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共享汽車Zipcar在商業模式上,似乎不像Uber有這麼大的體制衝撞,但這不代表Zipcar就不會遇到法規層面的問題。
美國起家的共享汽車業者Zipcar足跡遍布全球500個城市,而台北則是他們進入亞太區的第一站。在去(2017)年6月正式登台時,Zipcar曾經引起市場高度關注,但在經過一年多實際營運後的今天,進展看來似乎有些不如預期,面臨了業務擴張的難題。
會員成長速度最快,但成本也最高
根據台灣Zipcar(安維斯汽車租賃)董事長彭仕邦的說法,Zipcar目前在大台北地區的會員數約1000多人,人數雖然不是Zipcar全球最多,卻是成長速率最快的。即便需求端的反應正面,他們卻也還是遭遇到業務擴張難題,其中最大關鍵在於停車位。
彭仕邦表示,買車對Zipcar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取得停車位是。他表示在台灣現行法規規範下,目前他們沒有辦法使用公有停車場的車位,只能向私有停車場承租。這導致Zipcar在大台北地區創造全球會員成長速率第一表現的同時,也成為Zipcar全球營運成本最高的據點。
停車位的高成本負擔,解釋了為什麼Zipcar在經過一年多營運後,如今在大台北地區可以提供的車輛數和車位數還只在五、六十個左右,數量相當有限。進而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他們至今在大台北地區還是只能採取甲地租、甲地還,而不能提供更便利的甲地租、乙地還,或是不限地點還車的模式。
爭取納入市政發展政策,強調有長期經營打算
面對上述難題,彭仕邦認為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共享汽車能夠被納入市政發展政策的一部分。更具體地說,他們期待的是政府可以基於紓解城市交通問題等考量,將共享汽車視為市政發展解決方案的一環,進而就可能會推出相關市政配套。
如Zipcar全球營運總裁馬西默.莫沙理(Massimo Marsaili)曾表示,他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可以做到讓Zipcar能夠停在街上的任一個停車位,就是因為和當地政府合作。
除此之外,彭仕邦指出,為共享汽車設立專屬停車位、提供停車場租金減免優惠,或是政府在行銷宣導上幫忙推一把等等,也都有助於解決Zipcar這類共享汽車服務遭遇到的推展難題。
但彭仕邦也直說,在台灣因為牽涉到停車位管理法的規範,所以不單純只是台北市和新北市政府有這方面的意願就可行。不過他也強調,Zipcar已經發展十多年,在不同城市遭遇過各種問題,很清楚有很多事情需要時間努力。所以即便目前發展遭遇到阻礙,他們也不會輕言放棄。「我們絕對有長期打算。」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