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心聲,台新銀行聽到了,將於今(2017)年底推出可支援所有信用卡、銀行帳戶、WebATM、台新電子支付帳戶,以及提供各式加值服務的全新可跨行支付之電子支付平台「pay+享付」。
透過pay+享付平台或App,消費者除能輕鬆支付各種費用,還可以管理紅利點數、收取優惠券,以及連結FB與LINE等社群帳號,成為消費者最貼心的智慧夥伴。
「在電子支付這個領域,我們的目標是,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支付平台,讓不同族群的消費者都可以輕鬆透過支付平台、支付App繳交各種費用。」台新銀行數位金融處新型支付部資深協理葉書伯如是說。
蓬勃發展的電子支付市場
研究機構Statista預估,全球電子支付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2.7兆美金飆漲到2021年的4.6兆美金,年複合增長率為14.8%,若以發展腳步來看,是以大陸的電子支付市場發展較快,預估大陸的電子支付市場規模將於2017年達到7,861億美金,佔全球電子支付市場的29.4%。
那麼,臺灣呢?
在相關法規鬆綁、消費者行為改變、行動網路普及,以及眾多服務商投入該塊市場等因素的催生下,臺灣電子支付市場發展日趨活絡,對此,葉書伯表示,臺灣的金融環境與資訊系統架構與大陸等地區完全不同,舉例來說,臺灣的假鈔問題不嚴重、便利的現金與信用卡支付環境、可透過ATM進行跨行提款與轉帳、便利商店可提供代收付服務等等,因此,雙方在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服務的發展模式絕對會不一樣,臺灣的電子支付服務將依應用情境、消費者需求等不同而有所區隔,事實上,這也是台新銀行會支援臺灣TSM與HCE平台業者的「t wallet + 行動支付」App,並與支付寶合推跨境O2O支付服務,以及支援Apple、Samsung等國際行動支付業者的原因。
「除了支援各種行動支付服務,我們更進一步針對消費者需求的不同推出加值服務,如針對台新客戶推出的LETSPAY行動錢包)與卡得利(CARDaily)App,以及可支援跨銀行的全新支付服務pay+享付。」葉書伯如是補充說道。
專屬個人與微型企業的全方位支付平台
「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客戶最便捷的境內支付服務。」葉書伯表示,無論消費者是不是台新銀行的客戶,只要在pay+享付平台或App上註冊為會員,就可以於其上進行代收代付、儲值與轉帳服務。
以代收代付為例,當買家透過pay +享付App支付款項後,系統會通知賣方已收取款項,賣家收到付款通知後可直接透過pay+享付App叫快遞運送包裝好的產品給買家,等到買家確認收到的產品都沒問題且同意撥款後,系統會自動撥付款項給賣家。
透過pay+享付,消費者可以輕鬆的經營個人、微型商務,當然,也可用作Facebook電子商務平台的金流與物流管道。葉書伯指出,除了代收代付,pay+享付的轉帳服務也很便民,可以用來繳班費、繳房租、繳會錢、送禮或聚餐拆帳等等應用。
除了個人化應用,微型企業與平台服務商也可透過pay+享付平台進行各項金流交易。葉書伯表示,pay +享付平台除可跟LETSPAY行動錢包與卡得利(CARDaily)App等支付服務整合在一起,還可以透過台新銀行的網路銀行、行動銀行、台新優惠市集,以及整合帳單與EDM等資源進行廣告宣傳,預期,將有助微型企業於其上進行各種商務服務。
「我們的目標是在今年底吸引超過10萬人註冊pay+享付。」展望未來,葉書伯如是總結。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