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通訊混合類比訊號晶片公司之一的Silicon Laboratories(SL)最近在中國大有斬獲。先是大陸最大手機商TCL宣布將在新款照相手機中採用SL公司的系統單晶片,不到兩個月,大陸另一家手機大廠波導也宣布採用SL的晶片。
SL能得到這些中國大客戶的支持,甚至宣布在上海成立實驗室來加強研發速度,背後功臣就是代理SL產品的益登科技。台灣通路商包括世平、友尚等5年前就開始布局大陸,益登科技雖然鴨子滑水,但一出手就緊抓住了成長快速的通訊半導體市場。
**走出大廠靠山,大陸尋商機
**
手上握有全球最大繪圖晶片公司nVidia的通路代理權,讓上市才一年多的益登科技,今年仍穩坐台灣前三大通路商寶座,全年營收預估220億台幣,上半年年報益登科技也維持了模範生的表現,EPS2.27,達成預測目標94%。
在營運能力方面,像是應收帳款週轉率15.13次、平均收現日數24.12天、存貨週轉率24.96次等,益登都維持台灣前十大通路商中表現最佳的廠商。「我相信愈簡單、愈透明,收錢就愈快!」44歲的益登董事長曾禹旖在業界一向謹慎著稱,他強調「賣客人真正在用的產品」,是他過去維持通路商模範生的祕訣。
不過除了財務透明,營運快速,投資人要求更多,中信證券分析師麥海浩就指出,益登營收70%一直集中在nVidia這家客戶,「雖然nVidia這兩年一直是當紅的繪圖晶片公司,但畢竟不像英特爾、德儀及三星有著穩定而廣闊的產品線,」麥海浩強調,走出「nVidia概念股」的光環,是益登要追求成長必需努力的方向。
「要追求成長,不外是透過新產品、新市場及併購對手,」行銷大師菲利普柯特早在10多年前就指出企業追求成長的三大鐵律,而益登很清楚自己的特色,在「新產品」的代理,就像當年找到了nVidia這家一飛沖天的公司,但現在益登不但要保有找到新產品的競爭力,也開始要往「新市場」找動力。
**穩紮穩打,一家家拜訪客戶
**
這個新市場就是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大陸,但也是充滿機會與危機共存的市場,益登要如何和以前一樣小心控管營運,又繼續快速成長?
事實上益登在2001年底時就登記了上海辦公室,但是曾禹旖先放100萬美元後卻按兵不動,主要還是在擬定進軍的策略。曾禹旖指出,像是益登過去代理日本OKI的類比晶片,主要功能就是手機來電的和弦鈴聲而大受市場歡迎,讓他感覺到市場新的消費需求一直在出現,也讓他決定走出過去一向熟悉的PC領域,走向市場潛力十足通訊市場。
看好大陸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強大的市場力,但不能否認益登比較缺乏經驗,但是曾禹旖並不急,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他遍訪東南沿海大廠,從小靈通到TCL全部掃過一遍、從天津、北京、到上海、杭州、深圳的手機製造代工大廠及零組件公司,一一了解每一家公司的需求,
過去台灣通路最難克服的第一關,就是收帳的問題。許多公司一開始為了衝業績,卻種下未來的惡果,「也是因為我們沒有過去產品包扶,可以讓益登清楚的思考要合作的對象。」曾禹旖指出,像益登為了增加收帳的速度和品質,寧願選擇品牌大廠的代工客戶,「而且有大陸的手機大廠做背書,經由保證付款,益登的應收帳款品質可以繼續維持的更透明。」他強調慢有慢的好處。
**潛藏3年,營收一鳴驚人
**
曾禹旖過去在半導體通路業界最傲人的成就之一,就是益登成立以來往來數百億生意,只有被倒過20萬。而開始決定要進軍中國時,「我一直在想面對新市場、新產品,我要找什麼樣的人來打這一場仗?」最後他寧願找來了兩個從沒有大陸市場經驗的台灣人和新加坡人來主管大陸市場,「沒有包袱和偏見,一切從零開始,雖然開始有點慢,但是未來的根基可以打得更穩。」
「別忘了我們很會找特殊利基型產品,」曾禹旖指出,像許多大陸廠商採用的CP2101系統單晶片,不但能將既有界面升級至USB功能,還包含完整的驅動程式支援,使它很容易導入產品設計,「加上成本又低」曾禹旖強調,成本低但多功能的晶片,最能符合現在變化快速的手機市場。
也是在「從零開始」及「堅守利基產品」的兩大方針,讓益登2002沒有動作、2003只有500萬美元營收,但是今年一下子衝上5000萬美元,較前一年成長近10倍之多,也讓同業吃了一驚,而未來益登在大陸能否像過去一樣維持著「幾乎不被倒帳」的憂良傳統,又能搶佔市場,考驗顯然會比過去還要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