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Uber!叫車平台Lyft正式申請上市,背後2家日企陷角力
搶先Uber!叫車平台Lyft正式申請上市,背後2家日企陷角力
2019.03.04 | IPO

早在去年9月時,為領先競爭對手Uber,美國第二大手機叫台平台Lyft就曾宣布在2019年第一季IPO的消息,如今該公司正式提交IPO招股說明書,並首度發布財報,向外界公開說明財務狀況,搶先Uber一步成為第一家IPO的叫車服務公司。Lyft將於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號LYFT。

Lyft於2012年創辦,多年來這家獨角獸新創在美國一直與Uber維持競爭關係。2018年底時,Lyft的市占率來到39%,在2年內急遽成長17%,是目前叫車市場中,僅次於Uber的第二大平台企業。

Lyft首度公開財報,營收成長一倍

Lyft首度公開的財報中提到,該公司2018年總營收為22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成長幅度高達1倍,其淨虧損也從6.88億美元增長為9.11億美元。Lyft更在其風險因素項目中警告,「自成立以來,我們每年都會遭遇淨虧損,未來我們也可能無法達成或維持營利。」

Lyft
Lyft首度公開的財報中提到,2018年總營收為22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倍,但淨虧損也從6.88億美元增長為9.11億美元。
圖/ shutterstock

儘管看似不樂觀,但其競爭對手Uber的財報中,2018年也虧損18億美元。Lyft預計營收的成長速度比虧損要快,市場份額也持續增長,去年第四季叫車次數為1.78億次,相比第三季增長超過一千萬次,該公司仍相當看好未來發展。

Lyft沒有具體說明期望的IPO金額,而是標誌性地選擇1億美元這個數字。根據該公司估計,其IPO價值約會落在200億至250億美元之間;同樣計劃在今年IPO的Uber,則預估其IPO價值將高達1,200億美元。

回饋旗下司機,開放購買IPO股票

即將進行IPO的Lyft,也沒遺忘旗下司機的功勞,並有意回饋那些貢獻良多的司機們。載客超過1萬趟的司機,可以獲得1千美元的現金紅利,這些錢也允許用來購買該公司的IPO股票。另外,趟數越多的司機還能獲得更多額外現金回饋,載客超過2萬趟的司機,能獲得的金額高達1萬美元。

一般而言,普通投資者很難購買到IPO股票,對於符合獎勵資格的司機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作為Lyft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也計劃在IPO時推出回饋方案,獎勵旗下300萬名司機,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礙於法律因素,美國海外的司機無法購買股票,只能獲得現金紅利。

UBER
Uber也計劃在IPO時推出回饋方案,獎勵旗下300萬名司機。
圖/ shutterstock

雖然出於家計因素,許多司機可能會選擇能立刻實際運用的現金,但IPO股票的股價,通常會在開始交易後迅速攀升,也就是說,以獎金購買股票,是遠比直接領取現金更有賺頭的選擇。

Lyft與Uber較勁背後:兩家日本企業的角力

隨著Lyft與Uber都計劃在2019年IPO,兩家企業間的競爭可預期將持續升溫,雖然這兩家公司座落於舊金山,但其背後最主要的投資者,都來自遙遠的東京,與美國相隔著太平洋的日本,可能會是另一個戰場。

招股說明書中提到,樂天(Rakuten)是Lyft最主要的投資者,擁有該公司13%的股份;軟銀(Softbank)則在去年收購Uber 15%的股份,Lyft與Uber的競爭背後,同時也是這兩家日本公司入主叫車服務市場上的角力。

與軟銀相比,樂天早在2015年就投資Lyft 3億美元,跨足叫車服務市場。他們認為,共享經濟將從根本上改變服務業,並且造福社會。「Lyft正是經濟的未來形式。」樂天創辦人三木谷浩史說。

儘管目前Lyft無論估值、規模都不及Uber,但Lyft的成長速度,表現出它越來越受到美國人支持。據外媒估計,若Lyft的估值在IPO後成長至300億美元,樂天當初投資3億美元獲得的股票,市值將上升至40億美元,毫無疑問是IPO背後的最大贏家。

資料來源:CNNCNBC路透社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