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日,國際投資銀行界透露,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以下簡稱「瑞士一波」)中國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孫瑋已經辭職。孫瑋將於8月底離開,在此期間,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柯磊洛(Paul Calello)將與她合作,以便移交公司在中國的業務。
孫瑋的辭職看來並非個案,近一段時間以來,跨國投行在中國的高層頻頻發生地震:幾天前,花旗環球解聘中國投資銀行總裁任克英及其屬下一名主管。近日,又有傳聞稱高盛亦有人事變動。
**不幸的巧合? 金融女掌門突然辭職
**
1998年,在麥晉桁(John Mack)擔任摩根士丹利總裁期間,孫瑋加盟摩根士丹利,開始成為麥晉桁手下拓展中國業務的幹將,參與了中國聯通、中石化和中國鋁業等一系列國企的海外上市項目。
2001年3月,麥晉桁從摩根士丹利離任後,於當年7月出任瑞士一波首席執行官。2002年2月,麥晉桁將舊部屬孫瑋挖到瑞士一波,出任董事總經理、中國業務主管及中國投資銀行業務部主管。
兩年多以前在中國的投行業務幾乎還是零的瑞士一波,在連續參與中外運、中國人壽以及中芯國際等大單IPO後,其投行業務在中國已初具規模;同時,近期申請增加QFII的投資額度以及衍生品交易的牌照也使得瑞士一波正在向全方位的金融機構轉變。
尤其是2003年年底的中國人壽IPO項目,使得瑞士一波在中國及香港地區股票發行方面排名當年第二。而今年上半年,瑞士一波已經完成了中芯國際和掌上靈通兩個大的IPO項目。
2004年6月24日,花旗集團向其高管發出內部備忘錄,宣布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副主席、投資銀行(中國)總裁任克英及其下屬一名主管即刻停職。原因是「兩人曾對公司及監管部門提供虛假資訊」。
坊間諸多傳言認為,此事極有可能與前不久中國人壽項目有關,因為任克英正是此項目負責人;隨後中國人壽發表聲明,稱任克英被停職與其無關。而花旗的通告以及新聞發言人王力表示,兩人的行為並不涉及用戶事務。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一波孫瑋以及花旗任克英這兩位國際投行的中國「女掌門」,都是中國人壽IPO項目的投行負責人。此外,孫瑋還是中芯國際IPO項目大的投行負責人。瑞士一波香港發言人強調孫瑋的辭職確實出於個人原因,至於時間上的接近,實在是「不幸的巧合」;而外界「與中國人壽的麻煩有關」的說法可能是競爭對手散布的謠言。
**國有銀行上市生變?
**
中國人壽IPO項目其他投行負責人的動向值得關注。據了解,中國人壽IPO項目的全球協調人為瑞士一波、德意志銀行、中金公司以及花旗美邦。2003年12月上市的中國人壽,也是第一家在香港、美國兩地同時上市的中國金融企業。負責中國人壽海外上市的兩家國際投行中國區高管相繼辭職,它留給市場的另一個想法就是,國際投行是否已經受到來自監管層和市場的壓力?
有跡象表明,美國國內對中國國有銀行海外上市甚為關注。美中經濟與安全委員會6月份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說,中國國有銀行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市,對投資者的「含義」是嚴重的。該報告指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計畫今後兩年內在紐約證交所上市。購買這些銀行股票的投資者,可能會被「重組了的財務報表」誤導,購買了一大堆可能無法收回的新增貸款。
報告進一步煽動說,國有銀行以優惠利率以及毫無還貸希望的情況下發放的貸款,可能構成了有悖於WTO精神的政府補貼。貸款的去向,則是中國的出口商以及與外國公司競爭的國內廠家,例如2003年金融機構被要求按照產業政策進行發放貸款,「這些補貼使中國公司與外國公司競爭時處於不公正的優勢地位,因此,它似乎不符合WTO的有關規定。」該報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