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智慧電網標準地圖
你應該要知道的智慧電網標準地圖

台灣有許多人談論智慧電網,媲美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可是卻很少有人認真把國際電工協會(IEC)的智慧電網規範好好拿出來講一講(關於IEC背景可詳見筆者另一篇文章:當電力緊張時,若台灣要把智慧電網做好,怎能忽略IEC?),筆者覺得十分可惜。

IEC在2008年成立智慧電網策略小組(Smart Grid Strategic Group),這個小組現在被視為智慧電網的指標。

為了幫助智慧電網的初學者學習,IEC提供了一個入門網站。 網站裡面包括智慧電網的標準地圖、全球智慧電網論壇、路徑圖、洞悉、IEC標準、背景、挑戰與發展。智慧電網頗為複雜,所以少有人可以說清楚。筆者建議大家參考IEC網站中給我們的智慧電網標準架構圖(如下圖),做為入門。

智慧電網標準架構圖

iEC智慧電網標準地圖
IEC智慧電網標準地圖
圖/ iEC

這麼複雜的圖片很難消化,IEC提供了一個次系統列表,方便我們理解:先進配電管理系統(Advance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先進讀表建設(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資產管理與狀態監控系統(Asset Management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停電預防系統(Blackout Prevention System)、時間參考系統(Clock Reference System)、通訊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通訊網路管理系統(Com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資料模型(Data Modeling)、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 或負載管理(Load Management)、 分散式能源資源營運系統或稱分散式發電系統(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Operation System)、配電自動化系統(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電子移動系統(E-mobility System)、電磁相容性與電力品質(EMC & Power Quality)、電力儲存系統(Electrical Storage System)、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彈性交流輸電系統(FACTS for Grids)、發電管理系統(Gen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工業自動化系統(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市場位置系統(Market Place System)、電表相關後台系統(Meter-related Backoffice System)、安全(Security)、智慧家庭與建築自動化系統(Smart Home & Building Automation)、變電所自動化系統(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天氣預測(Weather Forecast)。

台灣發展綠能所面臨的挑戰,IEC已有解方

舉例來說,許多人說綠電大量併網,會造成電力系統不穩定,IEC智慧電網裡面,「電磁相容性與電力品質」這個次系統,正好是解決方案,因為電力品質的目標就是讓電力系統更穩定。按照IEC的規範來做,可望消除大部分不穩定的問題。

也有人擔心大量的綠電會造成停電,IEC提供了「停電預防系統」,提早預告未來的停電風險,因此,我們或許可以避免這次815大停電的遺憾。「天氣預測系統」會影響後面的發電預測、用電預測,一日前與一小時前的電力調度計畫,非常非常重要。

發電設備可用率決定投資報酬率

可用率(availability)是一個發電設備一年之內發電的時間除以一整年的時間所得到的比率,可用率越高,表示系統維護良好,多數的時間發電設備可以正常發電,我們使用可用率檢驗維護運轉的品質。

台電的陸上風機時常不運轉,主因是可用率約88.2~93.8%,相較於民間業者的97~99%,實在太低。善用IEC提供的「資產管理與狀態監控系統」,可以提早更換將損壞的零件,提高風機可用率,提高風場的投資報酬率。

根據台電離岸風電示範計畫的資料,台電的目標是89%可用率,然而歐洲營運商可達到95~99%,台電的財務模型顯示離岸風電因為會小幅虧損,而不具備投資價值,但是離岸風電的巨擘DONG Energy公司的財務表現卻極為優良。

儲電為必要,只是佔比不高

儲電是必要的,但是佔比非常非常低。

這麼大的智慧電網架構圖當中,儲電僅佔一小部分,IEC配置在DER與Consumption兩區塊內,細看只有分散式能源、工業自動化、家庭與建築自動化三塊有小小的儲能系統。

少數人以為只要配置大量的儲電系統,冬電夏移、夜電日移,就可以解決多數的電力問題,實為大謬。

電力控制技術的進步,遠比儲電系統還要來得重要(這部分留待日後分解)。

用系統性方法解決電力問題

智慧電網與智慧電力系統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正確的觀念是用系統性的方式體檢,找出每一個可能存在的風險。

同時,IEC智慧電網的次系統都要面面俱到缺一不可。如果認為只要有芭樂就可以得到雞腿,肯定會造成悲劇。

我們以這次815大停電為例,這次事故的主角中油,正是分散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可見「只要是分散式系統就一定比較安全」的說法,需要修正。

如果只有分散式發電,但其他智慧電網重要系統都沒有,照樣完蛋。

筆者認為把集中式發電廠做得分散會更安全,例如在「停電預防系統」加上一個限制,每一個集中式發電廠佔比不得超過3%,我們的熱備轉容量維持在6-9%,用2-3倍的備援預防發電廠意外停機時的電力短缺,會讓整個電力系統更強韌安全。

參考資料:
1. IEC, 2010, “IEC Smart Grid Standardization Roadmap”, Prepared by SMB Smart Grid Strategic Group (SG3), Edition 1.0
2. IEC, Elements of the Smart Grid,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隨著消費者注意力分散、內容氾濫,單一曝光已難再換取真正關注,品牌勢必重新思考與消費者連結的方式。電通觀察到,體育賽事與娛樂內容正快速成為當代最具穿透力的文化載體;透過科技驅動、數據洞察與創意策劃,品牌不只是參與者,更能成為文化的共創者,從汲汲營營的流量競技場,轉身搶佔消費者的心佔率長跑。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 (dentsu Taiwan )於上月正式在台灣成立「電通娛樂」(dentsu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營運據點,也正式宣告將以台灣作為大北亞區域娛樂創新孵化的戰略基地。在內容為王、圈層經營成為顯學的時代,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搶攻心佔率?

電通娛樂以數據洞察人心、科技賦能體驗

電通娛樂從日本母集團出發,電通整合體育與娛樂資源,串連全球娛樂網絡,在文化多元、數位技術領先的大北亞市場,更進一步選擇台灣作為創新策略的前哨基地,佈局新一波品牌娛樂體驗。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表示:「科技是帶動娛樂深化參與的關鍵力量,讓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從單向溝通轉為共創連結。」不過她也強調,能與人共鳴的好創意絕不只是靠科技堆疊就能完成,關鍵仍在於於對消費者的洞察、對內容脈絡的理解與圈層語言的掌握。簡言之,品牌要說對語言、進入對的場景,才有機會形成真正有感的情感連結。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指出,科技正加速體育與娛樂的文化體驗,品牌必須從參與內容、共創價值開始,才能走進人心。
圖/ 電通集團

為強化品牌跨圈層經營力,電通以「one dentsu」策略整合集團資源,從品牌娛樂與體育行銷策略、創意策劃、體驗與內容製作、數據分析到技術開發,打造具文化穿透力與執行韌性的團隊,協助品牌打造可持續的內容資產。

在執行上,電通娛樂同時服務內容方與品牌客戶。對IP創作者而言,從企劃期就參與商品化、推廣與導入;對品牌而言,則以洞察為起點協助選題與切角。透過雙向共創,電通不只加速 IP 發展,也讓品牌跳脫傳統贊助角色,轉變為文化體驗的共創者,實現雙贏。

包容度、反應力、與參與力,推動台灣成為創新孵化基地

事實上,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往往奠基於感性與直覺,而非純然的理性判斷。為協助品牌找出能真正引發情感共鳴的「文化切角」,電通娛樂在大北亞區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從品牌任務出發,透過策略設定與在地洞察,找出「粉絲會有共鳴的梗」,並以本土語彙轉化為有感的內容體驗。

娛樂的力量不容小覷。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指出,根據《電通創意 2024 CMO首席行銷長報告》,逾八成品牌認為應建立自有娛樂化資產,88% 的行銷長更重視「文化佔有率」高於曝光量。再加上 Gen Z 與 Alpha 世代強大的文化消費力,娛樂內容的商業價值更顯而易見。

而台灣之所以是品牌娛樂的絕佳孵化場,何華軒說明,是因為台灣市場具備高度包容性、快速反應力與高參與度,無論是棒球賽事、動漫展還是社群討論,皆展現出快速破圈的潛力與真實的情緒回饋,「一個原本鎖定特定圈層的 IP 內容,只要成功搭上社群,很快就能擴散至主流圈層!」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表示,台灣市場的包容性與快速反應力,成就品牌娛樂策略與文化破圈的理想基地。
圖/ 電通集團

因此,電通娛樂也聚焦台灣扮演關鍵角色,作為品牌與內容方之間的橋樑,協助媒合 IP、形塑娛樂內容溝通場景。

近期電通娛樂重磅宣布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將話題綜藝《鑑定師》搬到台灣製作全球版,由舒華擔任主持。節目延續韓版「珍藏物品鑑定+價值交流」的核心,並融入在地文化視角。首季邀請 9m88、ENERGY、LuLu、黃偉晉等人氣嘉賓,透過分享私人物品與故事,將娛樂與情感連結,成功為品牌注入溫度與討論度。

過去也有不少精彩案例,如:2023 年夏季,電通協助披薩品牌與《進擊的巨人》展開全球獨家聯名合作,推出「必勝の巨人」套餐。從產品設計、視覺包裝到社群操作,完整呈現動畫角色的視覺語彙與世界觀,讓粉絲吃進角色,也讓品牌成功打入動漫圈層,引發社群分享,帶動話題與銷售雙成長。

又如 2024 年中職明星賽期間,電通娛樂看準球場熱潮與暑期行銷節奏,為炸雞品牌打造「雞情應援團」企劃,攜手「全球先生」戴凱文與巴西模特男團,將品牌精神轉化為現場應援秀與社群梗,結合啦啦隊演出與大巨蛋互動,吸引年輕受眾目光,創造出具娛樂性、參與感與話題擴散力的品牌體驗。

今年,則有汽車品牌以「出品發行人」身份參與影視內容創作,在電通娛樂的策劃與整合下,推出改編自鄧惠文醫師著作《婚內失戀》的微電影《慶祝》;故事聚焦失婚女性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品牌則透過內容敘事傳遞情感價值觀,並結合 VIP 車主專屬觀影體驗,跳脫產品導向,展現內容深度與品牌溫度。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製作全球版《鑑定師》,由舒華擔綱主持,結合在地文化與明星真情故事,打造兼具娛樂性與情感溫度的綜藝體驗。
圖/ 電通集團

破圈新解方, 打造品牌文化資產的長線策略

品牌要破圈,深耕娛樂內容是不得迴避的挑戰。而品牌在踏入體育與娛樂領域,也往往四個問題:該選擇什麼內容與 IP 切入?合作怎麼談?執行怎麼落地?圈層關係又該如何維繫?電通娛樂指出,這些問題挑戰背後很多時候是基於對產業語境的不熟悉,以及缺乏整合性策略。

對此,電通以方法論為核心,從品牌目標出發,透過數據分析與圈層洞察,媒合合適內容與平台,並串聯策略、製作到傳播的一站式服務,協助發展品牌娛樂。目前提供六大整合方案,涵蓋品牌娛樂內容、沉浸式文化體驗、IP 生態系、IP 科技力、名人管理、娛樂商務等,並搭配 AI 等科技工具,讓品牌娛樂傳播有憑有據,也有感。

白玉瑩表示,在台灣市場,品牌行銷打法靈活且具彈性,建議先釐清並發展娛樂行銷策略,從小圈層測試著手,累積內容經驗與用戶回饋,再逐步擴大規模與投入,讓娛樂內容與體驗長期累積,最終沉澱為品牌的文化資產與情感記憶。

「若品牌能發展自有 IP,更能在內容經營上掌握主導權。」她補充,肯德基「桑德斯上校」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旦品牌成功創建角色,透過敘事延伸到跨媒體操作,長期下來累積的不只是辨識度,也建立了穩固的品牌形象。

「當品牌希望打造獨特的品牌體驗,並尋求下一波成長動能時,體育與娛樂就是最有力的加速器。」最後,白玉瑩強調,電通在台灣深耕已久,亦是本地市佔率最高的行銷傳播集團。現在,帶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感,電通娛樂將讓科技驅動內容並走進市場,幫助每一次的品牌內容能走進人心。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