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跨界思維、開啟未來食農新事業 好食好事引進MIT Beyond Food Bootcamp引爆新世代食農創新能量
國際跨界思維、開啟未來食農新事業 好食好事引進MIT Beyond Food Bootcamp引爆新世代食農創新能量

打造食農新創平台,創造台灣食農科技應用的可能性

本次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的最終成果發表會於15日登場,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長陳宏裕在致詞時表示,台灣農業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以「透明、健康、永續」這三個面向為主軸,除了讓消費者能夠安心享用美味的食物之外,進而重視飲食健康與資訊透明;此外,台灣食農產業必須導入國際思維,藉由本次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的機會,將台灣打造成培養食農新創人才的基地,並且創造出具有世界觀的全新契機,在高度競爭的食農市場中,為台灣的農業帶來更多新創思維和應用,並且探討科技與食農的跨界創新,點燃食農產業的熱情。

超越極限,激盪出全球食農與科技應用的全新視野

MIT團隊本次率領共計16位的世界級講師、業師、優秀校友前來參與,包含生技、網路、創業、市場調查,及新創企業組織發展、創新策略管理和技術等跨領域的專業講師,並且在6天5夜的緊密高強度課程中,透過講師上課及團隊討論的方式進行創意激盪;在每天睡不到3小時的高壓環境下,學員們展現出無比韌性,匯聚創新能量並落實成具體的商業企劃簡報。

好食好事基金會
圖/ 好食好事基金會

在最後的成果發表會中,現場選出五組進行7分鐘的路演,包含提供科技化農具租賃的Deevelop、以食物療法為理論依據的配送服務Food Ciphers、協助農夫進行農地改良及科學化管理的Green Cycle、改善帶便當物流系統的Mama Cooks,以及結合手機App的室內農業學習教材My Seed Story。

好食好事基金會
圖/ 好食好事基金會

在本次競爭激烈的挑戰營中拔得頭籌的冠軍隊伍My Seed Story成員,並且獲頒好食好事基金會補助全額獎學金的優異台灣學員Yvon黃苡芳指出,目前食農產業的一大挑戰是世代隔閡,如何促成新生代的青年們以科技的方式走入食農,促進農業轉型會是現階段台灣所面臨的一大課題。此外,黃苡芳也認為本次的MIT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帶給他的不只是創新創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從學生思維轉化為商業實務思維,藉由與老師及團隊成員的互動討論中,了解到創業的根本是發現問題、解決痛點,並且透過邏輯思考來佈局整體架構,如此才能具體實現各式各樣的創意想法。

好食好事基金會
圖/ 好食好事基金會

好食好事推動跨界結合,推動食農產業的全新想像

好食好事基金會在本年度推動一系列創新創業活動,包括在5月12日與13日的Mini Bootcamp創業極限體驗營,讓近200位台灣有志青年體驗創業流程方法論;8月2日及3日的MIT Professional Education專業提升教育課程,匯集65位台灣食農產業高階人士共同接受MIT國際講師所帶來的震撼教育。透過這一連串的活動,好食好事基金會積極推動科技與食農的跨界翻轉式創新,為台灣食農產業注入一股嶄新的創新能量!

好食好事基金會
圖/ 好食好事基金會

關於好食好事基金會:https://www.facebook.com/foodstartup.tw/
更多創業極限挑戰營資訊:http://www.hao-shi.org/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