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銷量第一音頻課程,「鼻祖玩家」給台灣知識付費經濟的全方位解析
打造中國銷量第一音頻課程,「鼻祖玩家」給台灣知識付費經濟的全方位解析

知識付費——這四個字,出現在內容產業的頻率越來越高。當台灣對它還懞懞懂懂,躍躍欲試時,在中國卻已是資本一湧而上、產品紛紛入場,爆炸性成長的景象。

根據《2018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人民幣,預計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將成長至235億元人民幣。

而由中國談話節目《奇葩說》,旗下幾位「種子辯論選手」成立的米果文化,在2016年推出的付費音頻節目《好好說話》,就是成功的「鼻祖」之一,成為中國知識付費產品銷量第一名。米果文化副董事長胡漸彪日前來到台灣,在加個零所舉辦的「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上,告訴台灣觀眾,知識付費為何開始走紅?哪一種知識型態才是藍海?若台灣想進場,又該怎麼做?

中國知識付費產業,因資本浪潮而起

如果你有看過頗受大陸年輕人歡迎的《奇葩說》,一定對裡面幾位能力強悍的辯手不陌生——馬薇薇、黃執中、邱晨、胡漸彪,這群人在2016年一起創業,成立了米果文化。

v2-6d1505950e93065f812e41b8343678cb_b.jpg
主要經營知識付費的米果文化,由《奇葩說》中的幾位辯論手一起創業開設公司。
圖/ 愛奇藝

「那時我們並不知道公司具體要做什麼,只覺得就是要做『教人說話的事情』,」除了和辯手背景相符,胡漸彪認為,教表達其實就是在教思考,是很好的商業入口。

團隊起初想成立「教說話版的新東方」,在線下開補習班授課,但發現回本太慢就被否決了;而後,因為辯手們常常上節目、對影視製作相對熟悉,轉念想做影片來教說話,但卻沒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鑑,也讓他們心存疑慮。

當時中國知識付費已經存在,卻沒有引起關注,在2016年中才開始爆發,關鍵原因在於市場上大批資本的注入。其中重要的背景之一,是當時免費網路電台喜馬拉亞,想要謀求比廣告更有力的變現方式,有意要做「收費的音頻」。

「我們和喜馬拉亞一拍即合,我們有流量、有產品、說話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也有流量、有平台,正好想轉型,短短一個月我們就意外地決定,知識內容呈現型態轉變為『音頻』。」讓胡漸彪意想不到的是,《好好多話》就此開始爆紅,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5萬名訂閱用戶、播放量逾8,000萬次。

除了喜馬拉雅,還有「得到」等大型平台,當時都打算做知識付費,現在今日頭條也以《好好學習》這款App加入戰局。胡漸彪坦承《好好說話》成為爆款產品,是趁浪而起。

「我們是第一個進場,但卻活到現在的。」他說

每集6到8分鐘的音頻《好好說話》,為何可以成為爆款?

但回到產品本身,《好好說話》究竟是怎麼設定型態及內容,才獲得成功的?

「有人說知識付費賣的是焦慮,只說對了一半,知識付費賣的其實是方法。真正戳中你的痛點,才讓你覺得有購買的必要。」《好好說話》共260多期,每一期都以一個實際的場景為切入點,比如「該怎麼殺價」、「怎麼跟老闆談加薪」、「如何安撫暴怒中的女友」等等。

123321.jpeg
《好好說話》為每期6到8分鐘音頻,共有超過260期。
圖/ 搜狐

學說話的知識學科來自好幾個領域:說服、演講、談判、辯論、溝通,胡漸彪坦言,如果真的這樣一板一眼的教學,知識付費根本做不起來。於是《好好說話》每一期都有一個既定的格式:先講誤區、再講理論、接著是方法,而方法都只教3招,最後再做總結,以這樣的「格式化」來建立用戶聆聽的習慣,越聽就越容易吸收。

另外相當值得關注的一點,《好好說話》每一期都只有短短的6到8分鐘。這樣的設定,其實是回歸到真的想學說話的人,究竟有多少時間、又願意花多少時間來學習?

「現在的生活節奏極快,能有一段完整的時間拿來學習卻是極少,我們已經習慣專注力被打斷,」《好好說話》走的是「碎片學習」,瞄準的是生活中零散的、可空出的時間碎片,胡漸彪認為,6到8分鐘就「極為標準」。像是早上刷牙洗臉、上班通勤時間,眼睛跟手都不用空出來,靠耳朵聆聽,就可以學習。

「我們萬萬沒想到,網路發展從文字轉到影片,本來以為越精彩越好,但音頻卻讓事情突然反過來」,即便以音頻為載體,對米果文化來說是一個「意外」,但卻因為簡單、所需付出成本最低,讓接受度很高。

音頻之後,知識付費的下一個形式?

雖然音頻無論是學習成本,還是製作成本都更低,但影片畢竟眼耳並用,可以呈現的內容更豐富多元。究竟哪種方式,才是知識付費的藍海?

「我只能說看情況,」他說,若單單以誰更容易變現來說,可以取決於定價,假設音頻跟影片售價皆為199元、價格不高,誰能勝出很難說;但如果售價皆為1,999元,胡漸彪認為只能是影片勝出。「用戶會覺得我花那麼多錢,就只能聽聲音而已?」但教學主題、教的人是誰,也都會影響到哪種載體更受歡迎。

不過,即便他認為接下來知識付費的載體,仍將以音頻為主流,他也認為之後一定會越來越多元,像是在「得到」上,已經有「音頻+文字」的呈現方式。

螢幕快照 2018-08-10 上午12.22.20.png
得到的知識付費形式,開始有語音搭上文字並行。
圖/ 得到

「我隱隱然有感覺,影片知識付費會出來。」談到說中國還沒有太多人用影片進場的原因,他認為可能是製作成本太高,如果未來影片知識付費要大力發展,還是要取決資本市場:有沒有平台願意大規模做投放、市場有沒有這樣「夠本」的玩家。

知識的表達演繹,比知識本身更值錢

但並不是在《好好說話》後,米果文化就一帆風順。

「《好好說話》做了半年之後,我們就發現不妥了,」胡漸彪表示如果只仰賴該產品,公司就已經碰到天花板了。《好好說話》賣的是一年的課程,但之後呢?下一款要教什麼才能促成「二次購賣」?這次他們不侷限於自己教,也讓別人來教,便推出《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

「知識付費一定要有個性,個性裡又要有態度。在這個領域,知識不值錢,知識的表達才值錢,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補習班老師的課這麼貴。」胡漸彪分析,知識都是硬道理,即便米果做了很多調查研究、找了很多心理學老師討論,但同樣的事情從他們口中講出來,和蔡康永講「感覺就是不一樣」,後者會像是在做心靈按摩、讓用戶願意聽,所以找他上情商課,是最合適的選擇。

8696758-892852d19c5ae19e.jpeg
米果文化在《好好說話》之後,決定開始也讓別人來教課,和蔡康永一起推出了《康永的201堂情商課》。
圖/ 百度

這便也牽扯到知識付費的核心之一是「演繹能力」。圍繞於此,胡漸彪判斷一款知識產品會不會紅,會審視三個方向——獲得感、陪伴感、娛樂性。

「聽完東西卻留不下印象,這常常發生」,所以知識付費最重要的關鍵,是要讓用戶聽完有印象,覺得學到東西了;而這個「獲得感」,往往寄生於演繹能力。

再者,付費課程往往不可能拉短線、只出10堂課,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市場上作行銷,也沒有足夠故事做內容營運,傳播時間不夠、基數不夠多,就無法建立聲量夠高的話題。但他也說,要長也有問題:如果200多期的課程,用戶只聽了前10期、後面就不聽了,就不可能成為回頭客。

「就跟買健身房的會員一樣,不能只是衝動消費」,胡漸彪認為,讓大家願意聽下去,仰賴著演繹能力。最後談到娛樂性,他直接了當的表示,現在觀眾的胃口都被寵壞了,誰說話無趣,大家就只能把他忘記。

台灣想進場? 胡漸彪:要快,成為頭部才能贏

「想進場要快!」這是胡漸彪給所有想要做知識付費的人,不斷重複的忠告,不管會不會火,先做了再說。

「坦白說在知識付費領域,一個平台就像一根狼牙棒,有很多尖尖會冒出來,而你佔據某個領域中的某一個尖尖,你就成為了頭部,後面人家想進場就難了。」他分析身處頭部的人絕對能活;而在腰部的人勉強能活;在尾部的人,就很難存活了。

另外,想做知識付費,到底該鎖定哪些內容?他表示絕對不可能做DNA之外的產品,一定是要找最擅長的。以《好好說話》來說,也是因為米果成員有辯手背景,把最擅長的知識拆解,按照套路生產,才能勝出。

螢幕快照 2018-08-10 上午12.19.44.png
胡漸彪認為,觀察大平台的最新動態,也是進場前十分必要的準備。
圖/ 喜馬拉雅FM

他給出最後一點建議,如果想進入大陸市場做知識付費,就一定要關注大平台的動向,包括喜馬拉雅、得到及今日頭條的《好好學習》。以喜馬拉雅為例,商業模式開始要以「單獨課程購買」,轉向像Netflix般的「付費會員制」,所以亟需將平台內容更豐富化,這時就可以好好研究,平台上哪些內容是空缺的,可以趁機進場。當大平台常常有新政策推出時,對內容商或許會釋出紅利,搭上便捷車成功機率更大。

「這了行業變量非常高,但機會一直都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