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的語言學習程式,讓Skype創辦人都驚豔!
他寫的語言學習程式,讓Skype創辦人都驚豔!

網路家庭旗下連科通訊跨足語言學習領域,推出語言學習服務「Lingvist」,主打快速、聰明且高效的英語學習服務。

Lingvist目前已提供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德語、阿拉伯語、日語、葡萄牙語和愛沙尼亞語等13種語言學習配對,使用者超過45萬人。而連科通訊正是Lingvist繁中版的合作夥伴。

Mait Müntel_Lingvist 創辦人 05_2017-03-07_侯俊偉攝.jpg
Lingvist 創辦人Mait Müntel
圖/ 數位時代侯俊偉攝

Lingvist的創辦人穆特爾(Mait Müntel)來自東歐愛沙尼亞,穆特爾在創業之前,是一名很優秀的物理學家。出生於1979的穆特爾畢業於愛沙尼亞的塔圖(Tartu)大學,拿的是物理學理論學博士學位,2009年獲頒愛沙尼亞年輕科學家獎。

害怕語言課的核物理學家

有趣的是,一手打造這語言學習系統Lingvist的穆特爾,最討厭的就是上語言課了,他從小就討厭學習外語。「由於太過懼怕,我總是找各種理由逃避語言課,但我缺課越多,就越學不好。我學俄語長達12年,但最後只學會了俄語的『哈囉』」穆特爾說。

穆特爾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CERN )工作九年,還是瑞士CERN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研發團隊的成員。CERN在網際網路世界富有盛名,除了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也是全球資訊網的誕生地。

「住在法語區卻不會講法語可一點都不有趣。」穆特爾說。不過,由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位於瑞士的法語區,穆特爾一直很希望在工作之餘可以學會法語,融入當地社會,減少因為語言不通帶來的生活困擾,他開始對學習新語言感到好奇,但市面上的語言學習方法他都不滿意。「多數語言課程都還是在教室進行的,但我沒有時間去上課,坊間也有很多軟體,但他們的教學進度如此緩慢,浪費我的時間又教我不需要的東西,我想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於是他借用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等專長打造出一套語言學習程式。實務上,這套程式的效果如何呢?穆特爾是這個程式的第一個忠實使用者,而結果讓他非常驚訝。穆特爾透過自己設計的「Lingvist」課程原型,通過了愛沙尼亞的法語國家考試,「我很訝異自己通過了普通程度,而且我只學了法語200個小時。這考試是給學校學法語十年左右的人設計的。」穆特爾興奮不已。

而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上,穆特爾遇到了Skype共同創辦人塔里安(Jaan Tallinn),塔里安也對這個程式愛不釋手,讓穆特爾對Lingvist更具信心。

自學法語,設計讓Skype創辦人也驚艷的語言程式

塔里安和穆特爾兩人相遇在一場物理學的學術會議上,當時塔里安正熱衷於學日文,他自己寫了一套軟體來輔助自己學習,塔里安本身就是世界頂尖的人工智慧專家,在機器學習領域造詣頗深,但當塔里安看到穆特爾的程式後,馬上甘拜下風,「看了我的程式後,他決定採用我的程式來學日文,放棄自己寫的程式了。」穆特爾說。塔里安不僅用穆特爾設計的軟體學日文,更進一步投資,最後成為Lingvist董事長。

到底穆特爾所研發的程式有什麼特色讓塔里安如此驚豔?

一般人和世界跑最快的人比起來只慢2到3倍,然而人的心智能力,如記憶力卻可能相差10倍甚至100倍。但讓人驚訝的是,沒有任何一個語言學習軟體考慮到這一點。

「使用者的每一次點擊,電腦都會分析!這套軟體知道使用者知道哪些單字?怎麼記憶它的?需要學習什麼高頻率單字?需要多少時間?」使用者的打字的速度、回答問題的長短與思考時間長短等學習習慣都會被記錄下來,而穆特爾把這些寶貴的數據轉換成遺忘曲線模型與間隔重複記憶模型,找出個人最適合的學習頻率。

也就是說透過數據分析,理解個人的語言學習模式,因此可以「客製化」最後讓系統能「因材施教」。「一般人和世界跑最快的人比起來只慢2到3倍,然而人的心智能力,如記憶力卻可能相差10倍甚至100倍。但讓人驚訝的是,沒有任何一個語言學習軟體考慮到這一點。」穆特爾指出。

另外,程式會揀選該語言中高頻的單字,穆特爾分析大量的文本,找出每個單字句子與文法概念的使用頻率。「頻率越高的字彙,就應該儘早學習。以啤酒和垃圾場這兩字為例,啤酒的常用程度是垃圾場的179萬倍。」穆特爾說。

不過,Google與Microsoft等科技巨擘正投資大量資源,致力於語言翻譯系統革新,在未來,我們還需要學習語言嗎?有沒有可能來到一個沒有語言隔閡的世界呢?

對此穆特爾並不擔心,「的確,Google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有可能讓即時翻譯系統達到盡善盡美,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需要語言,尤其時日常生活的情感溝通,更需要語言維持,這些都不是單純的科技就可以取代的。而人工智慧的發展,更讓人類進入終身學習的時代,語言學習仍然有其必要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