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三次成功出場經驗再創業,PRO360上線一年即破10萬會員
挾三次成功出場經驗再創業,PRO360上線一年即破10萬會員

PRO360 達人網是一個連接「消費者需求」及「各領域專家」的媒合平台,從居家裝潢、清潔、健身、到找家教等,將消費者的需求集中在平台上的一端,平台的另一端則引入擁有專業技能的廠商或是接案工作者進駐;讓有需求的兩方在同樣的目的之下進行業務往來。

PRO360 創辦人李倫家表示,目前,PRO360 已經提供超過 400 種專業服務項目,每月有超過 20 萬的使用人次,聚集超過 5 萬個橫跨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及專家,每週平台媒合的案件數高達上萬件。

過去,當一般消費者需要水電協助、英文家教、居家清潔或是婚禮攝影師時,可能會請親友幫忙介紹、社區街訪打聽,懂得使用網路搜尋的則會上網爬文比較。

「現在的人找服務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上網!」PRO360 創辦人李倫家指出,為了不多花冤枉錢,現在的消費者習慣購物前上網蒐集完整資料。例如找旅館會先到 Booking.com, Hotel.com, Trivago 等平台,就算消費者已有中意旅館,還是會先到旅遊平台做比較,以防錯過更好的優惠或是漏掉任何評價。這也正是網路平台對消費者的一個主要價值──比起費時費力一家家搜尋、比價,PRO360 將服務產品化,透過簡單易懂的操作介面,讓消費者能快速免費獲取多個商家資訊,並且簡化挑選比價的流程

PRO360 創辦人李倫家
PRO360 要把原來複雜繁瑣的事變得簡單,提供發案者清楚明瞭的行情資訊、也讓在我們平台提供服務的專家以更低的費用開拓更多客源。

在 PRO360 平台上分為發案者和專家兩種角色:

發案者

只要在平台上註冊帳號,就可以提出需求成為發案者。根據系統提出的相關問題,平台會自動幫發案者篩選,列出能協助完成需求的專家並提供即時報價資訊,發案者一次最多能獲得 5 筆報價。

專家

另一方面,平台提供服務一方稱為專家。根據平台規範註冊成為專家後,能針對平台上發案者提出的案件,以付費扣點的方式對發案者進行手動報價或自動報價。在手動報價的部分,專家收到需求後可以免費閱讀發案者詳細需求,再選擇有興趣的案件扣點報價,並且主動與客戶聯繫。自動報價則是發案者會在提出需求後立即收到報價。對專家而言,只要先設定好自動報價的相關選項,系統就會自動媒合與專家要求相符的案件,並且在第一時間向發案者報價。

針對專家付費扣點,李倫家補充:「專家可以用點數去付費、或是用信用卡扣款,只要設定好預算,系統就會自動配對,當發案者真的聯繫專家時平台才會向專家收費。」根據不同行業的服務內容有所差異,專家報價扣的點數也有所不同。

成交率高達七成 讓發案者更快、明確地完成需求

PRO360 行銷總監王愛茹指出,在 PRO360 上發案者主動聯繫專家的成交率高達七成,每個發案者平均聯繫 1.5 個專家。「與其他類似媒合平台相比,消費者使用 PRO360 通常能更快滿足自己的目的和需求。」李倫家指出,消費者在瀏覽其他平台時可能會比較像在逛街,「他們有時候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相對來說,由於 PRO360 會在一開始就對發案者的需求提出問題,如此能縮小範圍提供真正適合的專家名單,更直接也更明確地滿足需求。

李倫家表示,這樣的商業模式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在英、美兩國約莫有 44% 人在線上平台接案,22% 則曾透過平台提供服務,反觀台灣目前仍以傳統的外包市場為主,這也促使他打造 PRO360,希望提供這個接案平台能讓自由工作者擁有穩定收入。」

PRO360團隊成員.JPG
PRO360團隊成員,左起:行銷總監王愛茹、創辦人李倫家
圖/ 周書羽攝影

創業需要矛盾:你不能變、但要很有彈性

事實上,這並不是李倫家第一次創業。在打造 PRO360 以前他已經有七次創業經驗,其中三次更成功出場被 Nasdaq 上市公司併購。「看著一個東西能從簡單的 idea 到真的成形、最後在市場上呈現的過程,那是種樂趣。」李倫家說。

身為創業過來人,李倫家認為還在猶豫的人其實還不適合創業。「如果你願意,那第一個挑戰就是實際行動──因為跨出開始的第一步,就是創業路上將會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能不能下定決心、敢不敢賭一次去創業,其實就是創業的第一個坎。

risk life adventure courage shutterstock
創業像在走吊橋,你要相信自己能到達,才不會先被恐懼的心魔自我擊潰;你同時也得面對現實,才能正確感知危機並做出對應措施。
圖/ ShutterStock

與 7-11 聯手拓展生活化服務 PRO360 計畫明年進軍海外

我們的生意模式著重在開拓客源」為了能取曝光讓更多人認識平台,李倫家說目前 PRO360 積極地尋求跟不同企業合作,希望藉此替品牌打響知名度,以他們與統一超商 7-11 的合作為例,李倫家認為這次的合作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招商方式。(延伸閱讀:7-11與PRO360達人網結盟,今年要挑戰3億ibon使用人次

「因為 7-11 是一個很貼近生活的存在,實體店面也非常多,也就是說他們能觸及的客源也更多。事實上,7-11 內部本身就一直在拓展關於生活化的全方位服務,也一直在尋找適合的平台來和 ibon 做技術串接,而 PRO360 正好符合 7-11 的需求。」

「我們之前主要是以網路接案的專家為主,現在實體店面的人也慢慢開始進來,之後我們會努力跟一些更好的品牌、更大更優質的廠商合作,讓更多人看見我們。」李倫家表示,PRO360 會持續努力,除了台灣市場,他們也預計明年進軍海外。

期待有一天,PRO360 能實現企業願景:讓每個專業人才發揮專長,選擇有興趣的工作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1. 上線一年內,會員破 10 萬,提供超過 400 種生活服務,幫助了上萬個商家開發業務。
2. 推出 「業務機器人」 ,把業務開發自動化。
3. 與 7-11 ibon APP 合作開發生活服務。

Q:募資現況?
A輪。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創業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少數會成功。你需要有極端的個性同時存在。你需要非常相信自己,也要永遠懷疑自己的決定。你不能變,但要很有彈性。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美商塗鴉科技有限公司 / Graphiti Inc.
成立時間:2015/1/1
產品名稱:PRO360 達人網
上線時間:2017/1/1
團隊人數:25人
官方網站FacebookMeetHub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