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跑外商?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擬砍12%到5.1元掀反彈聲浪
氣跑外商?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擬砍12%到5.1元掀反彈聲浪

更新:今(30日)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Ørsted)、達德能源(wpd)、玉山能源、北陸電力(Northland Power Inc.)發表聯合聲明,針對昨日經濟部公告108年度離岸風電躉購費率草案均表示:「無法接受」,批評經濟部當初打著一度電6元的大旗,號召全世界開發商加入台灣市場,但昨日結果,改變了鼓勵投資的初衷,相關政策規定突然「急轉彎」,嚴重影響台灣在國際市場的信譽,也讓台灣能源轉型政策變得岌岌可危,並呼籲經濟部審慎思考決策,進一步溝通對話,傾聽開發商的意見。

被稱作是下一個兆元產業的離岸風電,是政府大力推動的再生能源,但因為今年遴選與競標價格差異大引發爭議,讓外界放大檢視明年離岸風電的躉購價格。

經濟部29日預告明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離岸風電為5.1060元,相較今年5.8498元,下降幅度約12.71%,還列入售電量上限及取消階梯式費率等規定,開發商紛紛喊無法接受,認為已衝擊投資的信心。

拿出數據討論,推算合理建置成本

在離岸風電的躉購費率計算上,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是透過各種數據推算合理的建置成本,並將國產化、未來成本降幅、額外負擔成本,像是併網、漁業補償、除役等成本都納入計算。

不過由於各家開發商併網時間都不同,要負擔的國產化難度不一,先前風電開發商紛紛喊話,希望政府制定穩定的躉購費率,才能建立起台灣離岸風電的產業鏈。

CIP與世紀鋼的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簽約
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左1)表示,CIP因風場併網時間分割成2021、2023、2024年,是離岸風電本土化負擔較重的開發商,日前頻頻呼籲政府要制定穩定的躉購電價。
圖/ CIP

但曾文生強調,在遴選的階段時,就已列出國產化時程表,而要選擇在哪個年度併網,也是開發商自己做的選擇。因此在國產化計算上,是以台灣與歐洲成本差距所計算出的平均值,台灣開發成本每瓩多出1.8萬元。

不只砍價格,還做了結構性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局這次在躉購費率上做了結構性調整,像是取消離岸風電「前高後低」階梯式費率機制,以及設下年售電量上限,若業者年發電量超過每瓩3,600度的上限,即發滿3,600小時後的電,將不適用躉購費率,而是以台電簽約當年的迴避成本,以105年來看,迴避成本為每度電1.95元,考量點在於未來發電效率因技術進步而提升,而為了提供合理的利潤及躉購支出的控管。

沃旭能源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
雖然沃旭以今年簽署PPA為目標,但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也設定了前提,明年三月才要做出最終投資決定。
圖/ 沃旭能源

雖然是預告版躉購費率,但對於這樣的結果,開發商都無法接受,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若無法在今年底簽署購售電合約(PPA),將影響多項國產化項目的合約,動搖明年三月作出最終投資決定。

海龍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甚至在Facebook張貼出大大的「SORRY」,寫下:「因應經濟部公布離岸風電躉購電價大幅下降之由,海龍風電計畫被迫重新評估在台策略及方向。」暫停舉辦今(30)日於漳濱秀傳的在地夥伴MOU簽署記者會。CIP也表示這樣的結果嚴重衝擊投資人的信心,必須重新評估與精算。

躉購費率下修,學者點出2關鍵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才表示,明年度的躉購電價將會是「合理的價格」,他也強調若業者有不同意見,討論要講道理、拿出佐證,不能都用喊的。

對於大砍近13%,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五所副所長陳詩豪分析, 主要在於國際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風機機組大型化趨勢 ,從4MW朝8MW邁進,當風機朝大尺寸發展,單位成本有下降趨勢,本次能源局也是以8MW風機做成本推估,而現階段開發商幾乎都採購8MW風機。

陳詩豪也直言:「不管訂多少,廠商都還是會覺得偏低。」正因為台灣是以「市場換技術」,遴選階段也是在挑選有競爭力的廠商,透過躉購費率的誘因推動國產化發展。但如今開發商紛紛翻臉,他推斷可能是業者當初對於台灣海峽上蓋風場的判斷沒這麼精準,如今面臨到其他風險或變化。

進行了預告後,經濟部會在12月底前陸續召開聽證會,開發商、各界若有意見可提出書面佐證,供審定會進行討論,預計明年春節前後定案。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