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灣設計品牌獨角獸,Pinkoi攜手心元資本成立創投基金
打造台灣設計品牌獨角獸,Pinkoi攜手心元資本成立創投基金
2019.04.10 | 募資

看好亞洲高達2,000億美元的文創經濟商機,設計品牌購物網站Pinkoi於今(10)日宣布與心元資本合資創投基金,希望協助更多台灣在地設計品牌快速達到規模化並打入國際市場。

Pinkoi預計在2年內投資超過10個設計品牌,來自大稻埕的印花布料設計品牌印花樂則是第一個獲得資助的台灣原生品牌。Pinko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表示,希望透過這次創投基金,打造設計品牌獨角獸。

台灣文創市場規模占亞洲10%,本土創投基金成立

亞洲文創市場在過去十年來成長快速,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司長陳悅宜以韓國為例,根據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所統計,2017年韓國文化產值高達台幣3.3兆,勝過三星、SK海力士兩家科技大廠的半導體產值。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創意經濟展望報告》,2015年全球創意產品市場規模為5,090億美元,亞洲的銷量就占了近5成(2,280億美元)。其中,台灣更占了亞洲市場的10%,極具國際競爭力。

面對全球文創市場崛起的商機,過去8年來Pinkoi已擁有相當豐富的營運經驗,不僅以台灣為基地,也積極開發日本、中國、港澳及泰國等亞洲文創市場。

Pinkoi目前線上會員數突破270萬,擁有超過1.3萬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品牌,商品也已販售至超過93個國家。顏君庭表示,透過對不同地區市場的觀察與平台上的數據分析,他們可以更有效地找出潛力股,協助設計品牌走向國際。

參與本次合作的心元資本由鄭博仁在2013年成立,目前資產管理共達100億台幣,是全球唯一同時活躍於中國及美國的天使創投。其投資標的已有近20家成功出場的新創,包含登上紐約證交所的AI教育「流利說」,以及被亞馬遜以10億美元收購的智慧門鈴製造商Ring等。

心元資本在台灣也有不少投資,包含91App、Hahow好學校等知名新創公司,就連Pinkoi本身也曾得到心元資本的投資挹注。

心元資本合夥人成之璇(Tina Cheng)
心元資本執行合夥人成之璇觀察,全球消費市場升級的當下,DTC的網路原生性質越來越受國際市場青睞。
圖/ 成之璇提供

心元資本執行合夥人成之璇觀察,全球消費市場升級的當下,直接面對消費者(DTC,direct-to-consumer)的網路原生性質越來越受國際市場青睞。心元資本過去就曾投資DTC美國男性保養品牌Hims,產品上線一週即達百萬營收,反應了DTC在網路社群及行銷上的敏銳度。

這次Pinkoi與心元資本合作成立創投基金,是希望能結合Pinkoi在亞洲文創市場及設計品牌經營的觀察,以及心元資本在國際通路上的資源及經驗,以加速品牌國際化。

Pinkoi及心元資本未公開此創投基金的規模,但成之璇表示,心元資本會從去年年底完成8,888萬美元的第四期美元融資基金,來投資這個新創投基金。

Pinkoi 8年文創品牌培育策略新進展:加速推動品牌國際化

為何在這個時間點決定與心元資本合作呢?顏君庭表示,一般文創品牌有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商品化、規模化與國際化。

過去8年來Pinkoi著力於協助設計品牌透過網路接觸國際市場,從基礎的品牌顧問、設計師社群活動、品牌輔導課程等服務加速品牌商品化。

之後,他們也開始輔導品牌開闢新的商業模式,從培訓設計師獨立開課到串接品牌與國際旅遊平台合作等,開發新經營模式,藉以達到規模化。

顏君庭-Pinkoi-20160922-郭涵羚攝.jpg
Pinkoi執行長顏君庭說,他們看好的品牌不一定營銷收入要很高,但一定要具備四大特點:願景與決心、有試錯和成長導向的企業文化、透明清晰的營運數據,以及能夠接軌國際市場的產品。
圖/ 郭涵羚

現在Pinkoi要步入下一個階段:協助品牌國際化。顏君庭說,在所有設計品牌內,只有5%可以規模化,而這5%內又只有1%的品牌可以成功達到國際化。要達成國際化,背後有許多必須解決的問題,包含對接國際市場的策略、進行數據分析來訂定方向、尋找下一輪資金等。

而成立基金並與國際創投一起來投資台灣文創產業,是最能夠加速國際化進程,提供品牌諮詢的方法。

顏君庭說,他們看好的品牌不一定營銷收入要很高,但一定要具備四大特點:願景與決心、有試錯和成長導向的企業文化、透明清晰的營運數據,以及能夠接軌國際市場的產品。

以首個投資標的印花樂來說,顏君庭表示他們在商談時便拿出歐洲公司的財務報表,藉以分析印花樂要步入國際市場的策略,這樣的野心使Pinkoi和心元資本都為之敬佩。

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沈奕妤說,許多設計品牌都覺得自己不可能走向規模化和國際化,但她鼓勵其他品牌創辦人不要自我設限,可以多往外看,試著帶入網路科技新創的思維,會發現自己的潛力與可能性。

印花樂會從過去販售生活用品為主的經營方式,轉向圖像授權、服裝設計、電商經營以及跨國合作的多元商業模式。目前印花樂已和京都的廠商合作,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加強投入日本、泰國的設計市場。

Pinkoi文創創投記者會-印花樂產品展示(左至右)印花樂共同創辦人邱瓊玉、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沈奕妤、
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沈奕妤(左二)說,許多設計品牌都覺得自己不可能走向規模化和國際化,但她鼓勵其他品牌創辦人不要自我設限
圖/ Pinkoi

針對印花樂此次的投資金額,Pinkoi與心元資本都暫不透露。顏君庭表示,未來兩年內會投資超過10家設計品牌,雖然Pinkoi平台上的品牌會是首要候選標的,但他們也開放和不同國家品牌合作的可能性。未來究竟是否會有文創獨角獸的誕生,值得繼續觀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