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昨日發表全球首輛量產的Level 3自動駕駛車、2018年旗艦車A8,其也是全球首輛採用光學雷達(LiDAR)的量產車,預定售價為90,600歐元(約新台幣320萬元),將在今年秋天於歐洲開賣、明年上市。
採Nvidia晶片、Mobileye圖像處理技術
這款旗艦車搭載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Traffic Jam Pilot」,使用數款Nvidia的處理器和Mobileye的圖像處理技術,並配備大量感測器,包含5台攝影機、5個雷達、12個超聲波感測器、1個用於夜視的紅外線攝影機,以及光學雷達(LiDAR)。
透過由感測器收集的數據,中央駕駛輔助系統(zFAS)系統可用每秒25億筆的速度,利用數據建立環境模型。
除了搭載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奧迪A8還搭載遠端停車系統(Remote Park Pilot)、自然語音控制(Natural Voice Control)和讓車輛互相溝通的群體智慧系統(Swarm Intelligence)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系統皆採用Nvidia晶片,此外,Nvidia晶片也用於A8車款裝載的新版娛樂系統、虛擬駕駛儀表板、後座娛樂系統等。
不只奧迪,許多自駕車大廠都採用Nvidia晶片,包含特斯拉、賓士、Toyota和Volvo。Nvidia瞄準自駕車產業的成長潛力,預計到2035年,自駕車市場將達770億美元。
只能在高速公路上、時速低於60公里時開啟
和現有名聲最響亮的量產自駕車特斯拉相比,奧迪A8的自動駕駛等級要更高一等,已經到達Level 3,可以自動加速、轉向、煞車、從急煞重新啟動等。
歐洲將自動駕駛等級分為level 0到level 5共六等級。擁有Level 3等級的自動駕駛車,可應付大多數的路況,駕駛無須特別注意路況。奧迪在發表A8時也表示,只要當地法律允許,駕駛的手可以離開方向盤,在車輛行進間做任何事情,例如打字,甚至是看書和看影片。
根據自動駕駛等級的肇事責任歸屬劃分,由於等級高於3的自動駕駛車輛已屬高自動化,因此若發生車禍意外事故,將由車輛製造商而非駕駛負擔責任。
相較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程度目前僅到Level 2,意即開啟自動輔助駕駛模式Autopilot時,駕駛仍需在旁監看、隨時準備接手,且雙手不得離開方向盤;市面上量產的半自動駕駛車皆是屬於此階段。
主要使用情境:塞車
不過,Traffic Jam Pilot主要是替塞車情境設計,只能在高速公路上、且車速60公里以下時才能啟用;不像特斯拉可以自動超車,也不會自行變化車道。
一旦車速超過60公里,A8會回到Level 2的自動輔助駕駛模式,具備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和車道居中系統。相較下,特斯拉的Autopilot則支援高速公路上各種車速的行駛情境。
資料來源:TechCrunch1,2、Extremetech、Nvi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