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雙週》滿7歲了!儘管在台灣做雜誌不易,特別是要將看不見的網路世界變動、影響人類文明的科技趨勢化為文字和圖片,提供讀者做為思索未來的參考,當台灣其他科技財經雜誌紛紛縮編退場,《數位時代雙週》連續第7年以「全球科技100強」專題來呈現資訊科技的願景。
這也是我們第7年和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合作,獨家取得「全球科技100強」的完整授權,這幾乎是台灣每一年能一探全球科技界完整變化的唯一文獻資料來源,為了同步提供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科技觀點,我們的研究編輯小組在6月下旬收到美國方面的素材之後,日夜趕工重整資訊,包括主筆龐文真結束休假的當天晚上就開始核稿,何宛芳更是結婚後的第一天,就出現在辦公室工作,控管每一篇文章的品質;新人陳宏霖也在報到第一個月就接受快速截稿的震撼洗禮。
《數位時代雙週》是台灣媒體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每年為讀者製作中國大陸科技公司排名的財經雜誌,總主筆王志仁長期旅居上海,從全球脈絡、從台灣觀點來觀察這個15億人口的市場及產業動能,他平時每週三上午會透過「Skype」方式,和台北編輯部年輕的記者連線,分享最新的兩岸產業變化,今年他以「海外資本+中國市場+國際經驗」為題,為年度「中國科技100強」排名註腳。
當然,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台灣科技100強」的部分,參照美國《商業週刊》的標準,來審視台灣科技產業去年有哪些新的變化,除了100強中有50家全新面孔的公司,前20名中就有8強去年還在100名之外,說明了台灣科技產業仍有「活火山」般的動能。
但何處是能量「出口」、何時是「爆發」時機,整個「台灣科技100強」專案負責人、資深記者李書齊,除了要協調編輯製作流程,夜深人靜時更要抽絲剝繭,從100強榜單中找出未來影響整個科技界的「新規則」,從「手掌趨勢」到「投資方向」,為讀者解讀科技勢力各方消長。
從全球、從兩岸到台灣的新竹和台南,科技市場的變化不止於此,無數的光點在全球科技版圖上力求閃耀;從韓國漢城、印度清奈一直到愛爾蘭都柏林、德國德勒斯登,無數的創業家和研發團隊的努力,讓數位科技成為落提升人們美好生活的「大接力」,而《數位時代雙週》的願望,是希望幫助台灣也能在接力賽中穩定而快速的接棒,成為全球數位科技產業最堅實的創新中心。
就像2006年的世界杯足球賽,是無數好手的榮耀時刻,每年的「科技100強」報導,也持續照亮不斷自我超越的企業。
從創刊迄今2萬5000個日子,有數十位年輕伙伴曾經加入我們這樣的行列,共同完成《數位時代雙週》的第7個年頭。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因為台灣要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點,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即時熱門文章
1
店員消失了、機器人來了!全台逾4成餐廳都在用自動化設備,為什麼還是無法解「業者的痛」?
2
Gemini 3重磅登場!Google罕見全線產品導入:強度碾壓2.5 Pro,使用起來差在哪?
3
Google Antigravity 問世!Google擬用「指揮官模式」重新定義IDE,AI之星Cursor危險了?
4
行動電源別亂丟!環保局攜手神腦推「回收賺400元」優惠:活動日期、回收地點一次看
5
哪一款AI最可靠?研究揭Claude家族最老實:為何對LLM來說,坦承無知比「已讀亂回」更難?
6
教學|Google Opal免費開放台灣用戶!Opal是什麼?介面功能、操作教學、限制一次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