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大廠Intel在CES上,談了PC、AI,還談了5G,但關注度最高的,非自駕車莫屬。
早在2017年,Intel就提出「乘客經濟」這個新名詞,並表示未來自駕車將「破壞式」地改變汽車現在的持有、使用及維護方式。預計到了2050年,乘客可為全自動駕駛車創造7兆美元的產值,其中光是乘客用的「車載應用程式」和「娛樂內容」,整體潛力市場就達2,000億美元。
毫無疑問,這次Intel除了討論自駕車的基礎技術外,另一項重點在於商轉的過程中,究竟能做些什麼?Intel在展位中給出了答案,而且是相當有趣的答案。
搭上自駕車後座,進入DC漫畫的世界
即便現在市面上的自駕車,自駕能力多處於L1至L2級,只有部分功能及情境可以讓汽車「自動執行某些動作」,像是自動煞車等等。邁入L3級,即便多數時仍需駕駛介入,但在某些情境下可完全不用人為操作。
當人們能夠百分之百信任自駕車後,坐在後座的乘客,又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
早在2017年洛杉磯車展時,Intel就承諾和華納兄弟(Warner Bros)要打造一款獨一無二的概念車,時隔近一年,在CES上承諾終於兌現——兩家公司共同改裝了一台2019年推出的BMW X5,成為展場中最大亮點之一。
這台BMW X5厲害的點在於「後座」,乘客坐上後,完完全全就進入到了「DC空間」的沉浸式娛樂體驗,讓自己置身於蝙蝠俠故事背景的虛構城市「高譚市」中。
在座艙內,配有一台大螢幕電視、左右各一台投影機,以及體感控制的感測器,再配合乘客的手機,彼此交互應用,就可以進行以DC為主題,270度環繞的娛樂內容。現在,跟著《數位時代》一起正式上車吧!
不僅可以選擇DC漫畫觀看、也可以觀看影片,像是即將要推出的《水行俠》預告片,邊看乘客還可以透過手機App,串連搜尋附近的電影院,並在車上購買電影票,相當有趣。
當然,在娛樂之餘,乘客對於自駕車信任感及其安全性,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當乘客完全被一個又一個螢幕包圍,看不到車外狀況、人也不在前座時,則可透過車上的平板即時監測道路狀況,甚至進行緊急控制。
在CES落幕後,兩家公司將於加州伯班克市的華納兄弟製片廠,對車子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開發以及試駕,以便收集乘客的真實反饋。但這台車究竟下一步具體的目標是什麼,目前還不得而知。
Mobileye牽手中國北京巴士,2020年推L4等級自駕巴士
另一方面,Intel資深副總裁Amnon Shashua,也是旗下公司Mobileye總裁暨執行長,也針對Mobileye的進展及自駕車道路安全問題發表演說。
首先提到的,是Mobileye提出的「責任歸屬安全模式(RSS)」,該套數學模型是針對自駕車碰到危險情況時,究竟該如做出安全決策以及正確判斷。談到最新進展,Amnon Shashua表示百度、法雷奧集團(Valeo),以及中國智能交通產業聯盟都計劃要與其進行合作。
此外,Amnon Shashua也宣布,現在正將RSS帶到ADAS(駕駛輔助系統)實驗室中,想用在自動預防性煞車(APB)上。如此一來,就可以用公式演算法,來判定車輛是否陷入危險狀況、可能會陷入危險的時刻又為何,相對緊急煞車而言,就可以執行「預防性」的微幅煞車,來幫助車輛回到較安全的位置,防止碰撞。
另一項值得提到的進展,則是全球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as-a-Service)上,Mobileye已經和中國的北京巴士展開合作,從硬體到軟體以及駕駛規範,要打造可達L4等級的自駕巴士,在2020年,北京巴士的自駕車,會在高新產業園區、旅遊觀光線試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