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擁有方便的物聯網智慧家庭所費不貲,你可能需要四處採買一系列的智慧家具,或是麻煩的為每一個家具裝上不同偵測器(例如水龍頭感應水流多寡、恆溫器感應室內溫度等),再透過智慧家具中樞(Hub)命令家具採取甚麼動作-無論前後者都需要花上不少錢和功夫。目前由於技術與商機考量,能夠同時偵測不同環境因子的感應器尚未問世。
因此,Synthetic Sensors 的出現宛如藍波登場,左持巨槍右舉大刀,可一次感應多達 10 種環境因子-包含濕度、溫度、動作、光亮、震動、氣壓等(因為隱私考量除去攝影)。大致來說,這個小小方方的面板雖然其貌不揚,但只要插進 USB 孔,就幾乎包辦了市面上所有感應器的功能;不妨把這個感應器想像成整個房間的五官,它可以讓房間「聽到」咖啡機正在運轉、「感應到」衛生紙有沒有被抽取、「感覺到」水龍頭有沒有打開等家具運作狀況。
也許你會好奇,我要知道衛生紙被抽幹嘛?事實上這些被稱為 Raw Data 的未消化資訊對於使用者的確沒什麼用,但只要配合進一步的程式與感應因子,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實用的家具功能-舉例來說:單純感應水龍頭開關沒什麼意義,但加上水流量偵測,就可以知道一個月的用水量(和水費);單純感應抽衛生紙毫無用處,但加上計數器,就可以知道你抽了多少張、還剩多少張,在低存量時發出提醒。
Synthetic Sensors 目前只在 Demo 階段,影片中也僅僅展現了感應功能,感應範圍與待機時間只用文字帶過。雖然研究負責人 Gierad Laput 表示他們最後可能會做 App,但主要還是想要作為智慧家具中樞(Hub)的感應元件,利用收集到的大量環境資料來做出更精準的判斷。總結來說,有了這個感應器,你對房子的理解將不會比房子本身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