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為「自由」故,傳統皆可拋——「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之戰
若為「自由」故,傳統皆可拋——「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之戰

本文摘自《新貨幣戰爭》,大是文化出版

實際上,貨幣的本質就是權力!古往今來,金錢引發的戰爭不計其數。當權者為了將財富據為己有,只能控制貨幣的發行權。事實上,貨幣從誕生那天起,就被賦予「許可權」的特徵,沒有權力構築的信用,不能稱之為信用。金錢的政治職能和經濟職能,更讓人忽略,它只不過是充當一般等價物而已。前不久,中國央行再次調整存款利率,目的是刺激消費。

講個故事,前一陣子歐洲某國的老百姓嚷著要退出歐盟,這一舉動讓當局政府很不高興。其實很簡單,當老百姓看到銀子(自己納的稅),被政府用來「劫富濟貧」時,他們就坐不住了。這些錢都不是政府的錢。

經濟學家高喊:把貨幣權交給民眾

放眼整個歐洲大陸,許多國家都處於「歐債漩渦」的泥淖裡,深深不能自拔。我們回想一下歐盟,簡單來說歐盟是一個區域組織,但是卻有一個條件──當楊白勞(按:歌劇《白毛女》主角)確實揭不開鍋(無法維持生計),黃世仁不但不能要求楊白勞還債,還要幫楊白勞貼補家用!按理說,政府與政府之間的相互合作,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如果把這事放在老百姓面前,態度就發生變化。

這幾年,歐洲某國(希臘)的經濟發展幾近停滯,本國貨幣一路走跌。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受委屈仍保持沉默的舉動,讓國人摸不著頭腦。貨幣乃中央機構所印發,匯率、幣值、政策等也是它說了算,老百姓有多大的權?政府將「單」交給銀行來買,而銀行又綁架老百姓……倒不如說是一種政府流氓行為。好在歐洲某國的老百姓可以透過票選,決定國家命脈,於是政府妥協,某國逐步退出歐元區。

某國這一舉動,造成本國貨幣幣值罕見的暴跌。所謂亂世黃金,許多百姓紛紛購買黃金,導致黃金價格一路走高。但我們可以思考,某國貨幣在「遠離」歐洲大陸時,雖然遭受震盪,但是它會慢慢康復,但老百姓與政府的權力爭鬥,將繼續下去。歐洲某國的貨幣硝煙,以群眾的勝利告終,這也反映出,貨幣可以掌控在群眾的手裡,公平、自由的行使其職能和作用。

回歸初衷,貨幣只是公平交易的籌碼而已。它簡單、快樂、不受限制。自由本是貨幣的初心,而民主、公平則是群眾以貨幣易物的基本條件。現在許多經濟學家也在搖旗呐喊:「把貨幣權交給民眾,由我們支配!」

世界貨幣的發展,是從自由到約束,過程中我們看到社會制度的變化、階級更替。比如說奴隸制社會,奴隸是一種特殊商品、甚至充當「貨幣」。連人權都沒有,他們手裡不可能會有金錢。到封建時代,老百姓手裡有錢,錢是朝廷官辦鑄幣局造出來的。直至資本主義時代,擁有多少資本決定人的發言權,中心化貨幣也登峰造極。隨著數位貨幣出現、人權的延伸,民主化,貨幣似乎回歸自由、打破壟斷、擺脫權力操控。亦即未來社會,需要去中心化的貨幣。

擺脫政府權力操縱,值得眾人期待

去中心化像一個雙面女郎,在罪犯眼裡,去中心化可以助其實現夢想;在好人眼裡,去中心化是重獲自由、公平的基本權利。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因時代而產生,又因時代而被賦予新特性,正如裴多菲(Shandor Petefi)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擺脫權力操縱的數位貨幣,是大眾所求!在許多人眼中,數位貨幣已經向傳統貨幣提出挑戰,它值得眾人期待。

數位貨幣不僅打破中心化。舉個例子,現代金融危機,一個地區或者國家往往透過增發貨幣數量、調整匯率等手段進行危機干預。不管是通膨還是通縮,金融危機總是在百姓身上體現,例如收入減少、物價上漲、失業、看不起病、變賣房產等。集權部門為何這麼做?或許有人反問:「這樣做難道有好處?」實際上,集權透過控制金錢,也就能掌控民眾生活行為。亦即,目的只是統治。

目前社會資源配置依舊是由權力主導的,如果你是官員,你可以得到一輛卡車;如果你是一名普通人,你或許只能得到一輛自行車!分配的效率低下,成為權力操控的代名詞。數位貨幣雖然只是一種民間貨幣符號、還不被官方承認,而許多數位貨幣在誕生之前,便被扼殺在搖籃中。

現在許多國家對數位貨幣的先進技術更感興趣,對它「不受管」的個性卻嗤之以鼻。但是我們必須回到政治與金錢的本質──金錢決定政治,政治只是為金錢開路而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