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龍頭Facebook前日爆出付費給青少年,要他們販售自己的行為資料與隱私給Facebook的爭議,這事件上,Facebook的行為已經觸犯了蘋果的企業App相關規範,引來蘋果做出制裁大動作——全面停用Facebook內部開發的iOS企業用App。
Facebook方面證實,蘋果在此消息被報導後,的確全面停用了自家開發的企業版iOS系統App,導致多數使用iPhone的員工無法遵循往常工作模式,Facebook表示會與蘋果密切溝通,來恢復重要的App運作。
600元台幣,引誘年輕用戶出售自我隱私
前日, 一篇外媒TechCrunch的報導掀起軒然大波,報導指出,自2016年起Facebook不斷刊登廣告、以付費20美元方式,引誘13至35歲的用戶「自願出售」自己的網路隱私資料,從手機個資、私人訊息、網路瀏覽紀錄,甚至亞馬遜的訂單記錄,都能獲取。
Facebook透過自己內部開發的企業用App「Research」,讓用戶下載到手機上,來進一步獲取用戶的「所有」行為數據與個人資料。雖然Facebook聲稱,這個資料搜集計畫就跟網路研究一樣,但他們試圖侵犯隱私的手段,仍引來詬病。
舉例來說,Facebook並不是正當以自己的名義,邀請用戶下載資料追蹤App來進行研究,而是和App測試服務合作,來刊登App下載測試廣告,廣告上沒有Facebook的名字,也沒有詳細說明用戶資料被搜集的用途與範圍,只用「獲得20美元獎勵」大大的行銷話語,吸引用戶下載。
這樣的廣告,更針對13至17歲的青少年為主投放,讓他們在思慮不周的情況下出售自己的隱私資料。
Facebook有一個很明顯的目的:了解青少年對Instagram與Snapchat平台的喜好程度與使用差異,進而改變Facebook功能或併購其他平台,來讓未來年輕網路用戶持續成為Facebook的客戶。
蘋果出手捍衛,進一步處罰Facebook
Facebook的Research App是透過蘋果的企業內部專用App平台所開發,依照蘋果規定,企業專用App不可提供給一般消費者使用,如果必要,也得在企業員工的監督陪伴下使用。
然而,Facebook是透過第三方平台,讓一般消費者下載這個內部App,也沒有員工一對一監控使用,明顯地違反了蘋果對企業App的規範。
一向對用戶隱私相當注重的蘋果,不僅立刻停用這款Research App,更中止了所有Facebook企業內部在iOS系統開發的App,讓使用iPhone的Facebook員工,無法再用公司的App工作。
去年,當Facebook陷入用戶隱私爭議時,蘋果的執行長庫克(Tim Cook)就曾公開表示,Facebook錯誤的隱私策略是可以用自我約束解決的,但Facebook已錯過這個機會,並且說,自己「根本不會走到Facebook這個地步」。
2018年捲進多項用戶隱私爭議、用戶資料外洩、內部管理問題、操作網路言論攻擊對手等醜聞的Facebook,在2019年初,繼續被新的爆料消息,延續他們品牌信賴度不斷下滑的狀態。
資料來源:TechCrunch、The Verge、Re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