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噱頭還是發大財的秘方,高雄幣真的需要區塊鏈?
是噱頭還是發大財的秘方,高雄幣真的需要區塊鏈?

從迪士尼、賽馬場到愛情產業鏈,為了要讓高雄發大財,韓國瑜市長頻頻拋出新招,為促進觀光而生的「高雄幣」上週已經在Android系統正式上線,立刻獲得媒體關注以及討論。

甚至高雄幣概念發起人,親民黨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受訪時還表示,高雄可以藉由「高雄幣」,在FinTech、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領域急起直追台北發展,高雄幣真的能成為經濟發大財的那把鑰匙嗎?從技術層面來看,高雄幣又真的需要用到區塊鏈技術嗎?

高雄幣上線,三大商圈開放使用

高雄幣的構想最早來自親民黨高雄市議員吳益政,由大高雄觀光商圈總會和中華科技金融學會合作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高雄幣,屬於「功能性代幣(Utility token)」的一種。

只要下載App「幣多多」,完成身分認證、綁定帳戶後,不限交易的方式,只要消費就能獲得高雄幣回饋,獲得的高雄幣可以在下次消費時折抵,是一種「消費挖礦」的概念,目前使用的範圍包括六合夜市、南華商圈、光華夜市等商家,不過目前「幣多多」僅開放Android系統下載,蘋果的iOS系統可能要等到月底才會上架。

身為中華科技金融學會理事長王金平,日前更親自到六合夜市體驗,身為高雄幣構想發起人的議員吳益政,日前接受《工商時報》採訪時,引用人力銀行的數據表示,高雄無論是在FinTech、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領域,職缺都落後台北許多,期盼高雄幣的發行,能讓高雄在這些領域的發展急起直追。

使用區塊鏈只是噱頭,意義並不大

高雄市政府的立意是為了促進觀光發展,但「發幣」這件事,真的需要區塊鏈來做嗎?數位貨幣交易所Cobinhood業務發展經理孫彬盛認為,若撇開技術不談,高雄幣說穿了就是一個以城市為主體的觀光行活動,「就是一個城市的Loyalty program(忠誠計劃)。」

這件事情並非一定要用區塊鏈來做,無論是LINE Points、Happy go、航空哩程,都是維繫顧客忠誠度而生的點數計劃。

其實高雄幣若使用中心化的系統來發行代幣,也並無任何不可,「 區塊鏈本身只是一個噱頭, 」孫彬盛以車子來比喻:「如果區塊鏈是一種車子的話,可能會像是一種消防車,為了達成某種特定目的而造的車子。」跟一般汽車一樣,消防車同樣具備載運乘客的功能,「但我們不會說消防車的目的是拿來載人,就像區塊鏈的目的並非拿來發幣。」

國泰航空
無論是LINE Points、Happy go、航空哩程,都是維繫顧客忠誠度而生的點數計劃。
圖/ shutterstock

孫彬盛認為,如果高雄幣有全球流通性的需求,那麼可能會需要一個全球的帳本系統,來加快交易速度。但從目前的資訊看來,高雄幣的使用場景非常有限,「 高雄幣的問題是流通性很差,從技術角度而言,用區塊鏈的意義並不大。

「區塊鏈」不等於「發幣」,但至少高雄賺到了話題

除了沒有使用區塊鏈的實質意義外,孫彬盛也點出,當局若一直把區塊鏈作為宣傳的亮點之一,有可能會讓不理解區塊鏈的大眾,把「發幣」跟「區塊鏈」下意識畫上等號,「不懂的人會覺得是不是因為用區塊鏈,因此解決某些問題,但事實上並沒有。」高雄幣本質上也跟FinTech沒有太大的關連性,若期待靠著高雄幣帶動FinTech、區塊鏈等領域的發展,困難度恐怕相當高。

高雄幣目前能夠應用的商家都是夜市、小吃類的商家,由於商品單價不高,消費者能夠獲得的回饋自然也有限,當地居民賺些小回饋樂得開心,但若目標是要吸引外地觀光客,恐怕有難度,小額回饋很難成為再次造訪高雄的主要誘因。

高雄幣
高雄幣目前能夠應用的商家都是夜市、小吃類的商家,由於商品單價不高,消費者能夠獲得的回饋自然也有限。

過去一年,無論是Facebook、微軟、IBM等大廠,或是剛冒出頭的新創,所有人都想投入區塊鏈蹭個熱度,許多東西導入區塊鏈根本多餘,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真正能創造改變的應用有哪些,恐怕只有等海水退了才知道。

撇開高雄幣是不是真的能讓市民發大財,至少這項「噱頭」,成功替高雄賺進不少流量與討論話題。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