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台灣長照的解藥嗎?
機器人是台灣長照的解藥嗎?
2019.02.11 | 生活

緊緊跟隨著日本的腳步,台灣正高速邁入高齡化社會,可以預期的是,對於醫療照護人員的需求將會大幅的提升。面對這樣的壓力,也許是因為人種的單純、個性的矜持、以及深怕在外人面前失態的恐懼,日本政府一向對引進外國勞工的政策十分保守,但終究不敵大環境的改變,就在大批民眾的抗議聲中,通過將於2019年四月起大幅開放包括看護在內的多項外國藍領勞工名額。

那台灣的情形呢?環顧身邊的街頭、社區的公園,處處可見外籍看護推著輪椅、扶持我們的長輩,這些畫面清楚地透露出一個訊息,台灣對於銀髮族的照顧早已經是高度仰賴這些外籍朋友的協助了,但這會是長治久安之計嗎?在可見的未來,絕對需要有更多支援系統的加入,這其中,機器人是可以期待的好幫手?

機器人是可以期待的好幫手?

目前已經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機器人投入實戰的場域,包括開刀、復健、外骨骼、居家照護、行動輔助、問診、諮商機器人等,應用面涵蓋了實際的醫療行為、日常生活的協助與照應、以及心靈層次的關懷等。在專門針對長照部分,像是Paro這樣賣萌的療癒型機器人已然進到日本的銀髮族安養院所,溫馨地傳遞它的陪伴情,在台灣的一些日照中心裡,宣稱能表達情緒、愛熱鬧的Nao機器人也正賣力地又唱又跳,熱情有勁地帶領著長輩們一起活動筋骨。

在此同時,從媒體接續的報導,我們也看到台灣的醫療體系正積極努力將機器人帶進醫療與照護系統中來,像是在2018年底開幕、耗資70億元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就採用了智慧機器人與AI技術,高雄醫學大學則宣布,將斥資25億元,於2021年在高捷南岡山站啟用南台灣第一座智能醫院,除了引進AI復健機器人外,還特別強調日照和長照,透過遠端監測等功能,提供對長輩全時的關照。這樣的潮流勢必會逐步擴散到其他的醫院,彷彿昭告大家,機器人即將全面回應台灣的長照問題。

有了機器人的加入,相信會對做為照護者的家中成員有很大的幫助,而以機器人深具潛力的靈活度與自主能力來看,未來可資應用的場域也會漸漸增加。在此同時,

如果想讓機器人發揮更大的功效,我們可以進一步加入「以受照護者為主體」的思考觀點,因為長照的對象乃是我們的長輩,他們所需要的除了是生理方面的扶持,更是心靈上的陪伴。

照顧銀髮族仍面臨著許多挑戰

機器人足以舒緩照護人力的不足,但在長照中常常被提及的「有溫度的照護」,這就不是外表冰冷、一切按理性運作的機器人所擅長。長期研究機器人與人的互動、清華大學通識中心的林宗德教授就曾提到,當我們將協助搬動長輩的工作委由機器人執行時,有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當成「東西」在處理,受照護者的心情肯定不會舒服。

另一方面,像Paro這樣走心靈療癒路線的機器人也有它的風險,畢竟Paro本質上並不具感情,之所以能有撫慰的功效,所憑藉的是長輩對它的移情作用,某種程度來說,這多少帶點矇騙的意味;甚至日本還曾傳出一個案例,有一位老太太因為太迷戀Paro,與它形影不離,反而導致她在人際關係上更為孤立。

林教授的論點帶來了許多的反思,提醒我們

在使用機器人取代具有感情的人類照護者時,不能僅僅看到技術面,也必須關注到心理層次,在減輕照護者負擔的同時,也一定要尊重受照護者的感受。

關於這一點,機器人倫理學專家、任教於荷蘭Delft 科技大學的Wynsberghe教授也提到,也許現階段讓機器人成為照護者與受照護者之間的中介角色,會是較為理想的安排,她舉例說,像是照護者利用可穿戴在身上的外骨骼器人來搬動長輩時,在節省力氣之餘,所提供仍然是具有人性溫暖的協助。

以現階段的機器人科技來看,要能達到對銀髮族無微不至的照顧,仍然面臨著許多的挑戰,畢竟人是血肉之軀,而機器人在材質、機構、與控制技巧上還不是那麼細膩,這就要靠機器人界持續不斷的努力;另一方面,不管機器人未來如何的進步,眼下能提供有溫度的照護還是人類本身。我們深切期望家中的長輩能得到應有的照護,這也必須是在具有尊嚴的情形之下,人與機器人攜手合作會是個好的開始,就讓我們共同迎向台灣的高齡化社會!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