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解決工作分心問題:我嘗試過的7個實用小技巧與工具
有效解決工作分心問題:我嘗試過的7個實用小技巧與工具

我愛分心,有時候分心代表著一種對四周更敏捷的觀察,還有對事物的好奇心,這幫助我快速地進行探究、評估,從而發現一些別人沒有發現的可能性。但是,我也跟大家一樣不希望自己太分心,如果在工作時隨時隨地會因為一件小事情而離開工作的專注狀態,那回到工作大道將會是一條漫長且痛苦的歧路。

所以,我不苛責自己的分心,有時候我還擁抱他,但我也常常嘗試著各種解決工作時分心問題的工具與方法。

經過各種嘗試後,對我來說最有效的「不分心方法」,就是我在「為什麼隔離干擾也不會讓你專心?關於專注的5個思考」這篇文章裡提到的:找到自己很想做的事情,然後投入去做。一旦投入,分心問題就自己消失了!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通常沒有幫自己去選擇真正值得讓自己投入的事情。

但是,也不是說那些隔離干擾的小技巧或小工具就完全沒效了,而是要跟上面這條「基本法則」一起使用,那麼相輔相成,就會產生相乘的效果。

下面這篇文章,我就要以自己多年來陸陸續續嘗試過的「解決工作分心問題」技巧、軟體、 App ,挑出其中真的對我有幫助的,來跟大家推薦介紹,我也會特別註明哪些方法我目前也繼續使用中。

1. 稍後閱讀:我如何保護上網閱讀注意力?

第一個解決分心問題技巧,也是我目前每天都在使用的技巧,就是「不克制我想看臉書或新聞的衝動,但把所有想看的文章都稍後閱讀」。

工作每到一個段落,或是想要喘口氣時,會想打開有趣的網路來逛逛,這無可厚非,喘口氣有什麼錯?但怕的是一開始只是想要喘口氣,結果看到一兩篇有趣文章,一看下去,網網相連,有可能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不見了!

所以上網逛逛,適度小分心沒有錯,只要我善用「稍後閱讀工具」,在看到想看的文章時,先全部收錄到稍後閱讀服務中,讓我之後有時間可以慢慢去看他們,對我來說,「想看的文˙章」被收錄下來了,我想分心的衝動也就降低了,可以更快回到工作上。

我會使用的稍後閱讀工具是:「Pocket」。

2. 暫存好奇:解除壓力與焦慮的大腦 SPA 筆記術

第二個解決分心問題的技巧,也依然是我目前每天都在用的,就是「不責怪自己的分心與好奇,但把任何工作中引起我關注的其他想法都先收集暫存」。

好奇心、想像力,以及能夠隨時關注四周細節、能夠隨時誕生新想法,這是多麼棒的能力,如果你有這樣的「分心能力」,為什麼要克制他?

不需要克制,只需要有一個方法去「疏流」滾滾而來的好奇想法即可,這個方法也很簡單,準備一本筆記本,放在工作桌旁邊,然後工作時腦袋又蹦出什麼新的想要去探究的事情時,就先寫到筆記本上,讓自己安心回到工作,等工作結束再去好好探究。

這就是我的多工技巧:「多工是有用的,我們不妨一心多用」,而我自然是使用大家都知道的「 Evernote 」來完成這個技巧。

3. 延遲瑣事:如何放下並記住今天要做的瑣事?

第三個解決工作分心問題的技巧,問題來源不在我們自己,而是來自我們的主管、同事、客戶、親朋好友,他們會隨時在我們認真工作插入我們的工作,讓我們分心,所以這時候要懂得:「延遲臨時插入的瑣事,記住,並在更有效的時間完成」。

而上方小標題連結的那篇文章,就要教你如何把不同的瑣事,放入正確流程的技巧,可能會利用到不同的工具。

要知道:「把瑣事做好?專案做到死也做不好」,這時候適度拖延一下,反而效率才能增加。

4. 稍後處理郵件:完全解密 Google Inbox !十大功能改造Gmail

為了解決工作上「臨時插入瑣事」的分心,就要針對其中最大的瑣事來源之一:電子郵件,做出有效的整理,而我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與方法就是:「利用 Google Inbox 延遲當下不需處理的郵件 ,等到需要處理時再彈出」,這個技巧我現在也一直都在使用。

在上方標題的文章連結,就有說明如何啟動 Google Inbox 延後提醒郵件的功能,可以把現在不需處理的郵件「全部隱藏」,這樣就幫我在工作上不會被不重要的事情所分心。

5. 稍後處理即時通:LINE 的專案管理方法:把零散訊息整理成下一步行動

另外一個讓工作分心的瑣事來源,就是現在被過度使用的即時通了,但我沒辦法限制別人使用,不過我可以:「讓即時通裡的瑣事進入不分心的流程,變成有效的下一步行動」,這個技巧我現在也一直都在使用。

在上方文章連結裡我提供了三種方法,都有詳細的說明,這幫助我可以「非常放心」的「不去擔心」現在即時通上出現的瑣事,先延後到一個有效的流程中,等到我工作完成再去處理他們,並且不會遺漏。

6. 番茄鐘工作法:25 分鐘改變效率的 10 個番茄鐘工具

最前面有提到,如果要不分心,那更好的做法就是「讓自己先投入」,而番茄鐘工作法的用途就是:「利用計時器有效的幫助自己投入到一件需要專注的事情上」。

我早期很難投入一件專注工作時,我就會利用番茄鐘工作法原則,按下計時器,專注25分鐘後,讓自己可以喘口氣休息5分鐘,保持這個節奏,練習專注的能力。

就像運動一樣,一開始透過精準且機械式的慢慢練習,讓肌肉的強度增加,讓身體記住那樣的節奏,最後就可以更自然的運動。

而番茄工作法我現在使用的比較少了,就是因為我的心理與身體都記住了那樣的節奏。於是目前我改成使用下面這個工具,單純當作工作時間的紀錄與追蹤:「打醒你對時間的低敏感度! Toggl 專業工作者的時間追蹤利器」。

7. 使用隔離工具:

前面的技巧與方法,尤其文章開頭提到的「先找到值得投入的事情」的原則,等到這些方法都熟練後,如果還是覺得需要隔離工具來輔助,那麼當然也可以搭配使用。

我自己現在就有使用:「把Facebook變待辦清單!Todobook用看臉書激勵生產力」,這個工具不是完全阻隔我使用臉書,而是幫我完成一件任務後,再提供我幾分鐘閱讀臉書的時間,因為時間有限,還可以幫助我更貫徹前面提到的稍後閱讀技巧,於是我目前就利用它來幫助我更不要分心。

另外像是:

他們可以幫你專注在任務的時間,暫時隔離上網,我之前也都嘗試過,只是目前換到 Todobook 而已,其實用意都差不多。

以上,就是我多年來嘗試的有效解決工作分心問題技巧與工具,分享給大家參考。

延伸閱讀相關文章:

  1. 如何開始一場寫作風暴?編輯給任何人寫不出東西時的建議
  2. [晨型人計畫-1] 養成五大晨活習慣善用 10 種晨型 App
  3. 成為高效率通勤族必備的十種 App

本文授權轉載自:電腦玩物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