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不返的Facebook觸及率,經營品牌的下一步?GQ打造鐵粉循環提升影響力
一去不返的Facebook觸及率,經營品牌的下一步?GQ打造鐵粉循環提升影響力

靠Facebook躺著賺流量的時代隕落了,許多小編近一年更親身被「觸及率與點閱率崩盤,難以挽救流量」直接衝擊。康泰納仕台灣GQ品牌溝通暨行銷副總監林昱光任職的GQ雜誌也不例外,促使他重新思考社群網站及流量數字之間的關係,並研究如何重塑品牌影響力。

數位行銷學院舉辦的《號召行動的社群召喚術》課程中,林昱光分析,許多企業將「Facebook粉絲數量」「月流量」當作KPI(關鍵績效指標),但若只是追求粉絲數量,卻沒有照顧到品質和效度,將難以變現、缺乏品牌忠誠度。

行銷召喚術_2018_12_18_蔡仁譯攝-15.jpg
圖/ 數位行銷學院

如果是你,想跟一百個人只做一次生意,或是跟每個人做一百次生意?Facebook紅利消失,GQ選擇後者。

漏斗型策略由廣漸窄,聚焦於雙向溝通篩出鐵粉

從使用者旅程的角度而言,經營鐵粉策略從「粉絲、分眾、社團、超級粉絲」4大階段,範圍由廣泛漸入專精,像支漏斗層層淘出最有價值的鐵粉,並且頭尾循環。

投影片1.JPG
圖/ 林昱光提供

第一階段為品牌面向大眾的媒介,像是社群網站、YouTube等等,透過最了解粉絲和市場的第一線人員(以GQ來說即是編輯),以有趣、有用、有梗的內容吸引流量;而「分眾」則是從粉絲中細分出特定類別經營,例如透過訪客的瀏覽行為,推薦相關的文章。以上都是企業對粉絲的單向溝通,想捕獲鐵粉必須更進一步創造下列兩階段雙向溝通。

希望粉絲忠誠,重中之重是凝聚對品牌的歸屬感,GQ以穿搭、紳服、創業、品酒等等不同Facebook社團為社群園地。不過,若是毫無管制將會導致廣告亂竄、品質低落,難以讓人願意互動,因此不公開社團、審核成員資格有其必要。

在社團裡,品牌需要做好帶動話題的角色創造交流熱度,像是紳服社團小編一個禮拜會丟出兩個話題或票選活動,讓成員分享意見。定期定量執行後,如今社團成員活躍度高達96%,甚至日前還自發舉辦活動,當中的照片、影片都是能推動粉絲繼續交流的有力內容。

活動內容扣緊「想分享」、讓粉絲看起來「很有哏」

線上的互動往往不如真實體驗來得打入人心,想將社團裡的成員轉換為「超級粉絲」,還得靠線下活動來推一把。然而,實體活動的成本結構與複雜程度高。若是萬人響應,一人到場,損失不在話下。林昱光提醒,舉辦活動前,關鍵之一的是緊抓「Content for Social」(以在社群分享為目的,審視設計的活動)概念。

說穿了,就是你的活動要有讓人想打卡、上傳照片的吸引力。舉例來說,2018年8月GQ以國外盛行的「雞尾酒周」,在台北舉辦一個月的「Bar Surfing一起跑吧」活動。其中將4部公車內部改裝成行動酒吧,並邀請YouTuber恩熙俊在車上擔任主持人帶遊戲;另外推出跑吧生存包,內含跑吧地圖、解酒液、能量飲料、嘔吐袋、計程車折價券等等,充滿趣味和設計感,一開箱忍不住上傳分享給朋友。而品牌也能借力使力,蒐集粉絲的貼文成為吸引大眾流量的內容,打造行銷循環。

「不只活動要有哏,也要讓參加者看起來很有哏。」林昱光總結,活動不僅讓粉絲參加時感到開心有趣,還需要為他們在社交圈中的地位、形象加分,因而提高對品牌的好感與忠誠,增加企業影響力。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