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也來了!2019年折疊手機陸續問世,產業會有什麼變化嗎?
小米也來了!2019年折疊手機陸續問世,產業會有什麼變化嗎?

談到2019年智慧型手機的關鍵詞,「5G」、「螢幕下指紋辨識」、「3D感測鏡頭」都榜上有名,但其中令人最期待的一項黑科技莫過於「折疊手機」了。

一支螢幕可以折的手機,到底可以怎麼玩?——打開是平板電腦、折起來是手機;一塊螢幕被切割成兩到三塊,可以一個螢幕看影片、一個螢幕回LINE、一個螢幕網購。

看似噱頭十足,但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估,2019年折疊手機出貨占比,只會占據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0.1%,預計大約100萬台,即便如此,三星、小米、華為、LG、OPPO、聯想,每一家都有消息「傳出」將會搶進。

折疊手機問世,有可能拯救近年不容樂觀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嗎?

中國新創推出全球第一支折疊機,小米緊追在後

先來看看各品牌的進度:今年2月還沒到,全球就已經有3家廠商紛紛亮相自家的折疊手機。而其中拔得頭籌的,是非專業做手機出身的中國新創公司柔宇科技,在2018年11月推出自家折疊手機——FlexPai柔派,並在2019 CES上展出

柔派折疊手機採用的既不是LCD、也不是OLED螢幕,而是自家的柔性螢幕。螢幕打開後,是7.8吋的平板電腦;螢幕折起來,是4.3吋的大螢幕手機,大大方方的亮相後,算是給業界丟了一顆「震撼彈」,但在售價上也相當驚人,為8,999人民幣至12,999人民幣(約合台幣40,938元至59,134元)。

mashdigi.jpg
2019 CES上可以看到,柔派折疊手機雖然新穎,但成品一定不是大眾對折疊手機的「最理想狀態」,略顯粗糙。

但沒過多久,另一家中國強勢廠商馬上就出頭博眼球了。

小米科技總裁林斌23日在微博上,意外地秀出小米的第一台折疊手機的試玩影片,雖然只是工程機,也尚未透露手機規格細節,只知道未來的名字可能是「小米Dual Flex」或「小米MIX Flex」,但卻相當吸引人。

可以看到,和柔派不同的是這一台小米折疊手機是左右各一「雙折疊」,而自家MIUI介面已經調教好,一折疊介面相對應就會轉換到合適的尺寸。林斌還賣關子PO文表示「如果大家喜歡,我們會考慮未來做成量產機發表。」

三星折疊機Galaxy F,定價超過1,800美元?

但要數最令人期待的,還是承諾在2019年一定會推出折疊手機的三星。

在去年12月舉辦的三星開發者大會SDC上,三星行動產品行銷高級副總裁Justin Denison在活動將近尾聲時,終於手握著這一支萬眾矚目的手機亮相,雖然只秀出不到1分鐘的時間,現場還是一陣歡呼,並且給了它一個正式名字——Galaxy F。

samsung galaxy f.jpg
三星Galaxy F其實至少有兩面OLED螢幕,折疊起來時,外層是一面4.58吋的「手機螢幕」;而打開後,內從是一面7.3吋的「平板螢幕」,但可以看出來,折疊後手機非常厚。
圖/ 三星

當然,Galaxy F採用的螢幕,一直都是三星搶下絕大多數市佔的OLED螢幕。第一點,除了OLED螢幕向來是三星的強打外;其次,折疊式手機的螢幕需要一個特點為「可繞式」,現在普遍的LCD液晶螢幕只能做到彎曲,也就是螢幕折疊時並不能完全貼合,這只有OLED螢幕能做到。

雖然「短暫露面」,卻還不是正式發表,對於規格隻字未提,但三星電子行動事業部總裁高東真透露,Galaxy F將於2019年上半年推出,產出數量約100部。外界直指三星動作不會太慢,將在2月20y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Galaxy S10發表會上,作為「one more thing」推出;又或者再慢一點,也該在2019 MWC上見了。

三星 微風南山
Galaxy S10發表會,也是是該系列第10週年產品發表會,Galaxy F很可能成為紀念性產品推出。
圖/ 三星

至於售價,當然是現在業界最熱烈的話題——這樣一支看似突破性的產品,究竟還可以把智慧型手機的「價格天花板」,拉到多高?一支256GB、最貴的iPhone XS Max定價1,499美元,還能比這更貴嗎?

「有人甚至預測,這支手機最高可以飆到2,399美元,」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韓文堯說道,但這支手機普遍被市場猜測為1,800元美金,即便價格驚人、出貨量非常小,但韓文堯仍認為,2019年折疊手機出貨量,應該至少80%~90%都會被三星占據。

產業不看好:價格太高、利基點不足

在業界,卻都普遍都不看好折疊手機,首當其衝的關鍵因素仍回歸到「價格」上。

「自從iPhone XS把整體智慧型手機價格拉高後,市場很明顯受到影響,消費者需要時間,接受這樣的價格帶,」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邱是芳解釋,先不論Galaxy F定價多少,無論在技術、規格上,柔派折疊手機跟三星都有很大一段差距,但還是定出8,999至12,999元人民幣的昂貴價格。

折疊手機和5G手機一樣,零組件相當複雜,焦點全在面板上,除了新的製程成本非常高,良率也是一大問題,這些問題若沒有解決,產業規模也還未跟上之前,折疊手機成本就非常高,折疊手機初期定價勢必很難調降

另一點,在高單價背後,則是購買利基點不足。

「即使折疊手機一直被強調可以當手機、平板電腦兩用,但我們估算過,現在平板電腦價格並不高,買一台手機、一台平板,價格一定都比買一台折疊手機低。」當然,這不只是折疊手機唯一的特別之處,但邱是芳仍打出了問號——專屬折疊手機的「重量級應用」到底是什麼?目前仍是未知數。

5g.jpg
5G跟折疊手機的結合,或許才能讓折疊手機更具吸引力。
圖/ Shutterstock

邱是芳補充,「重量級應用」才有機會驅動消費者購買,或許在2020年5G商用更成熟之後,才會有大的進展;而韓文堯也認為,把5G和折疊手機放在一起聯想是對的,因為兩者都需要更大的電池、更多手機設計空間塞零組件。

「5G+摺疊手機」能有什麼結合,在平靜的智慧型手機湖面上激起漣漪,這一點應該密切關注。

OLED面板因折疊手機獲利,但品牌因此加大出貨量不容易

可以預見的是,折疊手機若是普及,一定會對面板產業產生影響。

「折疊手機需要可繞式螢幕,這一點只有OLED能做到,OLED螢幕的出貨比重未來一定會持續上升,」韓文堯補充,OLED面板除了LG也有經營外,以智慧型手機來講,幾乎90%都採用三星的面板,但這並不代表折疊手機問世,三星就能因此成為最大受益者,畢竟折疊手機出貨量還非常小。

談到折疊手機未來的市場預估,邱是芳認為,折疊手機初期面對的仍是對3C產品熱愛、依賴度高的人,或是業界人士,總體來說,手機規格升級對於品牌而言有助於「搶形象」,但就「出貨量」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整塊餅還是那大,只是從A挪到B。」

或許,要等到爆發性成長,是當蘋果也推出相關終端裝置之後了。

TrendForce.JPG
TrendForce預估,折疊手機在未來3年內,出貨量占比都非常小。
圖/ TrendForce

2019年在「折疊手機」、「5G手機」助攻下,智慧型手機單價將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齊全,然而民眾的換機意願也將持續降低、換機週期拉長,出貨量放緩。

資策會MIC統計,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14.9億台,平均單價為350.3美元,而預估2019年,出貨量將下降至14.4億台,平均單價則提升至358.8美元。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2025.04.30 |

在家就能吹出沙龍級造型,這早已不只是行銷標語,而是消費者對日常美髮科技的真實期待。當Dyson正式推出全新Supersonic r™精準造型輕量吹風機,這場由工程師主導的造型改革,再次挑戰「專業」與「居家」之間的界線。

十年研發濃縮,從時裝週紅到日常梳妝台

自2016年首推Supersonic吹風機後,Dyson持續顛覆業界對造型科技的想像。從Airwrap捲髮造型器到Airstrait直髮神器,每款新品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讓「速效乾髮」與「健康柔順」成為日常,而不是奢求。透過自家研發的氣流控制與智慧溫控技術,Dyson不只加快吹整速度,更大幅降低高溫對髮絲的傷害,讓「速乾不燙傷、柔順不毛躁」成為新世代造型科技的基本標配。

所以,與其說Dyson進軍美髮市場,不如說他們正在重新建構這個產業的技術邏輯。誠如品牌創辦人James Dyson所言,「我們的使命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忽略的問題。」美髮科技對Dyson而言不僅是消費產品,而是結合科學研究與工程思維,為每一個日常使用場景創造全新的可能。資深工程師Low Chen表示,品牌累積超過十年對頭髮健康與造型需求的深入研究,透過實驗室科學測試與全球造型師訪談,深入理解專業人士在工作場景中所面對的痛點:精準氣流控制與長時間操作帶來的身體負擔。因此,從內部構造徹底重塑吹風機定義,是全新沙龍級美髮科技Supersonic r的設計初衷。

Dyson
Dyson資深工程師Low Chen

圖/ Dyson

產品於去年(2024)時裝週首次亮相,獲得極高迴響。順應造型師與消費者的期待,Dyson宣佈將其推向一般市場。今年4月首次在台正式亮相,邀請國內媒體、造型師與KOL齊聚一堂,沉浸式體驗Supersonic r的細節魅力。

Dyson
Supersonic r推出山櫻粉、粉霧玫瑰、雲霧紫三款新色。
圖/ Dyson

全新「r型設計」,打破T字吹風機的想像

既要讓專業造型師能高效使用,也要讓日常消費者上手不費力。這當中最具關鍵意義的,就是「人因設計」與「效能配置」的重新平衡。對多數人來說,「輕」的意義不只是拿起來沒負擔,而是能吹得更久、處理更細節的角度,像是後腦勺、髮根線條等。而這台Supersonic r被定義為「專業級居家吹風機」的產品,堪稱是Dyson十年來最精實的技術總成。最大的突破在於它徹底重塑了吹風機的設計邏輯,機身更輕、更小巧,僅重325g,握感依然維持Dyson一貫的3.8公分直徑設計,操作靈活度大幅提升。

Dyson
專業造型師運用Supersonic r讓髮型細節輕鬆到位。
圖/ Dyson

過去,吹風機的T型結構註定了氣流必須繞行、阻力增大,乾髮只能靠提高溫度,對於秀髮造成的過熱損傷,幾乎無可避免。對此,資深工程師Low Chen進一步說明Supersonic r如何顛覆了這套老規則,以革命性的r型流線機身,讓氣流沿著自然曲線高速流動,形成專屬的「流線型氣流加熱系統」,不需高溫,也能輸出強勁、穩定的氣流,實現快速乾髮、零熱損傷的理想。

而為了讓整體重心與施力更自然,進一步降低操作疲勞,在內部結構上更是克服了兩大技術瓶頸,其一為全新開發的高密度加熱器,以極薄金屬片讓機身更輕薄,還兼具穩定高效的加熱能力;第二創舉是透過全球首創的八芯電源線達成訊號與電力的雙向傳輸。加上搭配RFID智慧配件識別與記憶功能,讓每次開機都能無縫回到使用者熟悉的溫度與風速。展現智慧化貼心設計的背後,是一場來自設計本質的挑戰,亦為吹風機產業寫下全新里程碑。

Dyson
流線型加熱科技,打造強勁、均勻、精準氣流,實現零熱損高效造型需求。
圖/ Dyson

不只是快乾輕巧,Supersonic r讓專業級造型成為日常習慣

在台灣首場發表會中,Dyson邀請造型師Dennis Fei現場展示2025年髮型趨勢,以高層次剪裁為基底,搭配蓬鬆髮根與具動態感的線條,形塑修飾臉型的自然弧線。他也分享,這樣的專業造型,不再只是時尚後台或名模專屬,而是一般消費者在日常居家中,也能輕鬆實現

Dennis Fei指出,Supersonic r的關鍵優勢在於流線型氣流設計,搭配柔和乾髮吹嘴和順滑吹嘴,能靈活切換乾髮與造型需求。無論是需要在髮根快速創造蓬鬆感,還是細緻塑型髮尾線條,都能以低溫、高速氣流快速完成,減少高溫對髮質造成的熱傷害,同時保有自然柔順的髮絲質感。

Dyson
知名造型師Dennis Fei(圖左)
圖/ Dyson

Dennis Fei也從時尚後台的專業視角,揭示這台吹風機在實戰場域中的優異表現。「在時間非常緊迫的環境下,能夠擁有一台在短時間內精準、快速完成造型的工具,絕對是所有髮型師夢寐以求的事。在我用過那麼多吹風機裡,這台是最讓我驚豔的。」對Dyson而言,美髮產品從來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一場科學、工程與生活需求交會的過程。當這種專業美髮科技能逐步成為居家生活必備精品時,代表它也正在默默改寫我們對日常「造型」這件事的想像與標準。

立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 https://reurl.cc/W0A7px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