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Go迅速擄獲新手媽媽的心
媽咪Go迅速擄獲新手媽媽的心
2004.08.01 | 科技

半夜3點,又被小寶寶的哭聲吵醒了嗎?
「天啊,這次要換尿布,還是肚子餓了?」忙了一天回到家,新手父母還得24小時守護寶寶,如果有人也能24小時守護你、體貼你與寶寶的需求,那該有多好?
「我也是新手父母,那種無助的感覺,就好像一切都百廢待舉!」創辦「媽咪Go」購物網站的勁購科技總經理何櫂仰回憶,第一個寶寶出生時,他與妻子忙得人仰馬翻,深感周圍沒有育兒諮詢的管道,於是毅然決然放下原本進出口貿易的工作,初期投資3百萬,首創國內第一個上網販售婦幼商品、提供諮詢服務的的管道「媽咪Go」。
但是何櫂仰沒料到,在2000年11月「媽咪Go」草創之初,就碰上大環境的網路泡沫化,許多電子商務網站喊倒就倒。幸好,「媽咪Go」靠著幾個致勝關鍵,區隔出與其他網站的差異化,硬是撐過電子商務的寒冬,現已有3萬名會員,以每年營收增加30%以上的幅度成長中。
「只能說,那時是『打斷手骨顛倒勇(台語)』吧!」何櫂仰笑說。

**不殺價!
以價值戰附加服務取代價格戰

**
讓「媽咪Go」比其他同期購物網站「勇猛」的原因,是創辦人何櫂仰的經營理念。他指出,如何讓顧客對網站忠誠?不是靠價格,而是憑服務。
「你今天賣得便宜,顧客就上門,但要是明天別人賣得比你便宜呢?」何櫂仰強調,因為「媽咪Go」不屬於大資本的經營模式,要比殺價絕對比不過別人,所以「媽咪Go」 的商品與市價差不多,不在價格上做文章,而以「購物滿額送」「積點換贈品」「客服專線」等貼心的附加服務,讓顧客「買得下手」。
相較於一般婦幼產品門市「push」式推銷法,「媽咪」則是「push」「pull」雙方面力量皆有,所有產品資訊完全公開透明,讓顧客自由留下產品評鑑、發問問題,加上完整的售後服務與免費諮詢,還曾經榮獲「資策會電子商務最佳效能網站獎」「資訊透明化信賴電子商店」等肯定。「久而久之,顧客上『媽咪Go』不是因為便宜,而是因為依賴,」何櫂仰強調,如何能使顧客感覺到,在這樣的專業服務下,產品價格是可接受的合理利潤,是「媽咪Go」生存的關鍵。「要是打價格戰,也許我們早就消失了!」
不加入殺價競爭行列,還有一個優點:產品廠商都樂於與「媽咪Go」合作。「媽咪Go」創立時僅有1300項單品,到現在共有1萬5000項單品,不到4年內成長超過十倍,經濟規模產生的力量也隨之增加。
「廠商認為,既然我們不會破壞價格,又是個販售的平台,都願意讓我們試試看,」何櫂仰回憶,「媽咪Go」已漸漸獲得廠商的肯定,現在幾乎所有國內外的婦幼產品品牌,你都能在「媽咪Go」上找到。

**不用等!
用24小時送貨速度
取代3到5天

**
「媽咪Go」還有超快速的送貨速度。比起其他購物網站動輒讓消費者等上3、5天,「媽咪Go」只要24小時就能搞定。何櫂仰以「搏感情」來形容「媽咪Go」的出貨速度,工作人員每天下午6點完成打包動作,即使你在台灣最南端,只要在這之前下單,保證隔天一定收得到產品。
剛開始,「媽咪Go」從接訂單到送貨完成也要5天,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最大的關鍵就在於庫存管理與整合性物流。如何做到顧客下單,馬上就找得到產品?「媽咪Go」有一套獨特管理哲學,隨時確保手上有存貨,又不至於造成高存貨成本。
何櫂仰看準整合性物流將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此他把握每月的「銷售預測」及「掌握廠商存貨」機會,逐步建立自我庫存管理系統與廠商的關係;待經濟規模漸大、協議力量更強時,遇到商品缺貨問題,就請廠商業務人員務必為其調轉出貨。顧客一下訂單,「媽咪Go」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商品、打包交由大榮貨運運送,「快速服務不僅吸引到媽咪,許多爸爸也成為我們的顧客!」何櫂仰笑說。
今年「媽咪Go」將滿4歲,當初促使何櫂仰創業的大寶貝,也已經上幼稚園中班。可以肯定的是,「快樂長大」「穩健成長」,就是何櫂仰對這兩個寶貝的最大期望。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