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據點燙金、日系客戶成貿易戰避風港,富驊宣佈入主台翰
東南亞據點燙金、日系客戶成貿易戰避風港,富驊宣佈入主台翰
2019.05.22 | 合作

全球貿易戰再起,分散客戶過度集中北美危機,金屬機殼業者富驊與塑膠射出廠台翰21日宣佈策略聯盟,由富驊以6.905億元買下41.16%台翰股權,不止一次增加越、菲工廠據點,更重要是卡位三大日系事務機Epson、Kyocera、Brother品牌供應鏈。

機殼零件業者整併多,偉訓版圖連年擴大

資訊產品背後的零組件供應鏈如螞蟻雄兵,是支持台灣組裝代工業的隱形推手。金屬機殼廠富驊2016年從神達集團「改嫁」電源供應器大廠偉訓後,集團內部調配分工,由偉訓接單、富驊東筦廠組裝,雙方利潤分拆,帶動富驊營收2018年成長翻倍來到38.27億元。

82A429F2-2045-4B37-978D-DAE399E0C7F9.jpg
富驊與台翰21日宣佈策略聯盟,圖為富驊董事長柯吉源(左)與台翰董事長楊劍平(右)。
圖/ 王郁倫攝影

如今不到3年,富驊也入主塑膠射出業者台翰,取得41.16%股權,其中3萬張私募以每股12.85元認購,約佔26.29%股權,6月4日完成交割,剩餘以3.05億元取得的台橋投資與昱廣投資14.87%股權,購買價較高,達18元,預計6月底交割完成,換言之,富驊半年報就開始認列台翰收益。

富驊將取得台翰4席董事,富驊暨偉訓董事長柯吉源說,台翰經營團隊不會變動,但會派財務跟業務前往協助。對於集團規劃的投資鏈有如一條龍:偉訓入股富驊,富驊入股台翰,柯吉源笑說,這樣大家一起好,要慘大家一起慘,不會獨厚誰。

東南亞據點燙金,客戶詢問頻頻

而此時出手買下台翰,柯吉源解釋有兩大利益,第一,是可望拿下正值換機潮的事務機金屬件供應機會,第二則是生產據點。

1FD11C06-C418-47ED-BF0E-2237686E47BB.jpg
富驊與台翰宣佈策略聯盟,圖為富驊董事長柯吉源(左)與台翰董事長楊劍平(右)。
圖/ 王郁倫攝影

柯吉源說,集團的客戶有Dell、Intel及IBM、富士通、西門子,出貨產品以電競產品電源輸美50%最高,電競機殼中15~20%銷美也不少,買台翰的最大目的,就是要拿下Brother等日系事務機訂單,這些台翰的主力客戶群,不僅讓富驊分散客戶集中北美風險,連生產據點都能互補。

至於為何要搶吃成長停滯的印表機生意?柯吉源興致昂揚的說,「剛好碰上雷射事務機換機潮,從過去必須電腦控制雷射印表機,現在轉為內建WiFi由手機連動輸出」,看好事務機換機潮,台翰過去供應這三大印表機塑膠射出零件,有長期供應權(Vender Code),透過入主台翰就有機會進一步連事務機中的金屬沖壓件也吃下來。

不止如此,柯吉源說,過去富驊主力是電競電腦與伺服器的金屬件,但所需要的塑膠面板,必須委外開模製造,「未來模具肯定是交給台翰,」柯吉源說,而集團另投資醫療床生意,也將引進台翰負責生產塑膠射出件。

為了一杯牛奶,牽一頭牛?

而透過台翰,富驊原本只有東筦廠,一口氣也擴增了越南跟菲律賓、台灣製造據點,其中越南廠台翰更經營超過10年。柯吉源說,台翰的管理系統、電腦系統都已經完成,「比我們自己建方便多了。」

3Dprinter_investment_shutterstock_543566299.jpg
過去多功能事務機靠電腦控制,但未來由手機連WiFi就能操控帶動換機潮
圖/ shutterstock

由於電源供應器已在美國25%關稅名單上,偉訓除將中國輸美訂單轉到台南廠生產,機殼也正在同步挪移,興建倉儲支援,很快集團的電源供應器也會交由越南廠組裝,「電源供應器搬很快,機殼設備如沖床就很難搬動。」柯吉源說。這也凸顯金屬件業者面臨貿易戰的劣勢。

台翰董事長楊劍平21日出席表示,此次策略聯盟除了結合雙方人事、採購、研發等各面向的合作,降低經營成本、提升技術競爭門檻外,透過強強聯手,台翰在電腦、伺服器機殼等塑膠射出市占率也能提升。

台翰研發生產重心主要以東南亞為主,高度熟悉當地生產管理、市場運作及業務,近期隨中國製造業廠區遷移往東南亞的步伐展開,客戶詢問度提升,在地化生產聚落也正逐漸成形。

偉訓當年只因為要找東筦工廠據點,意外買下富驊,柯吉源笑說是「為了一杯牛奶,牽了一頭牛」,如今又再度為了日系訂單及東南亞據點,買下台翰,也使得偉訓以2018年74.53億元營收規模,在台翰加入後,2020年集團營收有機會突破百億元門檻。

關鍵字: #中美貿易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