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可能會是Apple Pay樂園的三大理由
台灣可能會是Apple Pay樂園的三大理由
2017.03.29 | 蘋果

望穿秋水,Apple Pay終於在台灣開始使用。雖然晚了三年,但還台灣總算是跟上了這個世界最潮行動支付,而媒體熱烈報導著,讓許多在抽屜裡沉眠的Apple Watch也被翻出來充電。

但,行動支付在台灣已經聲嘶力竭地喊了5年,年年有人喊今年是行動支付元年,但你我生活沒有太大的變化。那Apple Pay真的會帶來改變嗎?或是要問,Apple Pay是不是真的是回事呢?

相較於蘋果在2014年剛發表時的緩慢成長,根據 Fortune 的報導,蘋果在2016年一口氣進軍包含中國等多個國家,每週都新增超過一百萬個使用者,在2016年第四季的交易量成長了500%,更號稱涵蓋了全美75%的非接觸式支付 (Contactless Payment),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 )甚至表示,「 We are going to kill cash!」。

這麼狂,沒上卡提諾實在可惜。

Apple Pay兩大挑戰:兩個20%

那麼Apple Pay在台灣的發展將會如何呢?如果期待它取代現金,成為全民新支付,恐怕不容易。因為台灣有兩個20%的門檻擋在Apple Pay前面。

第一個20%是iPhone在台灣的市占率。去年台灣總共賣出70萬台iPhone 7,而iPhone 6我估算是200萬台

假設一半iPhone用戶都會用Apple Pay,那麼全台Apple Pay的潛在用戶就不超過150萬人。

第二個20%更嚴峻,是信用卡交易的占比。Apple Pay說到底,就是更容易使用信用卡的方法,所以對沒有用信用卡的人,或是不適合信用卡的消費場合來說,Apple Pay就沒有機會。

台灣目前的零售與餐飲業,扣除掉現金與悠遊卡之類的其他電子支付,使用信用卡的交易大約占比是20%。

也就是說,在台灣,Apple Pay能馬上取代的支付情境,不超過你交易的20%。再考慮到非接觸式刷卡機(就是長得像超商櫃檯悠遊卡讀卡機的那種)的普及率應該不到一半,大部分還是傳統的刷卡機,你的iPhone刷不下去的,所以實質的潛在消費情境可能只有10%。

以上兩個現況,聽起來好像有點悲觀。但即便如此,作為一個POS業者,我認為搭上末班車的台灣,還是有機會成為Apple Pay應用最普及的國家之一。或是稱之為,Apple Pay樂園。

以下是三個主要的理由:

理由1:「嗶」支付接受度高

不論是VISA Wave、悠遊卡、一卡通還是之前的各種電子錢包,藉由過去幾年的通路普及化,台灣的消費者已經相當習慣用「嗶」的付款,在心態上沒有障礙。而通路也更能接受額外的設備與交易速度,就連計程車司機都不再因為我要用悠遊卡而瞪我了。

全台的刷卡機有40%能接受感應的功能,也已經就是「能嗶」。而台灣人對LINE、Facebook等海外平台的高度擁抱,讓Apple Pay有極佳的成長土壤。

理由2:台灣手續費是世界級划算

接受信用卡的店家,在每一筆交易的金額都要分固定比例給信用卡體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手續費或是「抽趴」。但很多人不知道,台灣的信用卡手續費世界級的低。

在日本的信用卡手續費是3%出頭,而香港與新加坡的則是接近3%,但台灣的手續費卻只要2%左右,也就是便宜將近 30%。30%在金融服務裡可不是小數字,而這份低價當然得歸功於台灣優良的廠商競價文化,台灣總不缺廠商提供破盤價,即便是銀行。

而這份世界級的低費率,讓台灣店家提供Apple Pay服務,是世界級的便宜。

理由3:店家不用買設備

好吧,這話有點誇張了。雖然店家用iCHEF POS只要用自己的iPad就可以,跟銀行申請能接受Apple Pay的藍芽刷卡機也不用費用,但大半還是得買台出單機,不過,跟三年前比起來真的容易太多了。

以前店家要申請信用卡,月營業額要100萬,連開發票的營業額門檻20萬都達不到的小餐廳,根本想都不用想,所以才讓社會有一個能接受信用卡的餐廳比較有規模的印象。

但透過銀行過去幾年mPOS推廣的努力,信用卡的申請門檻也從100萬降至5萬,讓小店家也能採用,而且抵達特定刷卡額,刷卡機還完全免費。

我所認知到的是,過去幾年其實都是真正的行動支付元年。雖然沒有特定的支付真的有飛躍性的發展,但透過銀行跟政府不停的突破自己的界限,讓商業條件與基礎建設變得更加友善,而社會也日益擁抱新科技。

而眼下,Apple Pay將能利用這充滿養份的土壤,在台灣幫消費者打造出行動支付的新樂園。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