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科靠善意力抗甲骨文
仁科靠善意力抗甲骨文
2004.10.01 | 科技

一場展現人體柔軟極限的特技表演,伴隨喧囂的音樂與熱熾的掌聲,9月22日早晨在舊金山的Moscone會議中心盛大展開,當一位中等身材,相貌溫文的男子走上台前,空氣中的鼓譟聲頓時像被吸得乾淨,滿場逾萬的觀眾,全都靜默等著聆聽男子發聲。
他是全球第二大企業用軟體業者仁科(PeopleSoft)公司的執行長康威(Craig Conway),在幾天前美國地方法院裁定甲骨文(Oracle)意圖購併仁科案並未違反「反托拉斯法」後首度公開亮相,現場觀眾,乃至全球媒體,都等著看康威如何回應。

**不醒惡夢,
敵意購併纏鬥15個月

**
這場盛會是仁科籌辦多時,邀集客戶、媒體與分析師群集分享軟體產業與仁科最新動向的產業會議,自全球各地雲集舊金山的人數高達1萬5000人,為仁科自1987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會。
如果日前法院發給甲骨文的答案是「No」,那這場會議將成為康威慶賀「苦盡甘來」的慶典,但現實卻往往未盡人意,「你曾經有過看不到盡頭的惡夢嗎?」表情略帶靦腆的康威,言談及此,語氣中不免透露些許遺憾,「我們碰到了,這個夢魘已經困擾我們長達15個月,」面對康威突如其來的真情告白,台下頓時爆出哄堂大笑。
打從15個月前,甲骨文突如其來地向仁科發動敵意購併,就讓康威這位前甲骨文執行副總裁繃緊神經,使盡各種禦敵招式與虎視眈眈的老東家周旋。將近一年半的長期抗戰,對康威來說,好消息是仁科依然維持獨立,且在甲骨文的敵意購併陰影下,仁科仍依照原定計畫,順利合併了J.D Edwards,更令康威窩心的是員工的凝聚力似乎更緊密,在此次會議上,各「反甲骨文」貼紙時時可見。
然而,壞消息是甲骨文在仁科的百般抗拒之下仍緊咬不放,且其擾敵、動搖仁科客戶的心理戰似乎已見成效,導致仁科第二季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滑落70%,法院剛出爐的判決更是對康威的一大挫折。

**策略結盟,
拉攏IBM助拳抗強敵

**
不過這位在員工眼中極為謙遜、儒雅的康威,面臨大敵當前卻絲毫不懼戰,展現出過人的韌性,「法院的裁決不代表甲骨文就會購併仁科,」對著上萬名與會者,康威拉高語調,堅定表達出立場,「這(裁決)只是整場故事的插曲,而非段落。」
康威不是空撂狠話,這場硬仗他是有備而來。會議上,康威宣佈與IBM軟體部門價值達十億美元的策略合作案,堪稱兩家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合作,未來兩家公司的研發部門將緊密連繫,由IBM提供中介軟體層,仁科持續深化應用軟體層的開發,建立起雙方產品架構的互通性,並發揮銷售上的聯合行銷作戰。
「此項合作對我們具有重大意義,這是我們重要的策略投資,」在康威演說結束後,領導IBM軟體部門業務的資深副總裁米爾斯(Steve Mills)與康威連袂出席記者會,進一步解釋雙方的合作方式。
IBM何以願意伸出援手,淌入這場價值高達77億美元購併案的惡戰?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感受到甲骨文來勢洶洶的威脅。近年專注於提供整合科技服務的IBM,在軟體業務的策略上,採取分工合作的模式,IBM致力開發中介軟體,將應用面留給獨立軟體開發商。

**敵意催化,
企業軟體市場鼎足而三

**
但甲骨文的盤算,卻是想在日漸成熟的企業軟體市場中,透過購併來「消滅異已」,再把對方的客戶全面接收。甲骨文所擘畫這套的長期戰略,不僅威脅到IBM中介軟體客戶的命脈,更加嚴重的是,IBM在資料庫市場與甲骨文的競爭態勢,恐怕會因甲骨文掌握新企業客戶群而更加傾斜。
IBM並非杞人憂天,因為甲骨文的大動作已在企業軟體市場擾起陣陣漣漪,不光是IBM、仁科頭疼,德國企業軟體大廠思愛普(SAP)也備受威脅,今年五月SAP已宣佈與微軟結盟,強化該公司的企業應用方案在視窗環境下的建置。甲骨文的積極作為,催化企業軟體市場進入新的整併與策略結盟時代。
仁科究竟有何能耐?得以逼使甲骨文傾全力想消滅它,又能引來藍色巨人願意壓注它?從表面數字來看,這家公司自1987年創業,在18年中快速成長,去年營收達23億美元,目前擁有逾1萬2000家客戶,分佈於150個國家的25種產業內,客戶分佈的產業多樣性與地域廣度,都足以令競爭者眼紅。

**善意文化,站穩全球第二大

**不過隱藏在數字之下,引領仁科邁向成功的核心價值所在,根據康威的說法,應該是公司文化中強調的「善意」,而這些「善意」又分別落實在對待員工、客戶與股東身上。
仁科以善待員工、尊重工作者而聞名,「公司每一季都會辦大型Party,甚至在耶誕節時,還遠道運雪在公司停車場造雪景,讓員工享受白色聖誕節的氣氛,」一位曾先後在甲骨文與仁科任職的工程師,不諱言很難想像這兩家企業文化迥然不同的公司會合併,「甲骨文有一股霸氣,但仁科的特質卻是謙遜與柔軟。」
在面對客戶時,仁科將「善意」發揮在思考如何做才能對客戶最有利,基於此,仁科持續改善產品功能,擴充產品線,即使在過去15個月的反購併激戰中,包括「客戶關係管理」、「企業資源規劃」、「人力資本管理」、「企業金融管理」等核心產品,均陸續推出建置成本更低、操作性更簡易的新版本。
負責仁科產品與技術的執行副總裁古塔(Ram Gupta)就特別利用此次盛會,向與會者介紹仁科新近推出的「客戶關係管理8.9版」所能帶給客戶的利益,包括實用性提升38%,執行工作所需的按鍵數減少46%,以及效能提高30%。在古塔輕鬆演說風格的感染下,即使是這類枯燥講題,也足以令台下觀眾笑聲不斷。
在客戶眼中,仁科發揮「善意」的重要特質之一,就在能快速回應客戶的諮詢,以大公司的組織,卻能「展現出小公司的機動力與彈性」。2001年起才開始採用仁科產品的包裝業者Berlin Packaging資訊長坎特(Steve Canter)對此印象深刻,他坦言剛開始建置仁科的「供應鏈管理」軟體時,陸續碰上一些麻煩,「但是他們持續改進,讓問題越來越少,而且,他們會提前規劃客戶的需求,而不是等客戶催促,被客戶推著走。」

**爭取客戶,才是成敗關鍵

**
如何將「善意」施惠在股東身上,比起善待員工與客戶,卻是另一門更高深的學問,因為股東人數眾多,心思各有不同,有些人只想趁短線購併題材撈一票,有些股東卻是考量長期的最大利益。對康威而言,贏得多數股東支持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把話說絕,因此打從與甲骨文15個月前首度出價開始,康威不會說仁科絕對不賣,而是不斷強調,甲骨文的出價「低估仁科價值」、「不符合股東最大利益」。
贏得美國地方法院這關,固然令甲骨文的士氣大振,不過法律爭訟並未就此劃上句點,一方面,行政部門仍有上訴機會,而歐盟對於此案的意向,也已進入最後階段,將在10月底前公佈結果,如果歐盟持反對態度,將會是甲骨文一大挫敗。另一方面,仁科自力救濟,在奧克蘭地方法院對甲骨文提出中止購併與損害賠償逾10億美元的訴訟,也即將在11月開庭審理,這些都還是法律面的未知數。
不過兩強對壘,最重要的核心,其實不在法律面,而在客戶的支持。過去這段期間由於仁科前途蒙上不確定性色彩,確實影響了部份客戶對採用仁科產品的信心,導致新產品銷售成績下滑,這是甲骨文策略成功之處,但仁科這回拉進家大業大的IBM助陣,聲勢頓時大漲,足以讓客戶吃下定心丸,可說成功地向甲骨文揮出一記漂亮的反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