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之前投入(東南亞電商市場)的,你怎麼做都是沒用的,」PChome網路家庭泰國子公司PChome Thailand總經理蔡文雄說。
蔡文雄在《數位時代》主辦的未來商務展上分享,其實從2000年起,東南亞許多國家就已經開始有本地企業投入電子商務市場,但由於市場環境尚未成熟,因此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區域市場的電商營收在整體零售業的占比都不超過1%。
東南亞電商市場正好,PChome搶攻高價商品市場
回顧2015年,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大概只有55億美元;而預計到了2025年,市場將會成長10倍,會變成3兆台幣的電商市場規模,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電商平台要能營運成功,除了物流、金流基礎建設必須到位之外,平台上的產品數量必須夠多也是關鍵的要素。
在東南亞區域,除了新加坡市場相對成熟之外,其他多數國家的電商平台都有供貨量不足的問題。「當地的賣家要從原來的零售方式,學習電子商務的技術,轉為上網開店的速度不夠快,所以要從境外搬進來最快,」蔡文雄這樣認為。
然而,目前Lazada與蝦皮分別為前兩大東南亞電商。在此市場PChome該如何發揮優勢?
蔡文雄認為,一般的綜合性電商主要以供應「一般質量」與「低質量」市場為主。在擴大品項的選品策略上,由於Lazada與蝦皮皆為中國背景,因此,平台上多以來自中國的低質量物件為主。
面對這樣的市場走向,PChome勢必得往高質量品項市場經營。「我要用新的產品策略,跟他們(Lazada與蝦皮)長得不一樣,」蔡文雄說。未來,PChome除了將把台灣的物件上架到泰國平台之外,近日PChome與樂天的策略結盟,也將有助於PChome將來自日本的商品推廣到東南亞市場。
PChome持續進軍泰國社群電商市場
在未來,PChome Thailand除了經營電商平台之外,也將進軍社群電商市場。「泰國市場不是只有marketplace可以做,泰國最大電商的量,其實發生在社群媒體上面,」蔡文雄說。
蔡文雄引用數據指出,目前像是Lazada、蝦皮以及PChome的電商平台經營模式,其實只占泰國電商市場的35%,另外還有40%的電商銷售是透過LINE、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媒體。
「這個結構鬆散的社群商務該怎麼做,也是我們的下一步,」蔡文雄說。未來PChome將針對泰國電商市場的獨特消費行為,進行全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