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多家車廠都計劃推出Level 4等級的自動駕駛車輛(Autonomous Vehicles),自駕車上路的腳步雖然近了,但Nvidia自駕車技術方案管理總監Tim Wong觀察,目前自駕車的發展仍有兩個主要困境,第一,傳統車廠投入自駕車發展的速度還是太慢;第二,消費者仍對自駕車有排斥心態。
在自駕車晶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Nvidia,目前已與超過225家汽車與卡車製造商、Tier 1供應商、高精度地圖圖資商、新創公司合作發展自駕車技術,包含奧迪(Audi)、Volvo、BMW、Honda、百度和德國零件製造商ZF,與奧迪合作開發的Level-3等級自主汽車也預計於2019年推出,而旗下最新人工智慧車用運算平台DRIVE PX2 platform今年初也獲得特斯拉(Tesla)採用。
而歸功於高端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nfotainment)銷售,Nvidia的汽車業務營收在過去幾季一直呈現穩定增長,根據Nvidia最新一季財報,汽車業務營收年增19.3%達到1.42億美元。對Nvidia來說,汽車是一個穩定成長中的市場,但由於汽車的設計過程複雜漫長,讓汽車製造商不會頻繁的更換供應商,這也讓新技術的導入較為困難。
Tim Wong就認為,自駕車的發展現階段仍有兩個主要困境:第一,是傳統車廠投入自駕車發展的速度還是太慢,「大家都看到機會,也都有在前進,但前進的速度很『緩慢』。」他表示,自駕車所要具備的雷達、LiDar(光學雷達)、超音波感測器(Ultrasonic Sensor)等設備讓車廠必須投入的成本變高,未來車會越來越貴,外型看起來也會很不一樣,最後可能連車的銷售方式都會跟著改變,車廠可能要以更積極的心態因應。
例如,現在像是Tesla或是一些新創電動車公司,在變更設計、軟體升級的動作都很快,「車廠要跟上,他們需要到達那個程度,但現在還差得很遠很遠。在這個產業裡,需要加速才能存活。」
第二點,還是要回到消費者的接受度上,「消費者會抗拒科技,直到他們碰到它。」目前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想像不是完全由自己開車的情境,對自駕車無法有信賴感。但他也認為,這些人不喜歡自駕車,但不代表他們不會接受,因為大家對新科技的接受度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就像當初GPS剛出來時,很多人也從一開始覺得浪費錢,到後來離不開,「我覺得人們會慢慢看到自駕車的安全跟方便性,現在我們要當那個可以轉換他心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