章架構。

這時候,我上面這篇文章提到的「索引筆記法」,應該可以幫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尤其如果你把索引筆記建立在數位筆記上,相信效果還會加倍,因為數位筆記更容易索引:「 Evernote 整理的目錄清單分類法」。

技能7:讀書筆記:如何閱讀一本書?我的深讀、反芻、拆解三步驟

但是如果你的閱讀不是功利性的,而是真的自我學習導向的,事實上後者的閱讀對以後長久的幫助更大。

我記得我的大學時代,非常喜歡讀課業主題以外的學習性書籍,例如我念中文系,可是我也很喜歡看科普書、西洋哲學書、心理學、現代理論書籍,甚至我的課餘時間大多都唸這些「閒書」。可是我發現,這些閒書的知識,幾乎都可以回証到我寫的中文系相關的報告論文中,甚至因此讓我的報告更出色。

而這時候,讀這些非為了考試而讀的書籍時,就是要有效「自學」某個知識的時候,而「自學的閱讀筆記法」,我建議可以參考我上面文章裡所說的深讀(但不是慢讀,有時候還是快讀)、反芻、拆解三的步驟,相信這樣的讀書筆記會更有幫助。

技能8:技能筆記:做好大人的學習筆記:如何開始建立你的技能系統?

又或者你的閱讀學習不是功利性、也非知識性,而是真的要學會某個「技能」的學習,那麼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讀書筆記的方法,你需要的是「如何記住、精煉、突破自己經驗的筆記法」,例如要學寫程式、學樂器、學寫作都是。

這時候,我建議你可以試試看我上面文章裡的「學習筆記步驟」,裡面的關鍵就是留下你的經驗,把經驗轉化成有效的技能點數。

技能9:第二大腦: 跟過去的自己取經:用第二大腦高效率思考的系統方法

當學會上面的上課筆記、論文筆記、讀書筆記、技能筆記後,你就需要一套「有效的整理系統」可以將這些筆記收納、整理、使用,並且我們要思考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今日的學習,有沒有辦法為了幾年後的自己而準備?」

於是,一套「數位的知識管理系統」需求就會產生,因為我們現在做的筆記,不只是短期使用,更希望長期都能被搜尋到、並且隨時都能做整理,這時候數位搜尋與雲端同步,會比紙筆資料更容易達成我們想要的這個效果。

而在這樣的需求下,應運而生的適合的工具,目前我會推薦在 Evernote 或 Onenote 中二者擇一:

技能10:數位知識庫:Evernote 整理三部曲:最最少整理完成高效率使用

技能11.數位知識庫:超深入剖析 OneNote 教學!筆記術專家必備17個功能

三、做報告篇:

技能12:報告的組織:心智圖方法教學我的真實經驗版,發散到收納複雜思考的9步驟

第三部分,讓我來聊聊開始做報告後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之前學習、收集的材料,組織成一個報告大綱,但是普通的的組織就是合併組合材料,而「精彩的組織」卻可以從既有的材料出誕生「新的創想」。

如何做到從既有的材料出誕生「新的創想」?我的經驗是依靠心智圖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使用心智圖時有一個訣竅,那就是關鍵不只在發散,也不是把所有東西放上心智圖就好,更重要的是找出「連結」,尤其那些「意外的連結」,會是你的報告比別人精彩的地方。

這中間如何從概覽視野、發散思考,到找出隱藏的神秘創意連結,都可以參考我上面這篇真實的心智圖使用經驗。

技能13:大綱工具:WorkFlowy 教你如何簡單打點大腦靈感、專案任務流水帳

技能14:大綱工具:讓腦中混亂回歸條理: Dynalist 強烈邏輯組織者的筆記工具

如果你組織報告時,用不習慣心智圖工具,那麼可以試試上面這兩個「專業的大綱工具」之一。無論哪一個,都可以幫你在便利的整理介面中,快速輸入與重整自己的報告大綱,做好嚴密且有彈性的分層組織,還可以利用標籤等功能彈性整理。

更可以在小組報告時,協同合作小組的報告大綱。

技能15:寫作技巧:如何開始一場寫作風暴?編輯給任何人寫不出東西時的建議

構思好大綱後,接下來你馬上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不用自責,寫不出內容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在寫作時很容易犯了一個「太想要認真寫」的毛病,而事實上我們只需要先把腦袋想到的東西寫出來就好,因為先寫出來,才會愈寫愈好,甚至會愈寫而想到愈多內容。

所以當你寫報告與論文時,也遇到這個寫不出東西的難關,那麼我上面這篇文章的方法,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技能16:寫好觀點: 四個幫助你快速成長與建立觀點的寫作練習

而當真的寫出內容後,就是要開始在內文中強化觀點的表達,如何寫可以讓你的觀點立論更強而有力呢?上面這篇文章裡我提供了四個簡單實用的寫作練習,提供給準備寫報告的你參考。

技能17:寫作輔助工具:英文寫作與英文文法檢查必備軟體! Writefull 完全免費介面精美

如果你常常需要寫作英文論文與報告,需要檢查英文文法,需要查詢很多英文詞彙,那麼上面這個專用的寫作輔助工具,應該會對你帶來不少幫助。該篇文章中,我也延伸推薦了其他類似工具,讓你可以自由選擇。

技能18:收集資料:如何有效收集資料?給知識工作與學習者的建議流程

要做出一份好的報告,收集資料的過程不可或缺,但收集資料沒有想像中簡單,如果只是單純把資料一直累積,那不只要寫報告時使用率很低,太多的資料也會讓你很焦慮。

所以做報告時也要先學會「有效收集資料」的技巧,上面這篇文章我就提供了我自己實際工作上使用的收集資料流程。

技能19:邏輯思辯:圖像化鍛鍊批判性思考: Arguman 幫你畫出論辯地圖

最後,好的靈感常常是在「不斷的批判思考」下誕生的,而要鍛鍊批判思考,可以試試看上面這個叫做「 Arguman 」的工具,他甚至可以幫助你們小組進行一場線上的邏輯論辯,最後想出這份報告最優秀的觀點。

以上,就是我花了將近四個小時的時間重新撰寫,補充各種學習、上課、考試、做報告的實境情境會遇到的問題,以及我的解決經驗,並加上數位技能與工具的應用方式解說,希望這樣的一篇文章,可以提供大家在新學期課業與自我成長上實際的幫助。

延伸閱讀相關的其他學習文章:

本文授權轉載自:電腦玩物

關鍵字: #創新教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