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語音科技進步到什麼程度了?繼Google展示會幫用戶打電話預約的Duplex技術後,IBM也在前日公開花6年時間打造的計畫:「IBM Debater」一套能與人自由辯論的機器軟體。
與會上,IBM找來兩位以色列辯論冠軍學生,來與Debater辯論。兩輪辯論的主題分別為政府是否該資助太空探索計劃,以及遠程醫療是否該被更廣泛地應用。每個主題都以4分鐘發言為限制、對手辯論立場4分鐘,最後2分鐘來總結發言。
在這20分鐘展示內,據外媒表示,IBM的Debater充分地展現了現今語音科技的先進技術,雖然是機器女聲,它能夠完整地針對某個主題表達意見、提供充足的資訊,更能加入一些人性化的停頓、笑話等,來豐富辯論發言的內容。
在遠程醫療的主題上,Debater甚至比人類對手擁有更強烈的論點,說服台下聽眾遠程醫療的好處與機會。
機器仍是機器,還未能完美辯論
然而,Debater也不是完美的辯論系統,雖然它能夠完整的聽取對手的辯論發言,但卻無法精準地抓取弱點反駁。
「我的對手提出了另一個論點,我相信,世界上是還有更多比太空探索更重要的領域,值得花錢投入。說出世界上還有更多重要的事值得花錢投入非常簡單,但我提出反對。沒有人能夠聲稱我們的投資清單上只能有一個項目。」IBM Debater這樣說道。
另外,當要找資訊透過Google搜尋時,網上的某些錯誤資訊反而誤導Debater系統的發言。針對道德對比邏輯上,Debater也得再加強。
僅管仍有缺點,IBM Debater展示了語音科技的進步程度,它不僅能夠完全理解他人的發言,更能夠吸收、整理,提出一段相關並且有論點的回覆言論。這比只是問Siri電影時間,或叫Alexa搜尋Wikipedia單字還要來得複雜。
Debater未來應用可能
自2011年IBM展示旗下運算系統Watson以來,這套系統就已經幫助IBM拓展許多產品與顧問服務。
而過去6年,他們集中開發IBM Debater,讓它能夠針對100種主題進行辯論,希望讓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語音科技的應用再上層樓。
IBM表示,Debater還不會進入商用市場,但在未來,這樣的語言消化模式與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過濾社群媒體上的熱門議題、為政府提供更有效率的資訊審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