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學習騎腳踏車時,也是經過一連串的跌倒和失敗,學會了如何保持平衡,最終了解怎麼騎腳踏車。於是,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員想利用同樣的方法讓無人機學會如何飛行,他們建造出「專門」用來撞牆壁的無人機,讓無人機在不同的室內環境自由飛行,一旦撞到東西,就飛回到原點,挑選一個新的方向繼續嘗試,同時無人機機頭的相機會紀錄下飛行的路徑,這些資料會被用來訓練人工智慧的演算法。最後,經過11,500次的撞擊後,無人機就能在各種凌亂的環境翱翔了,甚至連玻璃門都難不倒它。
為什麼AI無人機一定要撞牆才能學會飛行呢?
如果要讓無人機學會飛行而途中也不想撞到牆壁的話,無人機可能需要從人類駕駛員中學習,或是另一個方法:搭配大量的攝影機來捕捉週遭的環境,經過演算法後計算如何飛行,但同時這也增加大量的成本和複雜性。因此還不如使用撞牆的方法,由於使用低成本的機身,就算撞毀了只要換一個機身就好,相比之下這個方法成本較低,也比較方便。
雖然經過訓練的AI無人機還是無法跟人類駕駛員的穩定度相比,但是比起傳統研發無人機的方法,這次的新方法是大大的進步,特別是以往無人機的罩門——玻璃門,運用新的方法則可以輕鬆的辨認出來。
連矽谷知名創投都看好AI+無人機
今年四月,矽谷知名創投Andreesen Horowitz投資了一千萬美元在一家智慧無人機新創公司Shield AI,他們做的是軍用無人機,並運用人工智慧幫助無人機識別障礙物、識別平民來幫疏散作業。
這些投資也顯示了無人機和人工智慧的重要性正在與時俱增,隨著創投們大筆的銀彈湧入,可以期待未來將有更多不同的應用。
參考資料:IEEE、The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