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訓練AI看眼睛,掃描眼底就能預測心臟病風險
Google訓練AI看眼睛,掃描眼底就能預測心臟病風險
2018.02.22 | 健康

Google運用電腦視覺及深度學習技術,開發評估疾病風險的新方法:只要讓AI看病人的眼底攝影,就能推斷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健康指標與風險。初步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

能看眼底攝影估算血壓、預測心臟病的AI

人的眼底佈滿血管和神經,醫生通常可藉由檢查眼底外觀,發現一些疾病徵兆或推斷健康狀況。Google與旗下醫療生技子公司Verily的研究,正是在「訓練AI看眼睛」。

研究人員利用近30萬名患者的醫療資料庫訓練機器學習,分析資料包含眼底攝影及個人一般醫療資訊。透過深度學習演算法,可從數據中挖掘資料模式,將醫學影像特徵與各項健康指標互相關聯起來。

google-retinal-fundus-images-cv-risk-prediction.pn
Google團隊訓練機器學習,從眼底攝影判斷個人健康相關資訊及預測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

訓練後的人工智慧系統,僅從眼底攝影就可準確推斷病人的年齡、性別、血壓、吸菸與否等資訊,這些資訊都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因子。一般來說,醫師大致能從眼底血管攝影區辨嚴重高血壓患者與血壓正常者,不過Google的演算法甚至還能更進一步,從圖片估計收縮壓的數值。

此外,以這項新方法預測五年內發生重大心血管疾病(如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準確度可高達七成,與現行其它風險評估方法幾乎不相上下,而且還不需抽血測量膽固醇,因此更為方便、快速。這項技術未來可望協助醫師進行診斷。

Google團隊表示,目前研究使用的資料庫雖然包含數十萬病患的資料,但其中實際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個案只有數百例。Google團隊期望使用更大、更完整的資料庫對演算法進行開發及測試。研究人員也將試圖研究醫療介入的效果,如生活方式改變、使用藥物對風險預測的影響。

資料來源:The VergeGoogl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