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法規鬆綁x資金x人才x技術創新 建構創業生態系統成形
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法規鬆綁x資金x人才x技術創新 建構創業生態系統成形
2017.06.03 |

2017年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特別規劃以創新創業為參展核心的InnoVEX展區,將政府計畫所推動的團隊匯聚在此。科技部長陳良基特別蒞臨於InnoVEX活動會場舉辦的「2017全球創新企業家論壇」,在致詞結束後,與眾多國際創投、創業家一同參觀InnoVEX的精彩展出。深入走訪本次參展的臺灣與來自全球的新創服務後,陳良基有感而發的說:很高興看到臺灣創業生態系逐漸成形,並且已經緊密的與國際連結,未來如果能進一步在生態系的各個環節加碼建設與投入,勢必可以把臺灣打造成全球創業家匯流的重要基地,因此科技部正結合政府其他跨部會資源,就法規鬆綁、資金引進、在地人才培育與海外人才引進,以及創新技術等四個面向,透過政策資源進行改造工程,為臺灣年輕人創造一個可以發揮創意與實力的創新創業舞臺。

法規鬆綁X 連結國際資金

「打造完整的基礎環境,才能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打底,因此過去一年多來,政府透過各種法規鬆綁,健全臺灣創業基礎環境。」陳良基舉例,日前已經於立法院通過三讀的「科學技術基本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鬆綁學校教職員可兼任新創公司職務,藉以鼓勵教授創業,並讓學校基礎技術研究可以進入產業;並為能協助新創事業募集資金,政府在「產業創新條例」增訂:依「有限合夥法」設立的創投事業,可採穿透式課稅、天使投資人租稅減免等租稅優惠,諸此種種都是健全創業環境的具體作為。

以法規鬆綁打好臺灣創業環境的基底之後,臺灣創業圈也要連結國際資金,才能進一步強化整體創業體質,對此,陳良基提到,目前科技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已經共同組成臺灣矽谷科技基金,匡列資金1.2億美元,藉由投資早期新創,建立臺灣與矽谷長期夥伴關係,有效促進臺灣與矽谷創新技術及人才的交流,穩固臺灣與矽谷深刻鏈結。

陳良基強調,透過資金連結串連矽谷與臺灣創業圈,可以達成雙方的多面向合作,例如,促成矽谷新創公司把產品製造放在臺灣、或是臺灣新創可以更快速藉由矽谷切入全球市場,更重要的是,雙方新創公司的技術連結,更將有助於臺灣提升科技創新的能量。

人才引進與培育X 技術創新

法規、資金之外,陳良基進一步指出,創新人才一直是活絡國家創新創業能量的關鍵要素,尤其近年來人工智慧(AI)、機器人(Robot)、基因科學等前瞻科技快速演進,產業型態出現很大的變革,國家更加需要具備前瞻技術的創新人才。對此,科技部過去一直透過研究計畫的執行,培育數以十萬計的創新技術人才,如今為進一步增加創新人才力,日前已經啟動「海外人才歸國方案(Leaders in Future Trend;LIFT)」,將在新竹、中部與南部科學園區,打造「人才交流基地站」,號召臺灣赴海外留學的人才返國貢獻所學,將透過海外人才的國際視野、科技研發新知、前瞻應用趨勢帶回臺灣,讓政府近一年來積極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及「產業創新領域」政策推動,可以順利進行,成為驅動臺灣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能量。

良好的創業環境、充沛的資金與人才之外,技術創新然後推向市場,則是強化創新創業的最後一哩路。陳良基說,過去科技部為讓學校基礎技術研究進入產業,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目前已經展現具體成果,像是在2017 InnoVEX中展出的23個FITI輔導新創團隊,技術創新範疇涵蓋人工智慧,虛擬/擴充實境(VR/AR)、生物科技、穿戴裝置等領域,顯示出臺灣前瞻科技創新呈現遍地開花的狀態,未來科技部更將透過設置「前瞻科技研發基地」等措施,輔以計畫資源持續深化技術創新能量。

毫無疑問,創新創業一直是國家經濟提升與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驅動力,過去幾十年臺灣在歷經全球產業的變革時,充分利用創新創業的能量,維持臺灣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如今,隨著前瞻科技為產業帶來新的樣貌與競爭,創新創業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陳良基最後懷抱信心的說,由於政府已經看到產業轉型的方向,也正戮力推動各種政策措施,逐步打造臺灣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相信未來臺灣產業與新創圈,都能藉著政策力道,翻轉躍升,競逐全球市場。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