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為下個支付寶?政策與資本助瀾,AI獨角獸商湯搶食台灣市場
AI成為下個支付寶?政策與資本助瀾,AI獨角獸商湯搶食台灣市場

今年一月,中國商湯科技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徐立特別來台演講,背後原因在於準備和精誠資訊合作,將電腦視覺技術引進台灣手機品牌與零售業。

台灣可能對商湯不熟悉,但其以人臉辨識等電腦視覺演算法著稱,在對岸名聲響亮,名列CB Insight全球前百大,中國前七大最有前景的AI公司,中國移動、銀聯、華為等都是其客戶。已經走到C輪階段,估值高達30億美元(約新台幣870億元),在2017年七月募集B輪資金時,以4.1億美元,創下全球AI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商朝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我們希望代回那個時代的突破。」徐立談起公司的命名淵源。

頂尖學者創業闖天下

「商湯」的湯字,源自創辦人湯曉鷗。湯曉鷗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以GaussianFace、DeepID、DeepID2等人臉演算法聞名,著作等身,曾獲得2009年國際計算視覺與模式辨識會議(CVPR)最佳論文獎,他是該會議創會以來第一個獲獎的亞洲論文。而後湯曉鷗所帶領的團隊常在該會議發表論文,且多次打破臉部辨識數據庫(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的準確度紀錄,湯曉鷗也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視覺計算組主任,和微軟合作申請的專利超過40項。

此外,湯曉鷗桃李滿天下,旗下多名學生成為電腦視覺技術公司的創業家,商湯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徐立也是湯曉鷗的學生,科技部長陳良基也對湯曉鷗印象深刻。

「看商湯的例子,感觸很深。在台灣與商湯同級的技術,在科技部的補助計畫中就有一大堆,而且個個號稱技術比他們好。但,我們的教授,把技術發表在國際會議後就沒心力往下擴張效益,學生只好自尋出路,好一點的留下來當長期的博士後。」陳良基在其Facebook中寫道。

如何與Google、Amazon一較高下?

在群雄並起的人臉辨識領域,技術要成為全球頂尖已不容易,而要往下走找到核心商業模式讓「AI產業化」更是一大挑戰。因此除了技術創新,商湯主要從「商業模式創新」中著手,也就是說,商湯和支付寶一樣,利用中國廣大的市場和法令機會作為商業模式的嘗試。

1.不比演算法大平台,拚商業模式創新

「中國在人工智慧技術上還是美國的跟隨者。」徐立坦言,但他話鋒一轉,「我們在商業模式創新上有很大的機會。」純論AI技術,電腦視覺中的人臉辨識演算法平台,美國巨頭仍是全球佼佼者,中國新創難以披敵。舉例來說,Google GCP、Microsoft Azure與IBM Watson等服務,利用豐沛雲端資源的將AI演算法雲端化「通用」成基礎設施,以大平台快速輸出全球,希望巨大的使用量,撐起國際AI生態帝國。

但就和支付寶一樣,中國廣大13億同質文化市場成為中國AI新創最好的練兵場地。2004年推出,緣起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寶並非全球首創,Paypal早在1998年就推出雷同服務,走在前面,但支付寶從第三方擔保開始,十年時間走出了餘額寶與芝麻信用分等創新模式。

商湯等新創引領的人臉辨識技術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商湯人臉辨識演算法握有重要專利,但商湯不硬碰硬,和美國科技巨頭較量演算法平台,而透過B2B2C的模式,快速「落地」各個垂直領域,如新零售、安防監控與照相等各種場景,如與蘇寧易購合作無人店,與京東金融與招商銀行等業者合作金融身份認證系統,與深圳政府合作安防監控找人找車,與小米與華為手機合作智慧相簿系統,並且為今日頭條與快手等公司打造人工智慧引擎。

讓技術快速落地成為商湯近三年營收快速增長主因。徐立並沒有透露商湯最新營收數字,但根據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20強數據,商湯科技2014年至2016年三年平均營收增長超過3000%。雖然這些商業模式「變現」力道還很弱,許多服務甚至沒有盈利,但商湯在市場上口碑響亮,投資人追捧,光是2017年的C輪融資就達到4.1億美元,成為湯商重要金援。

2.人臉辨識還沒有在監管的方向上

另外,和北美與歐盟國家比較起來,中國對於個資法與隱私權限制較為寬鬆,也成為人臉與物件辨識等技術公司一個發展好機會,這和支付寶在中國發展時,金融法令對於互聯網業者跨足金融領域,管制並不嚴格有相當相似。

「政府先讓企業做了再說」徐立說,由於人臉辨識還沒有受到政府監管,就像政府對於無人車的開放態度,先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再來看有無系統性風險,等到企業成長茁壯,法令再收緊,留給企業巨大的發揮空間。

相較之下,北美的加拿大與歐盟國家對於人臉辨識使用相當嚴格,對人臉辨識的商用化質疑聲浪不斷。像是Facebook未經使用者同意,直接辨識照片人臉,遭批侵犯用戶的隱私權;更別說近日Facebook被踢爆任由「劍橋分析」違法使用5000萬用戶個資,以操控大選的醜聞。加上,歐盟國家將在5月底施行史上最嚴格的個資法(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這些都是美國科技巨頭企業推展人臉辨識的一大阻礙。

但人臉辨識技術被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如商湯與中國警政系統配合,將大量智慧錄影機採用在公眾場合。

商湯看台灣:AI支付後發優勢

人工智慧的發展才剛起步,說要找到可靠的獲利模式或成為下一個支付寶可能太早,除了技術優勢,商湯還有充裕資本、廣大市場與較為寬鬆的個資法與隱私政策等優勢可以打這場仗,陳良基就言,「商湯一開始創業,企圖心就非常大,業績也不斷擴大,尤其在中國,所有企業對新技術的導入應用,都是無所反顧的前仆後繼。反觀台灣,對任何新嘗試,常常不斷質疑,完全失去支持創新該有的熱情。」

在這樣的優勢下,商湯不僅死守中國本土市場,也積極地向香港、新加坡與日本等地擴展,目前營收有20%來自海外,而台灣也是商湯「出海」重要一站。「 台灣的支付主流還停留在信用卡時代,有機會直接跳過電子支付邁向AI支付,這是一種後發優勢。 」徐立說。商湯等業者的來台,也給本就競爭激烈的台灣市場人臉辨識商用市場新的視野與衝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