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已是蘋果產品線中,目前少數維持4年正成長產品,看好今年銷售量再翻增50%。除了兩家既有的代工廠廣達跟仁寶,蘋果傳出已開始詢問立訊精密是否有意願成為第三家組裝廠,這也使Apple Watch供應商會增至3家。
Apple Watch添第三家代工廠,市場的兩個疑問
立訊是什麼來頭?這是中國最大的連接器廠,創辦人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最為人所知是曾在鴻海體系打工,創業卻成為鴻海最強勁的中國對手,目前市值超過800億元人民幣,近年更連連入主台灣連接器廠宣德及聲電大廠美律實業。
在立訊官網上,毫不客氣的放著Apple Watch及iPhone、Macbook照片,強調消費電子連接器實力,由於蘋果對消息管理嚴苛,這在台灣代工廠官網絕對看不到的。
對傳言,Apple Watch既有的兩家代工廠廣達跟仁寶的回應是:今年手中出貨的Apple Watch數量不會降,還可望會增,似對立訊接大單頗不以為然。而媒體報導英業達集團旗下英華達(IAC)也是Apple Watch準代工廠,對此英業達已經正式否認。
在此時間,市場關注的兩個疑惑是:Apple Watch數量已經大到蘋果要釋單第三家?Apple Watch組裝難度高,立訊組裝能力是否吃得下?
Apple Watch從第一代2016年發表,就由廣達獨家在常熟組裝,不過由於第一代設計複雜度過高,廣達吃足苦頭,不僅傳出一條組裝產線安排的人力密度創下電子產品組裝紀錄,2015年為了做出蘋果要的數量,適逢旺季中國人力緊缺,廣達甚至必須接受蘋果調度3000位鴻海人力到廠趕工的窘境。
2017年因Apple Watch調降售價刺激買氣奏效,銷售開始加溫,廣達2016年底的旺季趕工交貨不及,就傳出蘋果再尋覓第二家代工廠補產能的傳言,隨後2017年第二家組裝廠仁寶橫空出世,當年Apple Watch出貨還不到千萬支。
仁寶先從Apple Watch 2做起,目前已是獨家Apple Watch 3組裝廠,廣達專注Apple Watch 4,仁寶緊接在2019年跨入Apple Watch 4,與廣達分吃主流系列訂單,一路追趕也讓廣達跟仁寶之間更為緊張。
增立訊,廣達、仁寶仍成長
對於立訊是否加入供應鏈行列?廣達表示,不評論傳言,客戶不斷評估新供應商是常態,但今年廣達本身的展望並無衰退;而仁寶內部主管則表示,目前從客戶訂單能見度,看不到受影響,但客戶是否真下單立訊,也非其他供應商可以得知。
據了解,蘋果確有查訪立訊組裝Apple Watch意願,但釋單與否、釋單量,決策都在蘋果端。
由於立訊已是AirPods組裝廠,跟英業達分吃訂單,立訊擴張對蘋果代工業務是既定方向,對蘋果而言也能對廣達跟仁寶組裝價格帶來抑制效果,都是蘋果在短短時間內,快速讓這款今年才上看3000多萬支的新銳產品加速增加第三家合格供應商理由。
而AirPods在2018年出貨已經達2600~2800萬套,超越Apple Watch,今年上看5000~5500萬套。
蘋果供應鏈也透露,由於蘋果有意擴張中國業務,提高對中國本地供應鏈製造也有政策面考量,繼2017年釋單AirPods給立訊,甚至執行長庫克親自造訪立訊昆山廠,背後除商業考量外,更有政治宣示,所以去年開賣的HomePod也傳蘋果詢問立訊組裝可能性。
Apple Watch銷售今年破3000萬支,容得下「小三」嗎?
Apple Watch在2018年銷售量傳估逼近2000萬支,今年上看3000萬支,出貨動能將遠超過50%,根據市調機構NPD統計,Apple Watch是智慧錶絕對贏家,市占率超過45%(2018年第3季),遠遠甩開來者,2019年更預估銷量超過3000~3500萬支。
然而市場關心的是,3000多萬支的數量,足以支撐多一個「小三」代工廠立訊分到足夠數量嗎?
上游零件商指出,2018年廣達與仁寶的代工配比約8:2,廣達已集中生產最新高階Apple Watch 4訂單,仁寶則在重慶組裝3及4代產品,由於蘋果修正設計結構,組裝難度已大幅改善,仁寶雖數量上仍遠不敵廣達,但仍有利潤空間。
展望2019年,仁寶Apple Watch出貨量將倍數成長,預估將挑戰千萬支,而廣達代工量預估也將維持2018年相當水準,市場預估,若立訊真於2019年下半量產,可望接Apple Watch 4開始做,但蘋果目前僅詢問意願,尚未真正到下單出貨,所以供貨數量仍未定之天。
但市場也質疑以今年Apple Watch 3000萬台銷售量,實在看不出增加成三家供應商的迫切性,同時,若真增新臉孔,智慧錶Apple Watch將是蘋果主力產品中,有第三家供應商但年銷售量最小的一款產品。
怎麼說?這可以從Macbook由廣達跟鴻海組裝,AirPods由英業達與立訊組裝,HomePods由英業達跟鴻海組裝,這些產品主要代工廠都2家可見一斑,目前僅iPhone因過去五年銷售量成長快速,除鴻海跟和碩外,又增加緯創負責低價及區域市場需求。
Apple Watch難生產,立訊組裝力如何?
市場另關心的是,Apple Watch組裝難度高,立訊過去接單初期一度傳出AirPods組裝良率不如預期消息,廣達接單初期也叫苦連天,若耳機組裝如此難,Apple Watch是否更難?
對此業內主管透露,AirPods組裝難度應該會比Apple Watch更高,原因是耳機有左右一對,還附充電盒,等於工廠要一次生產三樣產品,加上體積小,左右配對出貨,複雜度其實比單生產一款Apple Watch配錶帶出貨要高。換言之,若立訊真要跨界組手錶,挑戰不會更大。
不過,分析師也從仁寶2017年跨入Apple Watch,今年才正式加入主流行列判斷,立訊的角色有如iPhone產品的第三代工廠緯創,初期給予的數量有限,真正要成為「有勢力的小三」至少要兩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