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你寄出的信被開啟了沒!Gmail八大隱藏功能,你都知道嗎?
偷看你寄出的信被開啟了沒!Gmail八大隱藏功能,你都知道嗎?
2018.01.22 | Google

Gmail是許多工作者熟悉的信箱服務,然而在使用上常常會遇到一些小麻煩,例如:信件還沒完成就不小心按到送出、同樣內容寄給不同收信人要不斷複製貼上、想知道對方是否已經開信等等。其實這些問題都有Gmail的內建功能或是擴充工具可使用,現在就來看看Gmail 精選8個隱藏功能吧!

一、撤回信件

在編寫草稿時,是否曾遇過信件沒寫好或是有錯字沒更改,結果不小心按到送出的窘境呢?Gmail有內建延遲發送的選項,點選主畫面右上角的齒輪按鍵,點進去之後選擇「設定」的選項,在「一般設定」的頁面當中即可看到「取消傳送」的功能,勾選起來後即完成設定。之後若要撤回信件,在Gmail通知信件傳送成功的同時點選「復原」,信件就會移至草稿內不會寄出。不過要切記,一定要在設定的秒數內撤回,否則信件還是會寄出喔!

Gmail 撤回信件.PNG
圖/ 數位時代

二、罐頭訊息

有些固定文字與段落是每一封信都會出現的,例如問候語或感謝辭;不想每一遍都自己打的話,就需要設定罐頭訊息了!點進Gmail的「設定」,到名為「研究室」的頁面尋找「罐頭回應」選項,並設為啟用。

Gmail 罐頭訊息.PNG
圖/ 數位時代

三、追蹤信件是否已開啟

寄信之後對方遲遲沒有回覆,但又不確定對方是否已讀,這時候你需要小工具幫忙!想知道信件送出之後是否有被開啟,可使用這個叫做Hubspot的工具追蹤,而且對方不會知道你在追蹤是否已讀!

Hubspot for Gmail.PNG
圖/ 數位時代

四、暫停收件

如果一看到瀏覽器頁面上Gmail新郵件的數字增加就有想要打開的衝動,建議可以在需要專心工作時使用Boomerang for Gmail這個擴充功能。反覆查閱信件其實很浪費時間,若能固定時間統一處理 Gmail,也能提升工作效率。使用擴充功能,設定一段時間讓Gmail暫停收取新信件,需要收信時再開啟即可。安裝擴充功能的好處是,在翻找、查閱信箱裡面的資訊時,不會有新郵件造成干擾。

Boomerang for Gmail.PNG
圖/ 數位時代

五、特定時間寄信

寫好信件之後需在特定時間寄出,上面提到的Boomerang for Gmail也能協助完成!事先設定信件發送的時間,一個月最多可以免費排定10封信,或者也可以使用付費版享有無數量上限的信件排程。(詳細付費方案請看這裡

六、授權功能

如果本身很忙、或者是有團隊合作需求,Gmail有個功能可以授權其他人處理Gmail信件。到設定當中尋找「帳號匯入」頁面,選取「授權以下使用者存取我的帳號」,新增其他帳號並輸入email,完成認證後就能讓對方讀取、刪除、寄送email。

Gmail 授權功能.PNG
圖/ 數位時代

七、離線處理

有時候email裡面會有各種資訊,如行程、文件、聯絡方式等等,有需要時會直接搜尋;但為避免緊要關頭網路不穩無法打開Gmail,你可以先下載Gmail離線版,就可以在離線狀態下閱讀、搜尋、歸檔郵件。

Gmail 離線版.PNG
圖/ 數位時代

八、休假自動回覆

如果在休假期間不想或不方便收信,那一定要開啟「休假回覆」功能。在設定當中的「一般設定」頁面即可找到「休假回覆」,可自訂內容。讓這段時間來信的人知道何時會回到工作崗位並且回信。

Gmail 休假回覆.PNG
圖/ 數位時代

這裡簡單介紹幾個Gmail隱藏功能,當然還有更多隱藏功能等待挖掘,善用這些功能,讓信件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吧!

參考資料:BommerangHOW WOWHubspot電腦玩物

關鍵字: #Google #數位工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