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edium取代官網行銷!上線第一天就有8,000人註冊,Slack每年成長100%的3個關鍵
用Medium取代官網行銷!上線第一天就有8,000人註冊,Slack每年成長100%的3個關鍵

美國時間10月31日、萬聖節當天,一個企業級的雲端服務突然中斷,引爆全球用戶瞬間崩潰,諸多不滿快速在社交網路上炸開,作為史上成長最快的SaaS公司,Slack的影響力遍及全球,根據該公司公開的數據顯示,《財富》100強的名單中,有77%企業都在使用Slack的產品,日活躍用戶數超過了600萬人、付費團隊有5萬個⋯⋯也難怪萬聖節那天出的亂子會引發一片哀鴻。

然而這家每年以超過100%的速率成長的公司,一直沒有投入太多的行銷資源,甚至直到估值達11億美元時,才聘用了第一位行銷總監,到底堪稱創造了成長神話的Slack是如何辦到的?

1. 不靠內容行銷賺流量,Slack用應用目錄(App Directory)導流

不同一般網站針對更能被搜到的關鍵字產出內容,透過這種內容行銷手法優化SEO,提升自然搜尋的流量,Slack的自然導流很大一部份來自應用目錄(App Directory)

作為一款企業協作工具,除了基本的訊息功能外,Slack還集成了許多第三方App,像是:Google Drive、GitHub、Trello、Giphy等超過1,000種應用,以此提升用戶在協作溝通上能有更好的體驗。

螢幕快照 2017-11-12 下午5.15.31.png
Slack集成Giphy的功能,企業用戶員工可以在Slack中運用gif動圖傳訊息。
圖/ Slack

而Slack能夠導入那麼多搜尋流量的原因,就來自Slack為這些合作工具所建置的登陸頁面(landing page)。當用戶搜尋某些App時(假設有人搜尋了Trello),即使不是專為搜尋Slack,只要它能集成進Slack中,它的登陸頁面就會出現在尋結果的第一頁。

螢幕快照 2017-11-12 下午5.48.11.png
在Google搜尋Trello,搜尋結果第一頁就出現了Slack的應用目錄。
圖/ Slack
關鍵字rank.png
表上的關鍵字都不是為了搜尋Slack而來的,但卻是Slack在Google搜尋引擎上容易被搜到的第三方產品名稱。
圖/ Openview

其實這個集成第三方App的策略,對Slack長期發展有著重要地位,因為當用戶在Slack上能完成越多事情,那麼用戶黏性也會越發提升,這樣他們在工作中就更離不開Slack。

2. 用Medium取代在官網設置部落格頁面

SlackHQ.com是Slack在Medium開設的官方部落格,每個月為Slack帶進超過70,000個感興趣的新訪客。

在官網首頁中,部落格的入口在頁面最下方,非常不明顯,所以大多數造訪SlackHQ的人,是透過搜尋的方式。以下是為Slack帶來最多流量的三篇文章:

透過部落格文章回應用戶常見問題,而不是讓他們去點那無聊(甚至無用)的「幫助(Help)」頁面,的確是個聰明作法。

此外,Slack之所以可以將部落格經營得如此成功,其實要歸功於Medium一個很棒的功能:允許你導入其他平台上的粉絲。也就是說當你透過Twitter帳號申請Medium時,Medium會將你原本在Twitter上的粉絲直接導入。

3. 來自符合市場需求的口碑行銷

最後一點,聽起來老掉牙,卻是最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Slack能成長至今的重要基石,同時也是前面兩點可以成立的基礎。

Slack推出的第一天就有8,000人註冊試用,兩週後註冊數成長了一倍,這個現象對於一般新創來說並不尋常,但得益於創辦人Steward Butterfield的名氣,可以說是Slack的先天優勢。

Steward Butterfield在創辦Slack之前,是圖片共享應用Flickr的共同創辦人,在Flickr時期,就累積不少人脈與知名度,他充分利用這點,在Slack還未問世前,就做足了宣傳。所以當Slack一上線,就受到非常大的關注,然而真正可以引發口碑行銷效應的還是源於產品符合市場的需求。

SXSL
Slack創辦人暨執行長Stewart Butterfield(中)。
圖/ 截圖自美國白宮SXSL影片

其實Slack是一項無心插柳的產品,在創辦Slack之前,Butterfield曾主導一個名為Glitch的專案,在開發過程中,團隊成員分散在舊金山、紐約、溫哥華,所以為了溝通協作方便,他們開發了IRC(即時群組聊天的工具),漸漸地,團隊成員對於開發Glitch失去興趣,反而越來越專注在IRC的開發,他們發現,IRC可以幫助人們更專心在工作上,免受郵件溝通帶來的干擾,所以沒過多久,他們就將重心轉到IRC上,也就是Slack的前身。

Glitch專案最終失敗收場,與Slack的風光成為極大的對比,也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同樣的創辦人,儘管人脈再廣、產品再好,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註定淘汰。

Slack網站每個月的訪客數高達1億,其中九成來自直接造訪,也就是說「Slack」這個品牌已經被深刻地記住了,而接下來它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繼續成長,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CNBCOpenView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