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不再主導AI晶片,換ASIC稱王?NVIDIA股價二連跌
GPU不再主導AI晶片,換ASIC稱王?NVIDIA股價二連跌

GPU在人工智慧運算大放異彩,激勵兩家GPU大廠––NVIDIA、超微(AMD)股價狂飆。但是分析師警告,明年GPU在AI的地位,也許會遭「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取代。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12日NVIDIA下跌1.96%、13日續跌2.44%收在186.18美元。12日超微下跌2.56%、13日反彈2.12%收在10.11美元。

MarketWatch、Smarter Analyst報導,Susquehanna分析師羅蘭(Christopher Rolland)12日報告稱,2017年AI GPU當道,2018年可能換成ASIC發威。AI運用深度學習解決真實世界問題,也使用在語音和影像辨識、自動駕駛、醫療等等,NVIDIA是AI工作量大增的受惠者,股價暴衝。不過,Susquehanna和多位業界領袖討論,判斷ASIC可能會取代GPU。

羅蘭以虛擬貨幣挖礦為例,解釋此一變化。早期礦工挖掘虛幣時,多用GPU,不過隨著挖礦難度不斷提高,礦工逐漸改用ASIC。現在比特幣礦工多半採用ASIC,以太幣礦工也會在今年改用ASIC。市面上更出現以太幣專用ASIC,效能遠勝GPU。

報告稱,NVIDIA有ASIC相關部門,未來仍會在AI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市場將有更多競爭者,有望受惠的ASIC業者,包括協助谷歌研發AI晶片的博通、Cavium、Marvell、Microsemi等。

另外,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也可能從AI熱潮沾光,賽靈思(Xilinx)的FPGA就用於亞馬遜雲端服務。

晶片商Cerebras正在研發AI專用的ASIC,該公司執行長費爾德曼(Andrew Feldman)強調,GPU並非最適合AI運算的晶片。GPU原本是為了電玩開發,如今卻碰巧適用於另一個毫不相干的新市場。這種幸運的巧合不會發生,最可能的解釋是,GPU只是當前最佳的解決方案,讓業界能繼續往前,暗示ASIC才是AI前景所在。

Barron’s在8月23日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在機器學習進行「推論」(inference)時扮演的角色,可能比市場想像還要大,賽靈思有望受惠。

日經亞洲評論6月13日報導,NVIDIA雖憑藉通用GPU(GPGPU)登上人工智慧晶片一哥位置、但競爭對手早已在一旁虎視眈眈。美國低功耗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製造商賽靈思表示,夥伴廠商利用FPGA晶片進行基因體定序與優化語音辨識所需的深度學習、察覺FPGA的耗能低於GPU且處理速度較快。相較於GPU只能處理運算,FPGA能以更快速的速度一次處理所有與AI相關的資訊。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

關鍵字: #Nvidia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