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平台KKday獲3億銀彈,聯手日本旅遊集團H.I.S.打國際戰
旅遊平台KKday獲3億銀彈,聯手日本旅遊集團H.I.S.打國際戰

台灣旅遊體驗平台KKday今(22)日宣布獲得1050萬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元)B輪融資,由日本國際旅遊集團H.I.S.領投、香港創投基金Mindworks Ventures跟投。KKday將與日方展開策略合作,持續拓展在地資源,並建構更深度的旅遊服務。

加快國際化腳步,KKday累計獲6億資金

繼2016年完成兩輪融資,獲得約3.6億新台幣資金,KKday至今已獲得超過6億銀彈支援。而他們之所以能不斷獲得資本青睞,在於國際化腳步相當快速。

根據KKday資料,2015年網站上線後,目前已提供超過1萬種來自全球80個國家、500個城市的旅遊體驗;每月不重複拜訪人次超過400萬人,服務數十萬名各國旅客。

KKday瞄準目的地旅遊市場,讓旅客在線上自行訂購行程,布局亞洲市場已有相當成果,2016年融資就有新加坡與香港資金加入,而這次獲得日本旅遊集團的資金,讓他們的國際化進展又增加了不少資源。

KKday創辦人兼執行長陳明明
KKday執行長兼創辦人陳明明認為,能否維持良好的顧客體驗,將是站穩目的地旅遊市場的關鍵。
圖/ KKday

日本旅遊集團H.I.S相當注重國際布局,在全球130多個城市都有子公司,掌握不少旅遊行程。KKday執行長兼創辦人陳明明認為,這不僅是財務性的投資,也是策略性的合作,「將整合H.I.S的全球旅遊資源和KKday的網路行銷、數據分析能力,提升目的地旅遊的營運模式。」

陳明明指出,KKday將從兩大面項進行優化,分別是提升「顧客體驗」和「加強供應商合作」。未來也將開發目的地行程PMS(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系統,讓供應商可以更方便地管理自己的資源。

KKday攻亞洲目的地旅遊市場,有KLOOK擋道

KKday表示,目前已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台灣、香港及上海等11個區域落地外,除了繼續深耕東南亞和東北亞市場外,也將再拓展中國與歐洲的旅遊市場。

根據旅遊研究機構Phocuswright調查,目的地行程、景點、消費等活動,是成長最快的旅遊業務,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16年的1,350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1,830億美元。

不過,KKday雖然有不錯表現,但市場中也有強大對手存在。從香港起家的KLOOK,從2014年創立至今,已是第三次獲得投資,累積金額超過3,650萬美元(約新台幣11.2億元)。雙強對決的局面,將持續上演。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