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號喜迎「令和」,工程師卻陷入集體大崩潰
日本新年號喜迎「令和」,工程師卻陷入集體大崩潰

從5月1日開始,日本就徹底告別了平成時代,步入令和元年。

而且由於天皇更替舉國歡慶,日本往年最長只有5 天的黃金周將被加量到10 天,也就是說,日本社畜即將迎來夢幻般的十連休!

令和
這也是自1948年日本頒布《假日法》以來的首個十連休。
圖/ 愛范兒

但對於已經到來的令和元年十連休,也不是每個人都歡天喜地。因為伴隨著新元號而來的,是一系列煩死人的系統年號變更問題。

作為全球唯一保留了年號和皇曆的國家,儘管日本在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使用公曆,但無論是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還是行政機關,都仍在使用年號紀元。

東京證券交易所
圖/ 愛范兒

因此,從2019年5月1日正式改元開始,日本所有的電腦和軟件系統都必須在當天同步改用新年號。而在日的國際IT 公司,更需要將公曆與日本皇曆切換,將日本使用的軟件版本日期更新為新年號紀元。

而且,1989 年開啟的長達30 的年平成時代裡,互聯網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比起上次改元時,今日的網絡系統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已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電腦、手機、保險券甚至ATM 機都已經接入了計算機系統,對於日本程序員來說,讓所有的計算機都在5月1日同步改元,這還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挑戰。

以至於一位Twitter網友吐槽到:在改元的祝賀氣氛裡,IT從業者看到這幅畫面卻只想罵人。

twitter
圖/ 愛范兒

身為IT業不相關人士、隔壁看戲人員,大家可能無法理解日本程序員「隨時都會被拖出去祭天」的恐慌,然而在程序員甚至日本政府看來,改元確實是件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

令和開年有點慌

儘管從小接受西式教育、業餘熱衷研究蝦虎魚的明仁天皇非常特立獨行,2016 年就宣布自己將打破慣例成為第一位生前退位的天皇,然而新年號還是要等到退位前一個月才能揭曉。 對於需要做出「技術性調整」的各行業人員來說,真正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個月。

於是,新年號甫一公佈,全日本上下立刻緊張了起來!

表情圖
圖/ 愛范兒

一些選擇手動升級的中小企業為了繼續利用已經打印出的文件,開始搶刻令和年號橡皮章,橡皮章一時洛陽紙貴。

辦公用品製造商Hanko21 的總經理瀧口修表示,自己從4月1日起就開始親自下場和20 多名工人加班加點在工廠裡趕製令和圖章,但是他的努力沒有維持多久,因為「年號公佈三天後,我們囤積的橡膠原料就全部用完了。」

令和圖章
圖/ 愛范兒

而為了在一個月內對旗下的八十多個行政單位計算機系統進行快速調整,名古屋市政府撥款四億八千萬日元進行加班加點在5月1日前完成了賦稅、社會保障等重要係統的改造,但還有更多“不緊迫”的系統會留在1至7日由程序員加班完成……

當然,最發愁的還是電腦系統老舊過時的私人小企業。因為更新系統耗資巨大,有些日本公司的電腦系統已經二三十年沒有更新過了,幾乎和平成年代一樣古老,根本無法自動升級。

面對改元,山梨縣北杜市的一家老字號點心鋪可能是少有的能淡然處之的實體之一。這家店的老闆在30多年前昭和時代預定賬本時,把50 本訂成了5000 本,整個平成時代過去了賬本還沒用完。

元號變成令和後,起碼老闆今後只用改一個字了(昭和改令和)。

帳本
圖/ 愛范兒

中小公司改元亂成一鍋粥,而那些自稱「我好了!」的公司,也紛紛出現大漏洞。

一個月前微軟表示,將通過雲端向日本客戶推送令和更新包。而5月1日上午,就有還在加班的日本上班族表示Excel 日期混亂,不僅顯示出平成31年5月1日這種不存在的日期,公曆年份還變成了5 位數。

Excel
圖/ 愛范兒

與此同時,北海道銀行、北陸銀行和橫濱銀行開始發生大面積ATM 機混亂事故。所有轉賬日期都變成了1989年5月7日,至於被轉走的錢到底去了哪裡利息怎麼計算誰也不知道(畢竟在系統裡這已經是一筆來自1989年,存了30 年的錢),不過這三家銀行表示他們有信心盡快修復錯誤。

銀行
圖/ 愛范兒

而這場曠日持久的改元混亂,還要持續到5月7日。

在2019年5月1日內閣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儘管5月1日年號就已經更替為令和,但改元工作要到5月7日才會結束。「我們不會影響公眾生活,」菅義偉說,但日本民眾對此存疑。

菅義偉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圖/ 愛范兒

何事驚慌?

也許有人不理解,年號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嗎?

事實是,年號與日本的計算機系統和各種證件的計數係統息息相關,一旦出現混亂,輕則證件失效,重則金融交通系統崩潰。

比如著名的「駕照迷思」。平成29年發放的駕照有效期至平成32年(2020年),然而在這個日期來臨前日本就已經進入了令和時期,理論上平成32年是不存在的。

人工操作時還比較好加以判斷,然而對於六親不認的計算機來說,所有有效期在平成31年4月30日以後的契約合同證件證券,全部都是無效的。

Dh1BR861RSN5dN045i5K2Ma61c2DH87E.png
圖/ 愛范兒

此時,就需要程序員們上陣迅速修改系統,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了。

而在平成12年(即2000年)2月,因為日本程序員忽略了2000年是個大閏年,沒有在系統裡加入29日,這一天在北海道札幌市拿月票卡通勤的上班族統統被堵死在路上,造成了交通癱瘓和大面積遲到。

雖然犯這種低級錯誤的真實原因已經不得而知,但總覺得換做用公元紀年的話,應該挺好發現2000年是閏年的。

因為年號和計算機系統實在過於煩人,維基百科專門在日語元號條目中加入了元號與計算機這一欄,長篇大論元號的種種弊端。

令和之後會更慌,昭和100年將來到

儘管令和的劫已經快渡完了,但日本程序員的夜明還遠遠沒有來到……

在2019年開年之初,有一位程序員小姐姐在Twitter上提醒大家:「比起新元號對應問題,還有更需要擔心的事哦~昭和100年就快要到了哦~ 」

twitter
她的言論立刻引發大量轉發,評論區一片程序員的悲鳴。
圖/ 愛范兒

日本的昭和時代從1926年開始,1989年結束,歷經64 年,因此昭和年號最多只有64 年。那麼讓日本程序員聽了就要跪的昭和100 年又是什麼鬼?

這還要歸功於前代程序員綿延三十年甩來的巨鍋。

1989年,日本經歷了昭和到平成的改元,那時的電腦還比較原始,內存只有64-128KB,每一個bit都至關重要,程序員只能想方設法從各種地方摳內存。於是,在記錄日期時,年份都只會記錄後兩位,比如1989年1月1日,就會被記錄為890101。

然而一旦到了2000年,巨大的bug就出現了。由於只保留後兩位數,銀行裡面的電腦可能把2000年解釋為1900年,從而算錯利息甚至直接消除賬面記錄,而你在1999年12月31日23:59分打了三分鐘的電話,電話局的賬單卻可能出現負數計數而導致系統崩潰(-100年+3分鐘)。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年蟲問題。在全球同行都為千年蟲焦慮不已的同時,先代日本程序員們卻靈機一動……

如果繼續延用昭和年號計數的話,千年蟲問題就會被推後25 年,即昭和100 年( 2025 年)才歸零!比別人多了25 年,肯定足夠我們解決問題了!

所以如今日本政府和企業的系統裡表面上看起來一團和氣,實則一直在底層為昭和續命。

然而眼看令和元年都來了,清算的日期還有六年就要到了,新一代日本程序員們面對COBOL 等上古語言開發的系統卻更加迷惑了。

「銀行和大企業的基礎系統像古董一樣脆,怎麼也不能更新……!」
「30年40年前的代碼根本沒有說明文檔,剩下的部分也沒有追加變更記錄!」
「法律規定的5年追訴期早就過了,因為人事變動,當年的負責人全都找不到了。」

日本程序員大型崩潰,只能祈禱到2025年自己已經轉行了……

當然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也是存在的。

「從平成到令和時代,昭和100年問題即將到來,好像被遺忘的時代的亡靈要來了,這不是很帥嗎?」

到那時面對「時代的亡靈」,日本程序員會不會想出新的甩鍋辦法,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於當年甩鍋的老程序員則表示,「誰能想到20年後你們還在用這一套啊!」

本文授權轉載自:pingwest

關鍵字: #工程師文化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