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來積極數位化轉型,隨著新任總統川普的「Twitter治國」現象持續擴張,這個今年已經165歲與川普關係緊張的老牌媒體,最近注意到了自家記者有趣的Twitter內容,甚至還將報紙改版,將線上的Twitter「印」在線下的紙本報紙上。
來自《紐時》,但卻在《紐時》上看不到的隱藏版內容
儘管投注許多資源在開發新內容,但《紐約時報》有些精採的內容並不在報紙上,而是在自家記者的Twitter裡。現在有許多記者都會將Twitter當作筆記本的功能,特別是在處理現場活動就能透過Twitter簡單、快速的文字轉播,甚至是有些記者的新聞評論特別獨到有趣。
像是白宮記者Maggie Haberman,就經常在自己的Twitter上發表關於採訪川普的側寫觀察、轉貼自己的報導,在社群平台上時常獲得很好的轉推效果,而這些隨筆的精採內容「來自《紐約時報》,但在《紐約時報》上卻看不到。」
Trump was known for years to tape calls in his own offices. And during campaign, staffers fretted their offices were bugged.
— Maggie Haberman (@maggieNYT) 2017年3月4日
Throughout the campaign, Trump would mirror allegations made against him back at someone else. "No puppet" etc https://t.co/fNJ6fk0nFr
— Maggie Haberman (@maggieNYT) 2017年3月4日
This is the prism through which he approaches the concept of taping and presidential power.
— Maggie Haberman (@maggieNYT) 2017年3月4日
這個現象對Twitter來說也是好事一件,因為可以在平台上蒐集免費、有用的內容,而這些內容還來自全世界最有名的一家報社,而且這些內容還在報紙上看不到;至於不論是不是《紐約時報》的讀者也無所謂,因為任何人都希望可以得到越多資訊越好。因此有趣的情況就出現了,想看完整的《紐約時報》不能只看紙本或網站,還必須同時連著記者的Twitter一起看才完整。
傳媒轉型,線上、線下新關係
《紐約時報》執行編輯Dean Baquet以及部分高層認為,「將部分有影響力記者的推文放在紙本上,如此一來讀者就不用在到Twitter上看了。」在今年將重新設計報紙版面,空出一個區塊把記者們網路上的Twitter內容「印」在傳統紙本上,因此往後要看記者Twitter內容,不必再上網或打開App,你只需要看一份《紐約時報》的紙本報紙就可以,同時也服務沒有使用網路的年長讀者同步接收網路社群上的資訊。
對此,曾批評《紐約時報》沒有好好把握社群平台內容的外媒《Recode》則評論:「 這件事情很有趣,可以看到線上、線下如何變成好朋友,《紐約時報》認為這些內容很重要,於是把網路上大家都看得到的Twitter內容印到報紙上,然後再放回線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