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IT人員!如如研創要讓系統規格藍圖與軟體機器人成為企業的標準配備
解放IT人員!如如研創要讓系統規格藍圖與軟體機器人成為企業的標準配備

在許多企業裡,軟體工程師通常是不可或缺角色,舉凡各項資訊系統的整合、維護及測試都需要他們支援處理。但在人力、時間不足情況下,如何「因應內部需求敏捷開發」,常是工程師頭痛問題。因此,有些人會利用程式產生器,加快重複性工作的速度,這類工具就像槌子或電鑽,能協助建構整個軟體工程,或是使用俗稱紅寶石的 Ruby on Rails,省去重新打造輪子和軌道的時間。可是一個工程師一天能撰寫的程式碼有限,當需要同時修改他人程式碼、去除程式錯誤,甚至維護數個系統時,這些小零件遠無法幫助他們達成生產效率。

解放IT人員生產力,用藍圖翻轉軟體世界

為此,如如研創推出 智慧型企業軟體機器人 PaaS 服務 。透過全自動開發技術,取代枯燥繁雜的程式撰寫工作,使現有工程師能更專注於核心系統運行。不僅如此,他們也是 第一家提出「軟體規格藍圖(Soft-print)」概念的台灣新創 。透過這個概念,如如研創將軟體開發流程,從編碼移轉到以源頭設計為中心,直接實現需求者心中理想的產品樣貌。

若用「蓋房子」來比喻寫軟體,如如研創的創辦人高明哲認為,現在的軟體仍像是百年前蓋三峽祖師廟一樣,要放幾個梁柱、屋脊做幾條龍,都要靠口頭和老師傅溝通,不但開發速度緩慢,所有知識也都綁在特定的人身上。 然而,「 有藍圖的軟體世界則是另一種面貌 」,假想今天要蓋一棟摩天大樓,你再也不需從地基做起,只要拿著台北 101 的設計圖,就可以在原先穩固的基礎上重新添加,而且設計規格修改後即可產生新版,不必繼續疊床架屋,系統可維護性也大大提升。

Arcare Robot .jpg
這個結合軟體機器人與軟體規格藍圖的服務名為「ruRU」,能為企業提供軟體開發、設計及平台維護。
圖/ 由如如研創提供

標準化作業設計,快速產出軟體系統

從 2000 年開始,「ruRU」的概念便在高明哲心中萌芽,歷時 18 年技術研發,終於建構出第一代系統,它的特別之處即在於, 能把各種使用者需求零件化,供用戶自行構築軟體規格藍圖

在如如研創的 IDE 設計平台上,每個需求例如:報表版面資訊、表單畫面的按鍵選項或檢視表欄位輸出,背後都有其對應的軟體機器人,這些軟體機器人由龐大的程式碼組成,一個機器人專門負責一項需求零件。他們就像是工廠裡的作業員,當用戶按照想法設計並產出藍圖,藍圖內的需求便會被拆解成數百條生產線同時進行,最後再經由一個機器人組裝完成。業務開發經理顏鼎晉表示,用戶除了客製化屬於自己的軟體規格藍圖,平台也提供約 10 種不同的產業知識設計藍圖(domain knowledge design specification)範本,協助用戶開發。

平台付費方式採月租年繳,企業以一部分的 IT 預算購買帳號後,ruRU 便可協助工程師處理枯澀的程式撰寫,消化長期累積的軟體需求待處理項目,使其轉往高附加價值的設計創造工作,兩者形成相輔相成的效果。目前 ruRU 的服務瞄準「企業資料庫應用系統」的領域,用戶有系統分析/設計工程師外,甚至只要理解資料庫概念的人,亦可以輕鬆操作平台畫圖。顏鼎晉笑說道,「就連我們的會計師和行政人員,也都是使用自己開發的系統」。

創業午餐會_Arcare Robot_20180511_周書羽攝.jpg
左起:如如研創業務開發經理顏鼎晉(Max)、資深科技顧問陳輝川
圖/ 周書羽攝影

高鐵、農委會實例,展現耀眼成績

成立至今,如如研創已累積不少產業案例,從跨國運動鞋製造廠、電子製造到傳統製造業,都能看見企業成功運用 ruRU 的身影。而如如研創的服務模式主要分成兩種,第一, 提供智慧型軟體機器人租賃 ,也就是以軟體機器人 為主的 PaaS 服務 。舉例來說,像高鐵站攤商的客戶管理系統,便是透過 ruRU 的 IDE 設計平台產出維護。第二, 承接企業軟體開發的專案 ,因為有些中小企業的資訊系統長期維運困難,或者是公部門缺乏資訊技術人員,藉由專案形式與需求者訪談分析,如如研創也能為他們量身打造一套完整系統。

去年,如如研創與行政院農委會合作,承包蔬菜育苗、組織培養瓶苗兩個生產管理系統。面對尚未科技化的農民,他們前後僅花了兩次時間訪談使用者需求,便在三天後帶著可執行的軟體系統向農民展示成果,還依照產業特性幫他們建立大宗蔬菜、嫁接育苗、產銷班三個公版,證明其靈活快速的客製化能力。

軟體工業革命,掀起下一波典範移轉

ruRU 的服務不只影響現在提供中小企業的系統應用服務商,更可能推動下一個典範移轉:將軟體開發由勞力密集的手工藝時期,轉移至知識密集時代。科技顧問陳輝川表示,「相較於軟體,工業體系因為有製造藍圖,才能使機器大量生產,而實際上軟體開發也需要藍圖,在未來軟體工業化的情況之下,規格藍圖、軟體機器人必成為每個企業的標準配備」。

所以,接下來如如研創將計畫開發第二代系統,設計人工智慧軟體機器人,並吸引各產業擁有專業知識,認同軟體工業化的人才,運用 ruRU 把原先內隱的專業知識、產業最佳實務經驗結構化,帶動軟體規格藍圖普及,創造更高的知識價值。

創業快問快答

Q:希望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ruRU建構出來的是整個軟體工業4.0體系,以軟體規格藍圖為中心的創新技術及超高產能的Software Robot,從根本解決企業在資訊需求面及資源配置面的問題。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
如果ruRU這麼棒的話,為什麼世界IT領導者不做類似的服務?
世界IT領導者並不是沒有看到我們想解決的問題,但是過去幾十年他們投入許多資源都只在解決改善軟體人力及生產力的瓶頸,而沒有顛覆性的創新,從根本的軟體設計工程去改變,所以過去幾十年來及可預見的至少5年內,軟體的開發及維護的方法並沒有什麼不同。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何種類型的企業?
我們希望成為立足於台灣的全球軟體設計規格藍圖匯集中心(Hub),形成企業產業知識的大數據,並整合新世代的AI雲端Software Robot,提供全球各產業的企業軟體PaaS服務。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使士!希望遇到更多對新世代軟體產業革新有使命感的人才。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如如研創股份有限公司 / Arcare Innova Corp.
成立時間:2016/10/13
服務名稱:ruRU
上線時間:2016/10/13
團隊人數:21
官方網站Facebook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關鍵字: #Meet創業之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