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快取寶風波,台灣智能櫃業者仍持續奮戰
挺過快取寶風波,台灣智能櫃業者仍持續奮戰
2017.09.07 | Amazon

上半年爆發的快取寶吸金倒閉事件為智能櫃市場帶來不小衝擊,卻沒有澆熄其他業者持續拓展的決心。其中,掌櫃智慧生活過去六個月來,持續增加櫃點,目前已達1300個;而中華郵政i郵箱除了5月在原本的取件服務之外,再新增寄件服務,櫃點也預計會在今年突破一百家,明年則是加快腳步往千點邁進。

雖然快取寶倒閉事件與負責人孫岳澤本身財務狀況有密切關係,不能全然歸因於智能櫃的商業模式,但這樣的事件卻無可避免讓許多人對智能櫃留下負面印象,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快取寶已撤出捷運站多時,至今空缺仍未見有業者補上。

夥伴仍力挺,掌櫃智能櫃據點突破1300點

而今年二月才正式發表的掌櫃智慧生活或也可以說是這次事件的間接受害者之一。掌櫃智慧生活實體通路發展處處長張承中強調,雖然表面上兩家業者都是在做智能櫃,但快取寶是採取一條龍經營,其實是在做無人商店;而掌櫃既不養自己的車隊、也不自己做銷售,主要是和電商、物流業者合作,是以扮演最後一哩的第四方物流角色自居,營運模式全然不同。

圖4_掌櫃智能櫃2月9日服務正式啟用,透過掌櫃智能櫃APP就能輕鬆完成寄件、取件需求_掌櫃智慧生活公
掌櫃今年2月正式啟用不久便發生了快取寶事件
圖/ 掌櫃智慧生活

只是兩家業者之間的差異,外界未必清楚,實際上,走進台北國際物流展的掌櫃智慧生活展區裡,還不時會聽到有人在詢問快取寶與掌櫃的不同。

對掌櫃來說,在市場教育階段就遇到這樣的狀況,確實是不小的衝擊,但值得慶幸的是,合作夥伴並沒有因此離他們而去。如在物流方面,掌櫃已經有台灣順豐、嘉里大榮物流和台灣宅配通等夥伴;通路佈點也有萊爾富和全台美廉社的配合,因此得以在六個月內做到1300個據點,達到一定的覆蓋率基礎。只是依目前進度來看,要想達到先前喊出的年底六千點目標,恐怕不太可能。

對手也是潛在夥伴,希望共同做大市場

張承中認為,1300點已經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使用者覆蓋,接下來隨著用量增長,他們也會持續拓展,特別是希望能在社區合作方面有所突破,真正做到電商的最後一哩。同時他們也還在持續尋找合作夥伴,目標甚至包括了競爭對手中華郵政的物流系統和i郵箱服務,希望能做到物流合作、機體共用。實際上,張承中不只想和對手合作,還期待對手能夠跑得更快一點,才能一起教育市場,共同將市場做大。

另一方面,負責為掌櫃洽談電商合作的虛擬通路發展處處長郁采芹提到,目前電商平台如91APP、SHOPLINE等,對於合作的態度其實都很正面。不過她也坦言,對大型電商平台來說,和掌櫃合作雖對消費者服務有加分,卻很難在短期內從營收看到明顯挹注,因此要做到平台全面串接,技術排程難免會被放得比較後面,但她預計今年第四季到明年間應該就可以陸續啟動。

而在此之前,掌櫃現階段主要用戶還是個人賣家和中小型賣家,靠這樣點點滴滴地累積,郁采芹表示,截至八月為止,過去六個月的交易量已突破十萬次。

i郵箱據點仍少,目標明年破千座

除了掌櫃,在台灣更早啟動智能櫃服務的還有中華郵政的i郵箱,不過如果從規模來看,目前全台只有59個據點的i郵箱規模相對又更小了,發展進度同樣也有些不如預期。對此,中華郵政方面表示,他們已經陸續完成選址和發包,接下來將會加快速度,預計今年底之前會先突破一百個據點,並在明年中做到四百座,然後在2018年底之前超過一千座。

他表示,目前i郵箱設置的位置多還是在郵局附近,但未來不會限於郵局,而是計畫進入車站、大專院校和社區。另外,他透露目前i郵箱也已經開始和其他的物流業者洽談合作,未來不會只和自家物流配合。

中華郵政.JPG
中華郵政除了持續增加i郵箱的據點,也在加強行銷推廣,希望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度
圖/ 何佩珊/攝影

至於使用狀況方面,中華郵政沒有提供明確數據,但表示近期為了推廣i郵箱寄件這項新服務,推出了郵費半價優惠,成功刺激使用量衝高,在十天內突破了一萬次的寄件量。而這次i郵箱的推廣也是他們參加台北國際物流展的一大重點。

除了在台灣有兩家業者,智能櫃這類服務在海外市場其實走得更早,如電商巨擘亞馬遜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名為Locker的取貨智能櫃;今年則是再針對公寓用戶推出The Hub,以及從大學校園市場著手,推出了類似自動販賣機功能的Instant Pickup,也都是利用智能櫃發展而來的實體服務。

智能物流、新零售應用將在全台唯一【未來商務展】現身!現場更首創RFID-Line@串聯的數位觀展模式,直接目擊AI機器人、無人店新商機、比特幣交易解密,立即預約享免費觀展,報名請點此

關鍵字: #亞馬遜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siaYo攜手國產自動化品牌EMILY.RPA,齊力推廣「智慧自動化」工作流
AsiaYo攜手國產自動化品牌EMILY.RPA,齊力推廣「智慧自動化」工作流

線上旅遊服務平台 AsiaYo 宣布,歷經兩年深耕,其與台灣本土自動化品牌 EMILY.RPA 的合作正式邁入「AI + RPA 智慧自動化」新階段。透過把生成式 AI 的「大腦」與 RPA 機器人的「雙手」連結,AsiaYo 已在企業營運核心流程中佈建一條條的智能流水線,並進一步將這套方法論打包為自主品牌 AIRPA,由內部工具升級為對外服務。

從專案試點到 AIRPA 專業服務

這段轉型歷程始於 2023 年 6 月,AsiaYo 首度以 EMILY.RPA 為 e-coupon產品服務導入自動產出授權碼跟票券核銷的機器人;翌年 1 月,公司成立專責 RPA 團隊,半年後正式命名為 AIRPA;今年 4 月,AIRPA 以獨立公司的身份與 EMILY.RPA 簽訂經銷協議,提供顧問、流程設計、開發與維運的一站式 Turnkey 方案,從使用者躍升為智慧自動化推廣者。

人機協作重塑核心流程

在合作期間,AsiaYo 將多個關鍵流程交由「人機協作」重塑:面對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旅遊商品,AsiaYo運用AIRPA技術自動化上架 -- 先透過AI 大語言模型將產品資訊整理、摘要,生成標準的產品資訊跟介紹文案,再經由RPA 機器人批次上傳;存量商品的庫存及價格亦由機器人定期抓取供應商數據後,透過 API 更新至內部平台的資料庫。以往眾多無法自動化即時訂購的旅遊商品,也可以交由 RPA 機器人在接單後,立即進行訂單處理,即時到旅遊服務供應商的後台網站完成訂購服務。大宗訂單客戶資料的辨識、整理與傳送給對應的旅遊服務供應商,也已做到「三鍵完成」,將每筆需要人工處理約三分鐘的重複動作自動化,將人力負擔降到最低。

在業務推廣方面,AsiaYo的行銷團隊則借助RPA機器人蒐集整理眾多旅遊商品的 Google Ads 成效、經由 AI 模型協助,計算、建議最佳出價,再由機器人自動執行投放。而 SEO 團隊同樣運用 RPA 機器人,篩選過期、失效的產品服務連結,進行更換取代。進行SEO 所需的文章內容,同樣經由 AI 重寫、人工校對後,由機器人分發到各內容管道。

AsiaYo也沒有漏掉內部的行政工作流程 : RPA 機器人每天自動登入人資系統,整理請假與出缺勤紀錄,若有異常狀況,則透過即時通訊系統通知員工及主管;財務部門的應收帳款追蹤,交由機器人每日連線內部ERP系統,整理未付帳款清單並生成統計圖表供管理層決策。面對眾多合作的旅遊服務供應商,每月複雜的帳務處理跟對帳工作,同樣交由機器人協助完成。

量化成效:效率與營收雙提升

AIRPA 團隊的成效統計顯示,每投入一個人月研發心力,可為營運、供應與客服單位每週釋放 8,516 小時人工工時,折合約 49 名全職人力;若同等資源投向營收導向專案,單一流程上線三個月後已為公司帶來 320 萬元季增營收。AsiaYo共同創辦人賴韋成認為:「從這些量化成效數字,AIRPA流程自動化不僅降低企業的成本,同時也賦予團隊有能力嘗試更多創新的服務模式,創造營收。同仁們也能從原本繁複的人工作業解放出來,更有餘裕持續在標準化的流程基礎上進行優化。」

重構流程與迎向 Agentic AI

展望未來,AsiaYo 計畫在一年內再擴充至少上百個智慧自動化流程,並攜手 EMILY.RPA,重構企業內的流程,嵌入 AI agents 在自動化的流程中,擴大應用的範圍並降低中小企業導入門檻。公司強調,將持續依循「人類決策、機器人執行」的理念,讓 AI 與 RPA 隨業務規模同步進化,為台灣智慧自動化生態系注入長期動能。

了解更多關於EMILY.RPA請上www.emily.tips
一站化旅遊服務請上 AsiaYo.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