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搜尋引擎已是每個網站必備工具,仍無法說明Googl是如何用兩千七百名員工,打造出一家市值達五百七十億美元的公司。
Google火箭升天般的成功,對未來的企業的經營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愈是翻譯愈多Goggle傳奇,愈幫Google掛上一層面紗,Google已是全球「最神祕」的公司之一,而聽見這樣形容,負責和《數位時代雙週》連繫的Google國際關係經理Debby笑了出來,「好吧好吧,我可以帶你們進辦公參觀一小時,你知道,我們其實還在上市後的『後緘默期』,但是因為你們是第一家來訪問的華文媒體,我們決定破例囉!」
秋末的一個星期一,我和矽谷特約編輯Eric Yang就站在位於矽谷山景鎮(Mountain View)的Google總部「Googleplex」大門口,離約定時間還有半小時,足以先打量Google放有十多盞迷幻熔岩燈(lava lamps)的門面。Google的接待處不大,左右大約有兩套長沙發,兩個小茶几:一張放著西洋棋和聖荷西水晶報,一張放著兩本DK百科全書,封面書腰寫著:「如果百科全書和Google找不到的東西,在地球上就並不存在。」
Google自己可能也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公司。誠如《經濟學人》指出,Google現在不只是一家企業,也是一種文化現象。(Google is now more than a business: it is a culture phenomenon)。
也是這種奇特文化,讓過去半年名人造訪不斷。奧斯卡影后葛妮斯派特羅(Gwyneth Paltrow)和英國酷玩樂團(Coldplay)聯袂造訪,騎著Segway電動滑板車參觀Google的辦公室,還有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到前舊金山四十九人隊的四分衛Steve Young等。 站在這個奇特文化現象的「入口」,我們當然不可能像大明星一樣用滑板參觀,事實上我們緊張的握著筆記本和錄音筆,茶几旁邊有著一個大冰箱,裡面放著目前加州最貴的果汁牌子Smarter,儘管我相信是免費的,卻不好意思拿,其他訪客也是,從玻璃門也可以看見辦公室裡隨時可見水果、糖果櫃。
比約定時間晚了十分鐘,金髮的Debby出現了,幾乎和我們想像的一樣健康爽朗,她是澳洲人,她父親曾在香港工作,而她是在英國長大,曾擔任耐吉的行銷經理。
「你今天穿了一件好看襯衫!」Debby的讚美讓我的信心足了一點,就反問他如此穿著見得到創辦人佩吉(Page)嗎?「最近實在不方便,不過主廚長沒有問題,趕快把握時間吧!」她說。


全球衛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契機。高盛研究報告〈The global satellite market is forecast to become seven times bigger〉預估,2025年至2030年間,全球衛星營運商將發射多達7萬顆低軌衛星,帶動從衛星發射、衛星製造、地面終端、網路管理等周邊產業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將從當前的150億美元飆升至1,080億美元以上。這場衛星產業變革不僅吸引跨界國際巨擘投入,也讓星路科技等台灣業者擁有切入國際供應鏈、甚至是引領市場發展的機會。
星路科技董事長謝森芳表示:「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線通訊技術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智慧型手機、物聯網、高鐵到醫療設備都仰賴穩定的通訊網路支撐。」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過去,市場對衛星通訊的印象不外乎高成本、複雜、專用領域,但低軌衛星技術帶來的低延遲與全球覆蓋正在改變市場遊戲規則。星路科技憑藉自主研發的次世代封包交換系統–PSMA–突破傳統架構瓶頸,讓高速移動通訊成為可能,並成功參與台灣國家太空中心的標案,以及在國際市場展開關鍵布局。「隨著星路科技進入快速擴展期,資本運作必須適度調整,接下來將透過對外募資的方式,以回應市場對衛星通訊日益增長的需求。」
台灣衛星產業價值鏈逐漸成形,星路科技以持續創新加速全球布局
台灣的衛星通訊技術日漸成熟,從軟體技術、零組件、設備到系統整合等能力皆可接軌國際,在眾多業者中,星路科技憑藉著衛星地面站到用戶終端設備的一條龍服務能量,以及在國際合作、產品創新、營運布局與戰略聯盟四個面向的亮眼成果,成為推動全球衛星通訊產業新秩序的關鍵力量。
首先是透過國際合作展開全球佈局。星路科技宣布與印尼國家級衛星業者Telkomsat展開技術與商業服務合作,將自主研發的SkySwitch衛星通訊平台導入印尼的高通量衛星「Merah Putih 2」,未來服務將覆蓋印尼全境–17,000座島嶼與615萬平方公里海域,協助Telkomsat以更穩定、高效且具成本優勢的方式提供衛星通訊服務,並在龐大的群島市場建立新優勢。
星路科技總經理賈和凱進一步解釋:「SkySwitch衛星通訊平台的核心是PSMA系統,結合多址接取技術,讓單一數據機可同時連線多個終端節點,不僅可降低建置與營運成本,亦十分適合車輛、船舶、飛行器乃至無人載具等高速移動場景使用。」事實上,SkySwitch的卓越動態通訊能力不僅讓星路科技成功打進印尼市場,也獲得多國政府與軍方關注,成為具備戰略價值的衛星通訊解決方案供應商。
其次是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例如順利完成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的公開招標案、推出首款支援Ku-band頻段的電子式相控陣列終端設備。賈和凱進一步解釋,星路科技以相控陣列技術研發的新一代電子掃描天線,不僅具備IP67防水等級、超過49dBW的發射功率、250Mbps的低軌傳輸速率,還具備不同衛星軌道與衛星波束的切換的能力,再加上隨插即用且低廉維運成本,不僅適合海事市場,亦有進入大眾市場的潛力。
低軌衛星世代已至,星路科技攜手台亞衛星通訊打造最佳解方
再來是與台亞衛星通訊聯合申請衛星通訊營運軌照,預計在今(2025)年底前即可提供台灣市場合法且高品質的衛星通訊商用服務,帶動衛星通訊與相關產業發展。台亞衛星通訊總經理郭育鈞表示:「星路科技的產品有助於提升頻寬效率與支援動態通訊,而我們則擅長衛星頻譜、地面站與系統整合等,雙方合作等於是將『衛星上空』到『地面應用』形成完整鏈結,可以更快速且精準的滿足市場需求。」
也因如此,雙方除在台灣聯合申請衛星通訊營運軌照,也積極布局印尼等海外市場例如,台亞衛星通訊藉由星路科技與Telkomsat共同打造的通訊生態體系,透過衛星智慧物聯網機制,在印尼提供AI驅動的遠距醫療、氣象預測、精準農業等服務。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星路科技將與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更多元且優質的衛星通訊解決方案。對此,謝森芳認為:「全球衛星通訊迎來一個全新世代,在這個關鍵時刻,星路科技不僅會持續投入創新研發,也會從市場需求出發,攜手夥伴提供最佳方案,讓台灣不只是被看見,還可以在新一波衛星通訊變革中引領潮流。」
總的來說,在這一波低軌衛星全球競賽中,星路科技不僅僅是參與者,更是推動者,接下來,將持續透過技術創新、跨國合作、產業鏈布局等方式強化競爭優勢,攜手價值鏈夥伴一同為台灣衛星通訊產業寫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