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談平台了先來問-為何在國外買東西比台灣便宜 ?
別再談平台了先來問-為何在國外買東西比台灣便宜 ?

科技巨擘Google, Facebook, Amazon在市場所得到的壟斷性成功,讓「平台經濟」一詞爆紅。這幾年在台灣,也常常聽到人們講「我們公司要做一個平台…」或「我們這裡就是扮演一個平台的角色…」。

回想前陣子,Pchome和蝦皮的電商大戰正熾的時候,Pchome居於下風、不少對Pchome的批評,也往往針對它平台界面做得不夠好、砸重金不夠霸氣…。總之,似乎Pchome做為一個平台,之所以和蝦皮打得這麼辛苦,是因為這個「平台」的很多方面,需要加強改進;但卻極少人注意,不論Pchome或蝦皮,做為一個電商「平台」,以一句話歸結它的營運模式:就是在網路上賣東西,對消費者而言,重要的不只是「平台」本身如何,陳列在「平台」上面販賣的商品如何,可能更加關鍵。

上周,我在台灣實體商場買了一架算是高階的台製桌上型電腦,價格34000元。但幾天前我在Amazon網站上瀏覽時卻發現,同樣的台製品牌,同系列更高階的電腦,在Amazon上所列的價格加上國際運費和預扣稅金,換算台幣,竟然比我剛在台灣買的那部還要便宜!

而我再查台灣的各大電商平台,這台電腦的網路標價,也都和我在實體商場的買價相差無幾。換句話說,就算台灣電商平台的界面設計再怎麼優良、支付再怎麼便利,恐怕一個有充分資訊的消費者在下單前,也會因為價格的差異,思索再三。

這倒不是說,網路平台本身所提供的服務、界面或流程設計,對消費者毫無影響,而是說,平台本身再怎麼改善,往往有一個極限。在網路上買一樣東西20分送到、或是15分送到,對消費者來說固然有差,但這5分鐘的差距,並非消費者考量的全部,網站上所能提供的物品選項、價格、品質…毋寧是更重要的因素。

為了「低價」二字奮不顧身

例如,倘若同品牌、同規格的電腦,在A平台網站上賣1萬元,運送時間五個工作天,在B平台網站上賣2萬元,但運送時間只要一天。雖然A和B相比,運送時間有5倍的差距,而價格只有2倍,但此情境下的消費者,若非急需,很可能就會選擇低價、而非更快的到貨時間。

當然,真實世界中的網路平台,其物品差價,並非樣樣如我上面舉的例子那麼誇張,很多東西在地製造,成本較低,賣價也就得以壓低。不過,真實世界的Amazon,可也不只在物品價格上具有競爭力,它從平台界面,支付系統、商品搭配推薦、以及消費流程的設計,可謂無不精通。只能說就像一個本來就背景雄厚的富二代,居然又比其他人更認真努力!

網路平台雖然存在於虛擬空間,但它和實體世界的物流、成本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只有好的平台」恐怕是行不通的。蝦皮能吸引消費者,與其說是它的界面設計優良,倒不如說就是免運費的訴求,直接有力的打動人心。

淘寶上面的假貨、詐欺傳聞不斷,但總有人們為了「低價」二字,奮不顧身。如果在台灣買東西比在國外貴,消費者為了節省荷包,選擇資金外流也是無可厚非。要發展平台經濟,更需要方方面面的虛實整合,我們怎能只怪電商「平台」不長進呢?

本文由江雅綺授權刊登自其上報專欄。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