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頭到間歇泉:以色列的科技混搭文化
飛彈頭到間歇泉:以色列的科技混搭文化

本文摘自:《創業之國以色列:教育思維X兵役制度X移民政策X創投計畫,打造建國七十年成長50倍的經濟奇蹟》,木馬文化出版

雖然外表看起來不太像,不過道格.伍德的確是以色列新徵召的幫手。他身上冷靜沉穩的氣質,和那些比較衝動的以色列同事非常不同。他從好萊塢被聘請過來,從事一項在耶路撒冷從來沒有人試過的工作:負責執導「動畫實驗室」製作的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動畫實驗室這家初創公司,是由以色列創投企業家艾瑞爾.瑪家利所創立。

伍德曾經在透納影業、華納兄弟影業與環球影業任職長篇動畫研發製作副總裁。瑪家利邀他到耶路撒冷去製作一齣長篇動畫時,伍德說他想先看看耶路撒冷有沒有真正的創意人才。耶路撒冷的比撒列藝術設計學院是以色列頂尖的藝術設計學術機構,伍德在那裡待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終於相信以色列也有創意人才。「我和那裡的教職員見面,見了一些電視劇作家,還有(作家)梅爾.沙萊夫,以及其他很會說故事的人。」他告訴我們。「他們就跟你在全球頂尖藝術學校見到的人一樣厲害,可能還更棒。」

他也發現以色列有些不同的地方。「這裡的人,有一種『一人扮演好幾個角色』的多重任務習性。我們諮詢過很多以色列科技人才,他們想出很多創新的方法改善我們的工作動線,做事情更直接。有一次,我跟一個比撒列藝術學校的研究生在做一項創意計畫,他看起來就是那種藝術系學生的樣子,長髮、戴耳環、穿著短褲和夾腳拖。突然我們遇到一個技術性問題,我本來要打電話找學校技師來處理,可是那個學生放下自己的繪圖工作,開始動手解決問題,就像個訓練有素的工程師一樣。我問他是從哪裡學來的,結果他說他是空軍的戰鬥機飛行員。這個藝術學生?戰鬥機飛行員?彷彿在這裡的世界是互相衝突的,或者說是互相流通的,就看你怎麼看待這件事了。」

「混搭」概念與創新發明

在美國有個字可以用來形容這種跨界的行為,叫做「混搭」(mashup)。這個字不斷快速演化,加上新的意義。原本是用來指將兩首或更多歌曲融合成一首歌,也能表示數位與影像的結合,以及某些網路應用程式配合其他網站資料的使用,例如房屋租賃地圖網(HousingMaps.com),就是將分類廣告網站上的租賃消息,利用圖像標示在谷歌地圖上。在我們看來,將完全不同的科技和領域結合在一起,所迸發的創新才是更強力的混搭。

以色列最常使用混搭概念的公司,首推醫療儀器及生技領域的公司。在這種公司裡,常有風洞工程師和醫生共同研究一台信用卡機大小的儀器,能夠淘汰傳統的注射方式。或者某家原本研究β細胞、光纖以及黃石公園水藻的公司,卻製造出可植入人體的人工胰腺來治療糖尿病。甚至還有一家初創公司的主業是生產一種可以傳輸影像的藥丸,該公司利用從飛彈彈頭借來的光學技術,發展出一種吞進肚子後能從你的腸子裡傳輸影像出來的藥丸。

葛瑞爾.愛登過去曾經是軍火商拉斐爾公司(以色列國防軍的主要武器製造商)的火箭科學家,專長是精密的電子光學儀器,能夠讓飛彈「看到」目標。一般人討論到醫療器材的時候,大概不會馬上聯想到飛彈科技,但愛登有個嶄新的想法:他要利用製造飛彈所需的最新微型化技術,在藥丸裡擺進一台攝影機,能夠從人體內部傳輸影像。

很多人都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在人能夠一口吞下去的藥丸裡面,不可能有足夠的空間塞進一台攝影機、訊號發送機、光源和電源。不過愛登不相信。有次他還去超級市場買了好幾隻全雞,回來測試剛研發出來的原型膠囊藥丸傳輸的訊號,是否能夠穿透動物組織。他開創事業的根基就是這些藥丸攝影機,或稱膠囊內視鏡,他將他的公司命名為基文影像公司。

今日,最新一代的膠囊內視鏡輕輕鬆鬆就能每秒傳送十八張影像,運作時間長達好幾小時,可以到達病人腸子的最深處。醫生可以即時看見人體內的影像,不管是在病人身旁,或是在地球另一端都沒有問題。這塊市場仍然很大,也吸引了強大的競爭對手,攝影機龍頭業者奧林帕斯也正在研發將他們生產的鏡頭裝進膠囊中。會有其他競爭公司出現,也並不讓人意外,光是在美國,因為消化道疾病而去看醫生的人次,就超過三千萬了。

結合飛彈與藥丸好像已經很奇怪了,但是真正的混搭高手應該要屬優希.葛羅斯。他在以色列出生,也在以色列技術工程學院接受航太工程訓練,隨後進入以色列航太工作了七年,最後離開去追求企業家的夢想。

葛羅斯旗下有些公司結合的科技差異實在太大,幾乎都快成了科幻小說題材了。例如,貝塔氧氣這家初創公司正在發展一種可植入人體的「生物反應器」,用來取代糖尿病患者身上有缺陷的胰腺。糖尿病患者症狀發作的時候,體內的β細胞停止製造胰島素。移植β細胞可以解決問題,但問題是身體會排斥這些移植的細胞,且這些移植的細胞需要氧氣才能存活。

葛羅斯的解決方式是製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微型環境,裡面包括利用從黃石公園間歇泉取得的水藻來製造氧氣。不過這種水藻需要光線才能存活,於是這個生物反應器(大小差不多等同於心跳節律器)裡面又裝上了光纖光源。β細胞會消耗氧氣,製造二氧化碳,水藻則正好相反,因此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迷你生態系統。整個生物反應器在設計上能夠於十五分鐘的門診時間內植入皮下組織,每年更換一次。

結合地熱藻、光纖,和β細胞來治療糖尿病,這是葛羅斯跨科技策略的典型例子。他另一家初創公司叫變形藥物醫療公司,結合了兩種不同的創新科技:利用射頻脈衝在皮膚上製造出暫時的微通道;以及第一款研發出來的粉末狀貼布。「這個儀器很小,」葛羅斯解釋,「就像手機一樣,放在皮膚上一秒鐘,利用射頻讓細胞脫落,在皮膚形成上百條微通道,然後在上面敷上粉末貼布。這不是一般貼布,大部分市面上的貼布都是凝膠狀或黏膠狀的,我們則是將藥品印在貼布上,是乾性的。把貼布貼在皮膚上時,組織液就會慢慢從微通道中滲出來,將貼布上經過冷凍乾燥處理的粉末拉進皮膚。」

葛羅斯聲稱,這項儀器解決了藥物遞送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要如何不透過注射的方式,就讓像蛋白質這種大分子穿透皮膚外層。第一批的產品能遞送人體成長激素以及骨質疏鬆症藥物。目前像是胰島素和其他藥物、賀爾蒙以及分子藥物,大部分還是靠注射遞送,而能夠傳遞這些藥物的貼布也已經在研發中。

以色列喜歡科技混搭,不只是為了好奇,更是一種存在於以色列人心中的文化特色,讓他們如此創新。因為以色列人經常結合軍事及民間經驗,才會產生這種多元領域的背景。但是,也因為以色列人有這樣的思考方式,才能提出特別有創意的解決方案,才有機會開創新產業以及在科技上有「突破性」的進展。如果是在其他比較不自由、文化比較死板的社會中,縱使表面上似乎在商業發展處於領先狀態,也很難看到這樣不受限制的思考。

關鍵字: #數位書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從流程再造、智能客服到科技防詐,AI 正在一步步改變台灣金融業的樣貌。根據金管會「金融業者及周邊單位應用人工智慧」調查結果,金融業者導入AI與生成式AI的比例已從29%提升至33%,顯示金融業對AI應用的需求正持續升溫,而AWS亞太(台北)區域的正式啟用,更將加速這股成長力道,讓AI躍升為金融創新的核心引擎,推動整個產業快速邁向新局。

在這股潮流下,博弘雲端作為台灣第一家與AWS簽署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New Region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Agreement,SCA)的雲端解決方案專家,如何協助金融業快速導入創新AI應用,讓「智慧金融」能夠真正落地在各個金融場景中?

對此,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陳亭竹給出的答案很明確:關鍵在於從痛點出發,讓金融業能夠以更低的門檻達成數據上雲與導入AI應用的目標。

標準化 × 客製化,雙管齊下加速金融AI真正落地

陳亭竹進一步指出,金融業在推動雲端與AI應用時,普遍面臨合法合規、AI倫理風險、人才不足與組織變革等四大挑戰。對此,博弘雲端提供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進而加速AI應用落地。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孫正忠強調,因為每家金融業對上雲和AI應用的需求並不相同,甚至對AI 技術的要求與精準度都有不同期待。而標準化產品雖能快速導入,卻難以完全貼合每位客戶的營運場景與精細需求,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因此,博弘雲端推出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建構在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架構之上,進一步依照客戶需求進行微調。不僅能讓 AI 回答更加精確,也能更貼近終端客戶的實際需求,無論是篩選資料、優化決策,甚至提供行銷策略建議,都能展現更高的效益。

除了透過客製化服務滿足金融業者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博弘雲端亦推出標準化產品驅動金融產業AI革新。從”AICOM”提供的新世代雲智能管理功能,賦能金融IT部門一站式管理雲端資源、即時掌握AI訓練資源運用狀態;到”LEMMA”提供的 AI企業知識代理,藉由LLM (大型語言模型) 摘要與整理重點、大幅減少人工查詢資料的時間,這些產品不僅加乘金融業者採用AI的效益,更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方程式。

RD099049.jpg
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 / 陳亭竹表示: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售前 × 數據雙團隊,一站式滿足數據處理和AI應用需求

金融產業的AI應用百百種,博弘雲端不只提供產業客製化解決方案,更透過技術團隊的深度參與來強化客製化程度。首先是售前技術團隊,該團隊整合公司多年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與專業人才,能在專案初期便與客戶進行需求訪談與技術交流,並據此繪製完整的系統架構圖,確保AI應用精準契合需求,大幅提升專案成功落地的機率。

其次是數據團隊,涵蓋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與數據科學家三種不同職能,能與售前技術團隊的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緊密銜接,一站式滿足金融業從數據處理到應用的完整需求。

博弘雲端台灣AWS事業處業務資深處長郭仁傑進一步說明二個團隊的具體運作模式。售前技術團隊在完成需求分析與架構圖後,數據工程師會協助金融業將地端資料搬遷到雲端資料倉儲,並確保數據的正規化與可用性;接著由數據分析師統整數據並建立戰情室、商業智慧分析等應用,幫助客戶快速掌握營運數據;最後由數據科學家根據實際應用情境選擇或開發適合的AI模型,實現提升營運效率或優化客戶體驗的目標。「經過概念驗證與專案的執行,金融業普遍能提升5倍以上的資料處理效率,運用AI提升10~50%不等的生產力」,郭仁傑強調。

RD099024.jpg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 / 孫正忠強調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攜手 AWS 與生態系戰略夥伴,全面備戰金融業轉型需求

除了內部團隊的緊密協作,博弘雲端也積極深化與AWS和第三方夥伴的合作關係,加強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確保能更全面回應金融業多樣化的需求。

「客戶至上一直是博弘雲端的企業文化,」陳亭竹表示,博弘雲端很早之前就洞察到金融業數位轉型的商機,加上AWS當時正如火如荼推進亞太(台北)區域的落地,因而與其展開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的討論,並於2025年7月正式簽訂,成為台灣第一家簽署該協議的AWS核心級諮詢夥伴。

「這是一份區域級的合作協議,必須要有足夠紮實的市場經驗和具代表性的客戶導入案例,才能獲得AWS的認可與信任,」陳亭竹強調,這份協議不僅代表AWS對博弘雲端實力的高度肯定,更意味著博弘雲端可以進一步放大服務能量,串聯更多生態圈夥伴,全面支援金融業的數位轉型。

由於金融業在上雲時,對資安防禦、效能監測、數據管理等面向,可能都有不同需求,博弘雲端自成立以來,便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夥伴攜手合作,包括Palo Alto Networks、Databricks及MongoDB等國際級解決方案廠商,滿足金融業在上雲時的特殊需求。而隨著與AWS簽訂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博弘雲端得以進一步擴大合作生態圈,為金融業打造更完整的雲端與AI解決方案,全力加速其上雲與創新進程。

專業技術建立信任,博弘雲端成金融業轉型首選夥伴

憑藉卓越的客製化服務能力、與AWS的緊密合作關係及多元的生態圈夥伴,讓博弘雲端在金融領域展現亮眼成果,不只在技術面持續採用創新科技賦能金融業成功轉型,更透過技術專業力獲得客戶高度信賴,某大型金融業客戶在數據上雲專案結束後,主動表示希望繼續合作。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隨著數據上雲後的效益逐步展現,不僅吸引同集團內其他子公司與海外據點相繼啟動數據上雲計劃,更將合作期間展延至7年,藉助博弘雲端的技術與服務能量,持續深化雲端與AI應用,推動整個集團的數位創新藍圖。

1757919697308.jpg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目前除了金融業之外,博弘雲端在製造、零售和公部門也累積了豐富的雲端技術導入經驗。展望未來,博弘雲端除了持續與AWS維持緊密合作、不斷精進雲端技術能力外,更將全面強化在資安託管服務 (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Provider, MSSP) 與技術生態圈的戰略布局,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成為台灣雲端服務業進軍國際的領航者。不僅向海外輸出台灣的成功經驗,更將成為驅動東南亞地區數位轉型的關鍵力量。

更多金融業上雲案例:立即與博弘雲端專業團隊討論

https://www.nextlink.cloud/contac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