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軟體加速力,Skymizer為ASIC廠商設計智慧型編譯器
啟動軟體加速力,Skymizer為ASIC廠商設計智慧型編譯器

這幾年有關區塊鏈、人工智慧的議題火熱,無論是大廠或新創皆相繼投入資源開發,也取得顛覆性的技術成就,但最後如何將技術商用落地?至今仍有許多疑問尚未解決,而唯一能給出答案的就是Skymizer

他們是 第一家為ASIC廠商設計智慧型編譯器的台灣新創 。獲得政府國發基金、行政院科技部,及民間創投聯訊、雙魚、華揚,還有Intel前執行長王文漢等人投資。將編譯器與機器學習、高速運算整合,搜尋出最佳編譯法,協助客戶在不更換軟硬體的情況下,提升硬件性能。創業過程中,他們一路跌跌撞撞,終於在第4年收到第一筆客戶款項,迅速達成損益平衡,目前已開始實現自我盈利。

看好編譯器未來需求,軟體加速將成最佳解方

雖然Skymizer是新創,但兩位創辦人的來頭都不小。執行長唐文力是Marvell迭代編譯器(Iterative compiler)的原始作者,也是聯發科MClinker的架構師,至今該產品仍是全世界最快且最小的連結器;而另一位創辦人張秉浩,則是ARM軟體版本虛擬機的貢獻者之一。兩人之所以共同創業,全因看好「編譯器」的未來需求。

什麼是編譯器?若以「寫作」比喻,工程師就如同作家,寫的是程式語言;電腦處理器(CPU)則是讀者,唯一能讀懂的是機械語言,所以需要像編譯器這樣的翻譯官,協助把程式語言翻成CPU能理解的機械語言。好的編譯器能將語言翻成具備信、達、雅的內容,達到最理想的效果,讓電腦執行程式的效能提升。

在電腦科學裡,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如何提升性能。其中的影響要素包括資料吞吐量(Throughput),也就是說,一定時間內所處理的資料量。有一種作法是,藉由添加更多伺服器來提高吞吐量,但最好的解決方案其實是加快系統運算效率。Google就曾宣稱,只要有人能提高資料中心軟體速度1%,他們願意支付對方100萬美元的獎金。另外,從手機、穿戴式手錶等裝置方面也可發現,電池續航問題仍是許多廠商面臨的痛點,若可以減少軟體執行時間,就能將硬體的耗電量降至最低

從這兩項需求Skymizer發現「軟體加速」是最實際且最有效的方法。此外,唐文力也表示,每個新領域剛開始都會有它獨特的問題,但當它將被大量採用時, 最終所有問題遲早會回到最困難的地方:編譯器架構 。而Skymizer的優勢即在於此,透過他們的智能編譯器,不論是車用電子、網路通訊或高速5G的產業,皆可在不更新硬體設備下,將製程速度提升35-280%,平均可以打敗市場1-5年。

採會員制模式,開源幫客戶養社群

Skymizer的商業模式非常特別,他們是全世界唯一,也是第一個採會員制的編譯器新創。客戶繳交月費,由Skymizer依照其需求,設計全新的編譯器,產出成果會以開放授權釋出,並協助客戶投入開源社群,以軟體技術滿足所有硬體廠商的需求。

從支持開放原始碼的想法中,Skymizer也看見其利基性。對科技大廠而言,開源當然有利可圖,但若大廠擔任開源社群的程式碼提交者(Committer),等於球員兼裁判,其他廠商不會跟從進入。而Skymizer能站在中立者一方,以純技術的角度判斷誰進來、誰不行。唐文力說道,「我們會開放整個計畫,相容不同廠商的程式碼,然後開始把團隊加入,做平台的效能報告和分析,說明為什麼你的平台在我們這邊那麼好。」

創業午餐會_skymizer_20180413_周書羽攝.jpg
左起:Skymizer共同創辦人暨軟體工程師張秉浩(Peter)、共同創辦人暨CEO唐文力(Luba)
圖/ 周書羽攝影

抓準當紅科技趨勢,開發各種編譯器

他們的產品可區分為三大類,其一是在現行主流的GCC編譯器上,優化C/C++語言。舉例來說,就像用一台舊iPhone4,但它的性能跑起來卻如同iPhone8,團隊也表示,重點在於企業無須更改任何軟硬體就能做到。

其二,則是針對人工智慧開發的編譯器。例如:近期他們為AI開放架構ONNX,設計的開源編譯器ONNC (Open Neural Network Compiler),它能夠支援ONNX及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如Caffe和Tensorflow,是一款因應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所製作的編譯器。能改善深度學習加速器(DLA)的效能,大大縮短開發時間。

其三,是與Cybermiles團隊合作,專為智慧合約所設計的新語言,Lity。因為區塊鏈特性一旦寫入便無法修改,當智慧合約簽訂後,若外部環境需求改變,這份合約依舊只能執行當初設定不合時宜的規則。但利用Skymizer的技術,能讓使用者將外部情況變化,寫進智慧合約內。以保險業為例,今天西雅圖低於零下20度,業者若要取消所有寒害保險,Skymizer能讓區塊鏈上各個節點都知曉這件事。

目前全亞洲只有5個編譯器團隊,包括聯發科、晶心科技、華為等,而Skymizer 是僅次於聯發科的第二大,主要用戶除了一般程式設計師,還有其他國際大廠。創辦人唐文力認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摩爾定律正逐漸失效,即使是先進的製程技術,再過兩三年也會達到物理極限,「 未來需要靠編譯器和ASIC讓電腦加速 」。而Skymizer踩在最難且最關鍵的部分,以後將有機會拓展到日、韓、美、中四大市場。

給創業者的建議

成立至今已四年,從客戶在合作過程中無預警倒閉,到個人信用評等最低分,還一度無法申請信用卡,唐文力和Skymizer團隊一路走來,經歷過許多風雨。提到以前創業生涯的艱苦,「創投還會指著我跟別人說,這個是被騙進來的,現在已經回不去了」,唐文力說道。笑談間,這些平常會令人怯步,甚至輕言放棄的磨難,從團隊口中說出來反倒像茶餘飯後閒聊的趣事,足見其膽識有多大。

面對即將創業的人,唐文力則建議:先找顧問群再找創投。 他形容,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就像婆媳紛爭,團隊內部每個人都是當事者,很難吵出結果,所以只能依靠外力解決。而外力通常有三種,顧問、客戶跟合作夥伴,他一針見血的說:「你總不能讓客戶打你臉呀,最好可以打你臉的就是顧問。」

對唐文力而言, 創業從來不是美夢成真,而是血淋淋的求生現實

創業快問快答

Q:服務的創意來源,是因為發生什麼而有這樣的想法?
摩爾定律已經逐漸失守,需要以編譯器技術來提升電腦效能。

Q:該公司服務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將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從高耗能、高資本支出的中高端科技業解放,轉向為低耗能、輕資本的高端科技業。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
希望能成為像是 Intel 一樣,以技術深度達到基業長青的公司。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
「People join good project and leave bad manager」
Good project 需要先有好的技術,再搭以好的眼光持續不斷去尋找。Good management 並不是輕鬆的 management,悠閒的工作型態無法爭取到真正第一流的人才,充實的節奏感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們要加強的部分。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臺灣發展軟體科技股份有公司 / Skymizer Taiwan Inc.
成立時間:2013/11/11
產品名稱:智慧型雲端編譯器
上線時間:2017/11/1
官方網站Facebook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