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拚轉型!跨境電商改寫商貿模式,台北將成標竿城市
中小企業拚轉型!跨境電商改寫商貿模式,台北將成標竿城市

台北不僅是台灣的政經中心,也扮演跨境電商的領頭羊角色,為了協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特別舉辦「未來貿易ing-2018台北跨境電商年會」,邀請國內外重量級電商平台業者與會,打造台灣最高規格的跨境電商盛會。

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打造跨境電商環境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指出,未來將以「由內而外,由公而私」的政策思維,推動電子商務發展,也就是從市府可掌握的公家機關和學校開始推動,再往外部私人企業移動。「一個新政策跟制度,初期只要有13%的人接受和使用,推動速度就會開始變快,」柯文哲說。

比如北市府已和16家電子支付業者合作,並優先在市府餐廳、學校福利社、市場及商圈等地方,導入電子發票及電子支付,預計明年將更全面推行電子支付,目標在2019年讓台北成為無現金交易的智慧城市,「預計兩年內要把台北市的現金跟銅板消滅,這些都是有準備的。」

從2017年開始,北市府也著手進行為期四年的跨境電商推展計畫,目標在2020年讓台北升級成為跨境電商的標竿城市。像是從2017年起,提供一站式的跨境電商解決方案,包含「諮詢」、「輔導」、「課程」、「商機媒合」、「產學合作」及「論壇」等服務。同時也開辦跨境電商專業課程,目前已舉辦四梯次,共協助參與企業新增國外訂單超過2300萬元。此外,也成立第一個由政府機關搭建的跨境電商產學合作聯盟,直接培訓企業實戰人才。

對於跨境電商的新南向策略,北市府也與PChome Thai合作成立「台北好物館」,讓台灣品牌迅速切入東南亞電商市場。同時啟動「南洋北流-台北市ICT南鑽人才匯流計畫」,與台清交等頂尖大學和12家ICT企業合作,每年補助240名印度、馬來西亞學生來台攻讀碩博士,並提供企業實習機會。「台北要航向全世界,電子商務就是那條船,」柯文哲說,透過由內而外打造電商環境,將台灣商品賣向全球。

利用台灣地緣優勢,串連東南亞和東北亞

台灣電商龍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則從本土企業視角出發,詮釋跨境電商策略。他認為,台灣電商走到下一步,要跨境也要出境。三年來,東南亞電商成長快速,已讓全世界驚艷,這幾年最大變化是中國陣營大舉入侵,不僅騰訊跟阿里巴巴已接連布局,京東也擺下陣勢,歐美電商幾乎絕跡。

詹宏志表示,台灣雖在東南亞耕耘許久,但多為製造業,電商則看重服務業與品牌。他坦言,東南亞消費者看到電器會想到日本、精品想到歐美、生活用品想到中國,明星與美妝時尚則想到韓國,台灣還是相對模糊的名字。

但利用這股國外的品牌優勢,三年前PChome於泰國成立PChome Thai,結合來自日本、歐美和台灣共1.5億個境外物件在泰國上架。他認為,雖然中國平台的商品有價錢和數量的優勢,但有品質的物件還是有其區隔性跟吸引力,能在其中突圍。

除了引進台日韓的高品質商品,也鼓勵東南亞電商跟PChome Thai合作刊登上架,讓他們的商品同步出口到台日韓,「所以去東南亞不是單向概念,而是平等互利、尊重正品,也就是帶東西去,也希望幫助當地走出主體市場。」

詹宏志認為,對台灣中小型商家來說,一個人要去東南亞打天下,還要理解各平台不容易,但透過「平台出境,商家跨境」的方式,做生意就容易許多。他也認為,台灣沒有絕對有利的優勢,只有相對優勢,可利用處於北亞跟南亞中繼點的地緣特性,還有與國際的連結,把東南亞跟東北亞串起來,做好利基型的平台和服務商,「台灣做好一個實現假設的先行市場,讓東北亞和東南亞有感,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東南亞提案。」

新興工具重塑外貿模式

擁有許多買賣大數據的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商家產品部總監秦奮,則分享如何運用數位工具,為全球貿易帶來創新革命。在未來新環境下,阿里巴巴透過「買家體驗升級」、「賣家賦能」、「供應鏈升級」這三個角度,重塑新外貿。首先在買家體驗升級上,尋盤不只是報價,還可以透過視訊工具讓買家直接看廠、看貨,並且開發即時翻譯系統,讓買賣雙方能更便捷溝通。

第二在賣家賦能上,推出CRM系統,除了基於成交客群推薦適合商品,也能預測客戶進貨週期,提供便捷的一鍵下單,幫助賣家更好管理買家,最終產生忠誠度。最後在供應鏈升級上,於金融端推出買家賒銷服務,為買家墊付部分賒銷訂單應收貨款,為企業分擔資金壓力,在物流端則推出阿里巴巴官方物流「無憂物流」,為賣家提供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打造穩定的國際配送服務。

調整心態,邁向跨境電商新藍海

但面對琳瑯滿目的跨境電商平台,賣家該如何選擇?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區總經理林惠君有三個建議,首先是電商平台的會員數,有人潮才有錢潮,像是亞馬遜有超過3億個活躍付費會員,在全球有14個據點,能銷售到180多個國家。第二是判斷市場,有些平台經營的國家多,但賣家不見得能營運。第三是要適合賣家,「人多地方又好,但不見得適合你,比如平台費用太高,或是需要很難的開店技巧。」

林惠君也提供三個跨境電商的經營祕訣。首先是「選品」,根據市場特性調整商品策略,比如掃地機器人在地緣遼闊的美國熱賣,但在日本的小家庭可能就難以推廣。第二是「價格」,這不是指低價,而是競爭力,現今網路比價方便,賣家很容易便可知道自己的售價在市場有無競爭力。第三是「便利性」,即使商品好、價格也好,但要很久以後才能送到,消費者馬上滅火,因此商品物流速度也需在考量範圍內。

eBay跨境貿易業務部台灣區總監黃澤新則認為「DNA」很重要,過去貿易商是B2B,跨境電商則是B2C,「以前面對代理商,現在是面對消費者,心態上要調整。」第二是要學會用工具跟數據,判斷商品的銷售表現,即時調整策略與庫存。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盧希鵬鼓勵企業及早儲備未來競爭力,「諾基亞失敗,不是因為做錯事,只是沒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雖然現在企業用第一曲線的傳統貿易方式還是賺錢,但要等天氣好就修房子,不要等下雨才修,未來才能順利跨入跨境電商的第二曲線。」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